内容简介 · · · · · ·
宋钢在下部里面遭遇的命运是他所在的工厂破产,他也越来越潦倒,后来因为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他在40多岁时自杀了。他自杀时,林红和李光头正在同一张床上。宋钢在临死之前,给林红和李光头都写了一封信。
林红是一个典型的连接今天和过去的女性,不同于80年代以后出生的女性。宋钢的死,让她在生意场上变得像以前的李光头一样很成功,而李光头则变得没有了任何欲望,挣钱没有了任何兴趣,唯一的愿望就是,上太空,把哥哥的骨灰盒拿到太空去。
在尾声里,余华交代了李光头的命运。“他要上太空去。他还专门请了两个俄罗斯留学生教他俄语,还进行体能锻炼。因为李光头在电视里看到,在太空的轨道上,每天可以看16次日出和16次日落。李光头要把宋钢的骨灰盒放在,太空的轨道上,让宋钢遨游在月亮和星星之间,最后,李光头用俄语说:‘我的兄弟宋钢就是外星人了’。”
兄弟(下)的创作者
· · · · · ·
-
余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是医生,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开始文学创作生涯。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余华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
丛书信息
· · · · · ·
兄弟(共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兄弟(上)》
。
喜欢读"兄弟(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兄弟(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兄弟(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7 条 )
论坛 · · · · · ·
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把20几岁的宋钢写的跟上了年纪... | 来自Mr.杨 | 2024-07-28 01:27:04 | |
下部可以换个书名了(含剧透) | 来自酥希 | 2023-11-25 21:42:14 | |
下部很让人失望 | 来自冬之雷 | 56 回应 | 2022-08-24 04:05:31 |
一直觉得李光头有点像韦小宝 | 来自林少 | 2022-05-23 03:33:10 | |
有没人觉得像郑渊洁的风格? | 来自henry | 3 回应 | 2022-05-15 11:09:5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麥田出版 (2006)8.1分 187人读过
-
文藝春秋 (200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文藝春秋 (201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不完全收藏陳阿信推薦書籍。 (Miss黑眼圈♥)
- 关于[阿信]的阅读 ([已注销])
- 一边生活,一边读书;一边物质,一边灵魂 (大鸟在旅行)
- 【中国】豆瓣评价人数超过一万的书籍 (依然饭特稀)
- 陈阿信推荐的书 (R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189本二手书欲转让 (3.00 至 60.00元)
- 在豆瓣转让 有538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兄弟(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烟波人长安 2013-09-28 21:14:01
就因为不合常理,所以才正确
39 有用 august 2015-07-06 15:51:57
下部明显比上部更荒诞,更开放,更夸张,更张扬,更野性。感觉余华是越写越放得开。两兄弟褪去了童年的稚嫩,长大后的故事更加反映出人性,李光头的豪爽,宋钢的隐忍,在特殊时代下命运总是和每个人开着致命的玩笑。兄弟试图代表一个时代。50万字的大作在读完那一刻更多的是空虚。
15 有用 熊大茸 2015-02-18 13:51:22
下部比上部更加癫狂一些。有一种语言让人笑着哭的感觉。写出了商业时代浪潮中人物的变迁,但是比起很有力度的上部,这半部显得油滑了些。
10 有用 托尼·王大拿 2009-08-13 03:12:05
上部像荒诞的《活着》,尚不错,下部则浮躁得令人心悸
220 有用 Q。 2015-07-27 18:15:50
结局太过于仓促,整个下部的内容都十分扯。就像是急急忙忙完成赶稿,与上部形成强烈的对比,浮躁而夸张,使人觉得像是两个人写出来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