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寡妇 短评

热门 最新
  • 678 2011-10-03 01:49:52

    人只要有一点儿得势得意,马上就要把日子过给别人看。

  • 455 艺术家一礼拜了 2010-06-05 22:30:25

    看小说最郁闷的是,当时很多让你难忘的细节和念头,到合上书就忘记了。只剩下一种浓浓不去的情绪,窝在心口。喜欢这部多过喜欢一个女人的史诗。可能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化简为繁的大智慧、活力娇憨的女人,是最能打动我的吧。。。

  • 208 宋小君 2012-03-12 09:57:10

    只有严歌苓才能写出王葡萄。

  • 178 酚酞 2011-07-22 22:13:33

    严歌苓的小说从来让我废寝忘食。她笔下的女人也从来独一无二,这次的王葡萄依然如此。一个女人身上40年间的经历还能留有那般执着的眼神!而她对孙二,铁脑,冬喜,春喜,少勇,老朴这些男人的仁爱和包容无一不体现女性的光辉与伟大。仿佛严歌苓小说里每一个女人都有一部史诗。又够我回味一阵了!

  • 76 鶴少爺 2007-03-08 17:58:06

    比《活着》柔软的《活着》,在我眼里也是比《活着》高明的《活着》

  • 64 斯坦利轰轰轰 2013-05-21 21:10:42

    她的心知晓一切,但她的心不告诉她

  • 31 🌵伊安 2011-06-11 05:45:03

    为什么她的长篇总像没有写完?

  • 31 哪吒男 2013-05-17 01:06:45

    活的像人的,都成了传奇;不像人的,都只是人。

  • 29 成知默 2014-02-06 18:16:57

    历史动荡中的第九个寡妇王葡萄,冥顽未开,恍若不谙世事,却对世事有着本能、自我的理解,她的坚韧、朴质、强悍、生动是对那个荒谬时代的背叛,更是那个时代难得的光彩。严歌苓笔下,是数十年疯狂时代史,亦是万千民众的苦难史。

  • 25 川骆 2013-11-05 21:26:21

    2013年7月中从江西回来的硬座火车,一夜没睡看完,主角葡萄不错,真是旺盛的生命力。男人们除了她公公似乎都挺怂的。至于四九年前夕到改革后那段历史,本来就是那个样子吧,牺牲平民,无原则地斗富农和地主,土改饥荒再到动乱十年。

  • 21 EvieAli 2014-09-17 03:03:47

    严歌苓的故事总是好看的,但每本书看完总是觉得不畅快,个人认为原因是:1,戏剧性之外内化的东西太少。2, 想表现大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但环境跟人物的关联又很有限,最后还是觉得格局不够。有一种终成不了大家的遗憾。anyway,满满四颗星给好读的故事~

  • 18 cookie.z 2013-07-04 23:25:46

    从一个女人的一生来透视时代的变迁。写到后面拖沓了。

  • 12 清秋雨薇MOMO 2014-06-22 20:20:44

    腿满了的历史变迁。

  • 21 Pazaka 2015-02-25 17:24:48

    写这种题材,我总忍不了拿其和莫言对比,严歌苓还是差了点火候

  • 28 想蠢时我犹豫了 2012-05-28 17:54:22

    这个书。很多时候会让你掩卷一笑,不足与外人道。

  • 18 枕前冰 2019-06-24 16:32:19

    读完之后我跟画说 每次读完严歌苓的书都觉得自己过完了一辈子 感觉自己老了一点 严歌苓的笔柔得像手 把我抚得老了一点 严歌苓擅长写女人 王葡萄在她笔下活了 眨着一双泛着生的眼 到故事的后边 不是严歌苓在写故事 是王葡萄在自由生长 读豹子变成了老豹子 还会回来找二大 但二大已经过世 读二大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里 想象着铁脑妈 我为孙怀清的一生流泪

  • 15 kexmo 2014-04-15 23:23:24

    从抗日到解放,土改,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三年灾害,文革,史诗般的著作。

  • 8 柴犬妹妹 2012-03-27 15:49:05

    做女人当如王葡萄。好久没读过这么好读的小说了。

  • 13 Woody_Sinbad 2013-07-10 13:08:39

    我能把电视剧版的编剧掐死么???

  • 8 小星星 2013-11-16 00:37:21

    好久没有读到这样酣畅淋漓的小说了!我就是特喜欢看以二十世纪的中国为历史背景的人物故事,也许因为历史书上的总是太多掩饰和不能说。读这本书让我忍不住拿它和《白鹿原》对比,白嘉轩和孙二大,都是在历史的风雨里过得明白的老人。欣赏作者不用世俗伦理道德眼光、而是用人性视角来塑造和评价人物,葡萄是最率真的、最人性本能的、最懂人该怎么活的。我还喜欢严歌苓极其口语话但又极其生动形象的需要描写。这本书不仅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目前读过的严歌苓的书里我最喜欢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