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根本比不了《疾病的隐喻》。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不论是身体、制度乃至文化都在“西医”的眼光下被当成是患上了“疾病”,可问题是,我们一定要带着有色眼镜去审查我们自己吗?佛尔楚说,医学就是政治,政治不过是更大的医学。半殖民地国家最大的伤痛其实是患上了帝国主义播散的疾病,也即他们的思维方式
概念硬套的痕迹不少,然而瑕不掩瑜
尽管全书像是用同一个思路讲了一千件事,但产婆那章真的十分好……
有人酷评福柯余孽,不解。本书很好!
材料足,故事多,理论部分差一点,可以当画书儿看……因为材料太多,又都想用上,所以讲着讲着逻辑就跳跃了。材料可参考,加一星。医务传教中传教士在传教和世俗两种角色间的紧张;对医院陌生空间和委托制的接受;中医被救治被纳入体制的过程;防疫、爱国卫生运动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动员;赤脚医生。后几部分挺有意思。
涵盖面是够了,但是有点不够深入,建国后的有些内容在梳理上仍然是简单了。另外就是对民间宗教的解读,还是有“偏见”的。前半本书的很多材料都来自别人的民族志和燕京学士学位论文,后半部分的史料太偏于一隅。从作者的心思而言,无非是从身体的疾病隐喻与治疗来窥见政治的规训与宣传,权力如何抓到每个人具体的身体,可问题就在这儿:左右顾盼,猴子下山。
史料梳理很有意思,但其他槽点实在太多了......观念先行,如此地不严谨。可以看出对“空间”是零理解,还要每句话都非得加个“空间”。
结构过于松散.意义不可小觑.
典型的观念先行
这本书相当好,这几年国内学者的著作里,我觉得这本书读起来可谓是最有深度,结构和材料都最完备的专著之一了。
写作时间不一还是怎的,有些乱,没评价说得那么好
虽然不太喜欢这本,但当今语境下,还是值得重读。
材料驳杂,逻辑欠奉,结论扯了一堆虎皮了事,只能看个热闹
好厚的一本,读了一半,买了一本
好书。刷新。
史料不错,但是我读得的感觉是各章似乎还是比较难很清晰地串起来。此外,外语材料年代过于久远,没有注意最新的研究。
: R-092/4981
就不说赞的话了,扣一星在于整个处理的问题有点散乱,横向和纵向的铺展不够条理,然后对福柯理论的运用有点浮在表面。
若干闪光点杂糅在略凌乱的叙事之中,总体而言是一本有启发——但写作难言成功—的史学著作。相信此后十余年里的不少医学史论著都从杨著中汲取过灵感,我自己亦如此。第一、三、七、九章细读。
> 再造“病人”
28 有用 豆友3885817 2012-09-17 15:08:02
根本比不了《疾病的隐喻》。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不论是身体、制度乃至文化都在“西医”的眼光下被当成是患上了“疾病”,可问题是,我们一定要带着有色眼镜去审查我们自己吗?佛尔楚说,医学就是政治,政治不过是更大的医学。半殖民地国家最大的伤痛其实是患上了帝国主义播散的疾病,也即他们的思维方式
10 有用 吴从周 2014-06-15 19:35:05
概念硬套的痕迹不少,然而瑕不掩瑜
5 有用 gardenhead 2015-04-19 12:43:51
尽管全书像是用同一个思路讲了一千件事,但产婆那章真的十分好……
7 有用 空想家 2008-05-31 15:25:30
有人酷评福柯余孽,不解。本书很好!
2 有用 小标点儿 2013-07-06 11:58:16
材料足,故事多,理论部分差一点,可以当画书儿看……因为材料太多,又都想用上,所以讲着讲着逻辑就跳跃了。材料可参考,加一星。医务传教中传教士在传教和世俗两种角色间的紧张;对医院陌生空间和委托制的接受;中医被救治被纳入体制的过程;防疫、爱国卫生运动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动员;赤脚医生。后几部分挺有意思。
5 有用 南池子 2014-05-25 10:29:42
涵盖面是够了,但是有点不够深入,建国后的有些内容在梳理上仍然是简单了。另外就是对民间宗教的解读,还是有“偏见”的。前半本书的很多材料都来自别人的民族志和燕京学士学位论文,后半部分的史料太偏于一隅。从作者的心思而言,无非是从身体的疾病隐喻与治疗来窥见政治的规训与宣传,权力如何抓到每个人具体的身体,可问题就在这儿:左右顾盼,猴子下山。
4 有用 Z尼玛 2012-05-15 20:24:52
史料梳理很有意思,但其他槽点实在太多了......观念先行,如此地不严谨。可以看出对“空间”是零理解,还要每句话都非得加个“空间”。
4 有用 丁萌 2006-11-11 22:57:58
结构过于松散.意义不可小觑.
3 有用 希仁 2008-04-16 21:33:35
典型的观念先行
2 有用 fateface 2011-10-26 19:28:37
这本书相当好,这几年国内学者的著作里,我觉得这本书读起来可谓是最有深度,结构和材料都最完备的专著之一了。
0 有用 小波福娃 2009-03-29 20:00:30
写作时间不一还是怎的,有些乱,没评价说得那么好
0 有用 小野山 2017-12-04 18:51:47
虽然不太喜欢这本,但当今语境下,还是值得重读。
1 有用 Wuyouz 2014-12-19 21:56:16
材料驳杂,逻辑欠奉,结论扯了一堆虎皮了事,只能看个热闹
1 有用 辄馨 2008-01-31 20:01:31
好厚的一本,读了一半,买了一本
0 有用 萧萧南浦 2008-10-30 00:35:43
好书。刷新。
0 有用 纪恩同学 2013-02-25 00:36:00
史料不错,但是我读得的感觉是各章似乎还是比较难很清晰地串起来。此外,外语材料年代过于久远,没有注意最新的研究。
0 有用 蝉 2014-03-31 20:14:40
: R-092/4981
0 有用 [已注销] 2013-09-15 13:34:32
就不说赞的话了,扣一星在于整个处理的问题有点散乱,横向和纵向的铺展不够条理,然后对福柯理论的运用有点浮在表面。
1 有用 阅湖 2020-02-09 12:42:45
若干闪光点杂糅在略凌乱的叙事之中,总体而言是一本有启发——但写作难言成功—的史学著作。相信此后十余年里的不少医学史论著都从杨著中汲取过灵感,我自己亦如此。第一、三、七、九章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