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所著的《清朝全史》是第一部全面叙论清朝历史的学术著作,对清朝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比较公允的评价。这部学术名著,曾一九一四年出版,对学术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贡献,从它问世至今,一直受到学界重视,被学者专家作为权威性的引徵之据,在学界长期享有它应得的学术地位,梁启超将其列为瞭解清史的必读书,梁漱溟、萧公权等也都征引及之。
作者有深厚的学养,以时间为经,以清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为纬,完整清晰地展示了清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所记的史料十分丰富,尤其是对历史细节的描述,更为他书所罕见;所述文字,精细、形象、生动、绝无拖泥带水。
《清朝全史》问世近一个世纪,至今仍闪烁着学术光芒,但学界同人已很难看见此书;即使少数图书馆藏有此书,也是作为珍藏品保管,欲阅者应难见,如今应学界的热切要求,我社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版本...
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所著的《清朝全史》是第一部全面叙论清朝历史的学术著作,对清朝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比较公允的评价。这部学术名著,曾一九一四年出版,对学术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贡献,从它问世至今,一直受到学界重视,被学者专家作为权威性的引徵之据,在学界长期享有它应得的学术地位,梁启超将其列为瞭解清史的必读书,梁漱溟、萧公权等也都征引及之。
作者有深厚的学养,以时间为经,以清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为纬,完整清晰地展示了清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所记的史料十分丰富,尤其是对历史细节的描述,更为他书所罕见;所述文字,精细、形象、生动、绝无拖泥带水。
《清朝全史》问世近一个世纪,至今仍闪烁着学术光芒,但学界同人已很难看见此书;即使少数图书馆藏有此书,也是作为珍藏品保管,欲阅者应难见,如今应学界的热切要求,我社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版本影印出版以飨读者。
喜欢读"清朝全史(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清朝全史(上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清朝全史(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 更多书评 5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出版者的話”倒數第二段云:“我社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所藏版本影印出版”。那底本究竟是何本呢? 網絡流傳之民國四年上海中華書局版之字體、行款,與此影印本相同,故其底本當爲民國四年中華書局本。 民國四年本“弁言”、“原序”之間有“編輯大意”一篇,影印本無之。謹錄如下: 編輯大意 一 是書爲日本稻葉君山原著,本年四月出版,東瀛嘖嘖,風行一時。著者博采覃思,閱十餘年歲之星霜,擷數百種之載籍,一旦殺青...
2013-03-25 19:21 3人喜欢
