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国]
瓦西里·康定斯基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副标题: 抽象艺术的基础
译者: 罗世平
出版年: 1988年8月
页数: 148
定价: 10.00
装帧: 杨利禄
丛书: 二十世纪西方美术理论译丛
ISBN: 9787532200306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副标题: 抽象艺术的基础
译者: 罗世平
出版年: 1988年8月
页数: 148
定价: 10.00
装帧: 杨利禄
丛书: 二十世纪西方美术理论译丛
ISBN: 9787532200306
点·线·面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早年从事法律工作,后移居德国慕尼黑致力于绘画艺术。曾组织思想前卫的“青骑士”社团,出版《青骑士年鉴》。他先后发表了《艺术中的精神》、《形式问题》、《具体艺术》、《点・线・面》等著作,宣扬抽象艺术思想理论。因此他被视为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世间万象,都可以从其内外两方面去体验。内外如何分定,取决于现象自身的特性,随意不得。幽坐室内,隔窗望街,窗玻璃滤掉闹市的嘈杂,街上一切行色,依稀仿佛哑剧魅影。窗里窗外,一时”恍如隔世“。 开门启户,走出幽室,观者置身于外面的真实世界,并成为它的一分子。五官瞬时萌动,体验亦随之而来。这边闹市喧哗,不绝于耳,听到声调音速各异,抑扬顿挫,此起彼伏。那边往来车马,川流不息,看到线条生动,横竖不一,又看到色彩缤纷,此消彼长。 艺术品有如一面镜子,映照在我们的意识表面。它们的形象总像是在镜面之后,当感觉隐退,画像便逐渐消失,不留痕迹。我们和艺术品之间,有如隔了一堵透明却坚固的玻璃壁,难以直接沟通,但我们依然可以接收艺术的信息,调动我们所有的官能去体验艺术品鲜活的生命力。 在几何学里,点是无形的,被定义为非物质的存在。如果用名物词来界定,点就是零。但是零之中又蕴藏着许多“人化”的特质。例如,零或者点可以被理解为最简练的语言,而最大限度的克制却并不意味着完全沉默。所以,不如说,点的独特性在于它是沉默的言说,正所谓语默一体(union of silence and speech)。 点是言说,却又代表静默。几何点的存在形式最先见于语言。话语中,点代表中断和无内容,这是作为消极因素;同时点又在文句间承上启下,这是作为积极元素。点的书面意义,就是如此。 从外在的角度来看,点仅是用于终结句子的实用记号。……却往往忽略点作为符号的内在声音。 内在被外在蒙蔽了。如果不能跳出日常现象及传统习惯,点只能是死寂。 内在的干扰与外部干扰则截然不同;它们起源于人自身,人自身为其提供生长的基础。这里说的“基础“不仅仅是指可以透过坚脆的”窗格玻璃“观察”街道“,还包括”处身于街道“的能力。处身于”街道“,最细微的感觉变化也能通过敏锐的眼耳转化成深刻的体验。恍惚间,市声四起,世界开始吟咏。一如探险者挺进新大陆,在每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左边的“人”,颇有离家远行的意味。他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也从各类生活规矩中解脱,自由呼吸新鲜空气。基面的左边张力,可以说是一种“冒险”的文学张力,越往左,这种张力越强烈。 右边的“人”,却倾向于返归家园。这种张力中,带有某种特定的疲倦感,其目的在于停歇。越往右边,这种疲倦和迟重的感觉越强。动态的力量在右边几乎被限制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二十世纪西方美术理论译丛(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和思想》《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现代主义·评论·现实主义》《艺术与自然中的抽象》
等
。
喜欢读"点·线·面"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艺术中的精神 8.3
-
- 赫尔德美学文选 6.9
-
- 蒙德里安 8.6
-
- 现代版式设计先驱 7.7
-
- 印象之光 7.8
-
- 蒙克私人笔记 7.2
-
- 艺术与艺术家论 7.8
-
- 美术史与观念史 9.0
-
- 比亚兹莱黑白装饰画选 8.6
-
- 当代.艺术.材料.空间. 7.3
点·线·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感知大自然最直观和淳朴的反应,才能成就作品的不朽
“依赖于对艺术单个的精神考察,这种元素分析是通向作品内在律动的桥梁。” 艺术作品基本都会遵循对位构成法则,以此展现色彩和形式的和谐、对比和韵律,这样能使画面富含生气和趣味。不过仅有艺术法则,是不够的。悟性、创意、童真都是艺术家不可缺少的素质。 艺术家感知大自...
(展开)

翻译实在太差了,千万不要买这个版本!
书的头两页序就把大名鼎鼎的德绍翻译成“德骚”,还出现了两次,一开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后面的内容也是跟机器翻译一样,晦涩,语无论次。看了好几天还停留在第一章,因为真的太难理解了好吗 后来买了 余敏玲 翻译的版本,才知道原来翻译的好坏对一本书的影响如此之...
(展开)

康定斯基:《点、线、面》掌记
抽象艺术固然是难以欣赏的。康定斯基指出研究艺术构成的目的是找到内在的生命,让生命的脉动显得可感,为生命寻求规则。他对平面构成的三大元素(点、线、面)的本质、特征及运用的研究贯彻了他的思想观念。每一个独立的图像形式都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元素,但真正的艺术元素不是...
(展开)

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s Are the Limits of My World
本书的内容,包括序言,都比较玄学。说得不好听些,就挺神棍的。纵使 Кандинский(以下简称康)口口声声说抽象艺术是精确的科学,但最终还是落点于经验之上,得到自以为具备普遍意义的总结,却未形成任何行之有效的公式。他有意在书中模糊声音元素与视觉元素的界限,...
(展开)

关于康定斯基“点线面”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康定斯基的《点线面》一书里,康定斯基分别赋予直线、竖线、斜线情感定义:1横线的基调是冷静、平直;2、竖线的纵深对应横线的平直,其温暖对应横线的冷静;3、对角线处于横线和竖线的对分角,对角线是无限冷暖能的最简形式。 众所周知,康定斯基的抽象画灵感来源于音乐。关... (展开)> 更多书评 2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2分 1223人读过
-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79)9.7分 26人读过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8.7分 959人读过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8.4分 57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美术史理论 (山右一仁)
- 设计思维and构成元素 (聆)
- arch base (eidos)
- 艺术专题 (南池子)
- 屠老师 (呆总)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点·线·面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Yang Gao 2008-07-21 23:56:40
读书计划[1]
1 有用 月狗点水 2016-12-23 22:27:00
快速翻阅后好像头一次浅浅的感知到绘画里面的数学美感,不可描述
0 有用 xingni 2023-12-08 15:37:17 江苏
翻译不行。。这是一种不可证伪式的“科学”
0 有用 hikari 2011-05-04 09:03:59
大一看的,没看懂
0 有用 隐形墨水 2022-12-31 09:10:46 浙江
具体,探索者,发明家,试验者,对照着画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