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NO
第一次科技革命:实体实在论和实体思维;第二次科技革命:场能实在论和能量思维;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系统复杂总和的世界图景和信息思维。
看不懂。。。
哲学最终还是要形成对实践的指导,作者是打算建立一个“脱离”科学的哲学体系,导致了里面科学与个人思辨互相混淆,不知哪些是客观信息,哪些是作者个人思辨。最终形成了脱离科学的哲学体系,这个很难适应社会需要,不能对科学研究产生指导。
好水啊,平均1秒钟就可以读完1页,另外很零散,但考虑到古早文还是不讲究苛责了
读这本书的前提是你得有认知语言学,科学哲学,认知神经学的研究生层次的知识背景水平才行,不然《信息本体论》这一编就有够难的。这本书思辨和实证都够强,偏向于科学哲学,需要一定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例如关于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一文的引用中,把生命在信息层面剖析的很深刻。认知的维度也很高!难度5颗⭐,可读性五颗⭐。
> 更多书评 5篇
> 12人在读
> 22人读过
> 121人想读
订阅关于信息哲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张晓祥 2012-03-14 14:37:18
第一次科技革命:实体实在论和实体思维;第二次科技革命:场能实在论和能量思维;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系统复杂总和的世界图景和信息思维。
0 有用 shiny 2011-06-06 13:58:05
看不懂。。。
2 有用 怕鸟的稻草人 2020-06-21 13:15:00
哲学最终还是要形成对实践的指导,作者是打算建立一个“脱离”科学的哲学体系,导致了里面科学与个人思辨互相混淆,不知哪些是客观信息,哪些是作者个人思辨。最终形成了脱离科学的哲学体系,这个很难适应社会需要,不能对科学研究产生指导。
0 有用 云在青天水在瓶 2024-09-03 12:08:42 云南
好水啊,平均1秒钟就可以读完1页,另外很零散,但考虑到古早文还是不讲究苛责了
1 有用 豆友193911067 2019-05-24 18:29:43
读这本书的前提是你得有认知语言学,科学哲学,认知神经学的研究生层次的知识背景水平才行,不然《信息本体论》这一编就有够难的。这本书思辨和实证都够强,偏向于科学哲学,需要一定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例如关于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一文的引用中,把生命在信息层面剖析的很深刻。认知的维度也很高!难度5颗⭐,可读性五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