“出版者的話”倒數第二段云:“我社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所藏版本影印出版”。那底本究竟是何本呢? 網絡流傳之民國四年上海中華書局版之字體、行款,與此影印本相同,故其底本當爲民國四年中華書局本。 民國四年本“弁言”、“原序”之間有“編輯大意”一篇,影印本無之。謹錄如下: 編輯大意 一 是書爲日本稻葉君山原著,本年四月出版,東瀛嘖嘖,風行一時。著者博采覃思,閱十餘年歲之星霜,擷數百種之載籍,一旦殺青,蔚成巨帙。吾國清史,尚在編纂。亟爲迻譯,餉我學人。 一 清史取材,淵源東華。蔣王二家,要皆采自實錄。據著者稱今本實錄,乾隆以後,一經重修,頗有諱飾。太祖、太宗、世祖三朝,日本別有傳抄本三朝實錄,紀載迥殊,清初之事,多所采輯。故是書之翔實,較諸吾國前此官本,實越其右。 一 天聰十稔,大清建號,由斯以前,概稱大金。吾邦耆獻,夙有考論。著者據撫近署書、剌麻碑誌,斷定滿洲國號,太宗僞撰。書中分年記事,前金後清,不從追改之名,彌見書法之正。 一 明清之際,紀載或誣。朝鮮介居其間,故書野乘,往往徵實。是書所述,朝鮮之戰,前後兩役,固不俟論,即如薩爾滸之戰、寧遠城之戰,以迄世祖擁立、睿王輔政,異聞軼事,不一而足。著者於三韓文獻,鉤治靡遺,取精用宏,斯亦一例。 一 是書引用,取涂廣博。原例謂官私文書、東西載記,凡屬舊著,概不標錄,惟今代諸家,甄綜尤夥者,據所存目:清朝史講義(矢野仁一)、清朝衰亡論(內藤虎次郎)、蒙古及蒙古人(蒙古文學博士波茲托納烏)、臺灣諸島誌(小川琢治)、滿洲地誌(森田利遠)、湘軍志(王闓運)、孔子改制考(康有爲)、新政通詮(何啓、胡禮垣)、清朝開國期史料(內藤虎次郎)、清朝姓氏考(前人)、清朝國號考(市村瓚太郎)、四庫全書與文淵閣(前人)、明太后贈羅馬教皇文(箕作元八與田中義成)、明龐天壽致羅馬教皇書(桑原騭藏)、中國辮髮之歷史(前人)、清朝佛教與大居士彭際清(妻木直良)、俄國黑龍江侵略史(烟山專太郎)、太平天國革命意義(田中莘一郎)、平定回匪紀事(前人)。備揭於此,藉溯淵源。 一 西力東漸,實始通商。乾隆以還,備極轇轕。鴉片一戰,情見勢絀。有清盛衰,此爲樞紐。原書記載茲事,詳盡無與倫匹。所引西籍,則有(A)盧賓氏之至中國之第一公使 Our First Ambasador to China、(B)謨爾氏之中國與寰球各國之關係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C)科爾秋氏之十七十八兩世紀歐人在中國出版書籍之目錄 Bibliographie des ouvrages pulbliés en Chine par les Ewropéens an XVII et an XVIII Séécle、(D)科爾秋氏之中外交涉案 Hiȿtoire des relations de la Chine avec les puiṡsances Occidentales。原書第三十七章取材於(C)。第五十四章取材於(A)。第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各章,取材於(B),間有損益。第六十章亦取材於(D)。惟採自歐文,敘述汗漫,往往而有,且薄物細故、無關閎恉者,時或攙入。茲譯稍加理董,爲施斧藻,豁然易觀,庶符信雅。 一 是書瑣聞軼談,吾國士夫,所不經見,殆十之五。其間傳述之畸異,與責備之過實,雖挹其博聞,仍訂其泰甚。又著者每搆一論,回翔審顧,就事迹之系統,爲憑臆之斷制。茲譯於商略口吻,悉皆曲摹,以期存真。 一 原書人名地名,有附西文者,茲仍其舊,原無者闕。譯音之處,舊譯所有,概從舊譯,舊譯所無,乃始創譯。惟期與原音合符,俾便稽覈。
回应 2013-03-25 19:21 -
明治四十四年之春。 「此次之欽定憲法已伏永久紛爭之種子,回首西鄰,自茲多事,一切悲劇皆循繞於欽定憲法之一幕而生,而二三操觚者流,謂日本憲法實垂之範。不然,則清國之立憲無自而成。以此為日本憲法學者功芹謂清日之國交亦將由是而愈形親睦。嗚呼,何其傎也。夫日本憲法為日本歷史之特產,他國不得擬。今清國憲法綱領取則於我,削足適履,而於彼之歷史事實曾不一。省視,吾恐國內紛爭之種子自此萌而大革命之慘禍或亦將由此...
2019-05-17 22:45
-
明治四十四年之春。 「此次之欽定憲法已伏永久紛爭之種子,回首西鄰,自茲多事,一切悲劇皆循繞於欽定憲法之一幕而生,而二三操觚者流,謂日本憲法實垂之範。不然,則清國之立憲無自而成。以此為日本憲法學者功芹謂清日之國交亦將由是而愈形親睦。嗚呼,何其傎也。夫日本憲法為日本歷史之特產,他國不得擬。今清國憲法綱領取則於我,削足適履,而於彼之歷史事實曾不一。省視,吾恐國內紛爭之種子自此萌而大革命之慘禍或亦將由此...
2019-05-17 22:45
-
“出版者的話”倒數第二段云:“我社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所藏版本影印出版”。那底本究竟是何本呢? 網絡流傳之民國四年上海中華書局版之字體、行款,與此影印本相同,故其底本當爲民國四年中華書局本。 民國四年本“弁言”、“原序”之間有“編輯大意”一篇,影印本無之。謹錄如下: 編輯大意 一 是書爲日本稻葉君山原著,本年四月出版,東瀛嘖嘖,風行一時。著者博采覃思,閱十餘年歲之星霜,擷數百種之載籍,一旦殺青...
2013-03-25 19:21 3人喜欢
“出版者的話”倒數第二段云:“我社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所藏版本影印出版”。那底本究竟是何本呢? 網絡流傳之民國四年上海中華書局版之字體、行款,與此影印本相同,故其底本當爲民國四年中華書局本。 民國四年本“弁言”、“原序”之間有“編輯大意”一篇,影印本無之。謹錄如下: 編輯大意 一 是書爲日本稻葉君山原著,本年四月出版,東瀛嘖嘖,風行一時。著者博采覃思,閱十餘年歲之星霜,擷數百種之載籍,一旦殺青,蔚成巨帙。吾國清史,尚在編纂。亟爲迻譯,餉我學人。 一 清史取材,淵源東華。蔣王二家,要皆采自實錄。據著者稱今本實錄,乾隆以後,一經重修,頗有諱飾。太祖、太宗、世祖三朝,日本別有傳抄本三朝實錄,紀載迥殊,清初之事,多所采輯。故是書之翔實,較諸吾國前此官本,實越其右。 一 天聰十稔,大清建號,由斯以前,概稱大金。吾邦耆獻,夙有考論。著者據撫近署書、剌麻碑誌,斷定滿洲國號,太宗僞撰。書中分年記事,前金後清,不從追改之名,彌見書法之正。 一 明清之際,紀載或誣。朝鮮介居其間,故書野乘,往往徵實。是書所述,朝鮮之戰,前後兩役,固不俟論,即如薩爾滸之戰、寧遠城之戰,以迄世祖擁立、睿王輔政,異聞軼事,不一而足。著者於三韓文獻,鉤治靡遺,取精用宏,斯亦一例。 一 是書引用,取涂廣博。原例謂官私文書、東西載記,凡屬舊著,概不標錄,惟今代諸家,甄綜尤夥者,據所存目:清朝史講義(矢野仁一)、清朝衰亡論(內藤虎次郎)、蒙古及蒙古人(蒙古文學博士波茲托納烏)、臺灣諸島誌(小川琢治)、滿洲地誌(森田利遠)、湘軍志(王闓運)、孔子改制考(康有爲)、新政通詮(何啓、胡禮垣)、清朝開國期史料(內藤虎次郎)、清朝姓氏考(前人)、清朝國號考(市村瓚太郎)、四庫全書與文淵閣(前人)、明太后贈羅馬教皇文(箕作元八與田中義成)、明龐天壽致羅馬教皇書(桑原騭藏)、中國辮髮之歷史(前人)、清朝佛教與大居士彭際清(妻木直良)、俄國黑龍江侵略史(烟山專太郎)、太平天國革命意義(田中莘一郎)、平定回匪紀事(前人)。備揭於此,藉溯淵源。 一 西力東漸,實始通商。乾隆以還,備極轇轕。鴉片一戰,情見勢絀。有清盛衰,此爲樞紐。原書記載茲事,詳盡無與倫匹。所引西籍,則有(A)盧賓氏之至中國之第一公使 Our First Ambasador to China、(B)謨爾氏之中國與寰球各國之關係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C)科爾秋氏之十七十八兩世紀歐人在中國出版書籍之目錄 Bibliographie des ouvrages pulbliés en Chine par les Ewropéens an XVII et an XVIII Séécle、(D)科爾秋氏之中外交涉案 Hiȿtoire des relations de la Chine avec les puiṡsances Occidentales。原書第三十七章取材於(C)。第五十四章取材於(A)。第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各章,取材於(B),間有損益。第六十章亦取材於(D)。惟採自歐文,敘述汗漫,往往而有,且薄物細故、無關閎恉者,時或攙入。茲譯稍加理董,爲施斧藻,豁然易觀,庶符信雅。 一 是書瑣聞軼談,吾國士夫,所不經見,殆十之五。其間傳述之畸異,與責備之過實,雖挹其博聞,仍訂其泰甚。又著者每搆一論,回翔審顧,就事迹之系統,爲憑臆之斷制。茲譯於商略口吻,悉皆曲摹,以期存真。 一 原書人名地名,有附西文者,茲仍其舊,原無者闕。譯音之處,舊譯所有,概從舊譯,舊譯所無,乃始創譯。惟期與原音合符,俾便稽覈。
回应 2013-03-25 19:21
-
明治四十四年之春。 「此次之欽定憲法已伏永久紛爭之種子,回首西鄰,自茲多事,一切悲劇皆循繞於欽定憲法之一幕而生,而二三操觚者流,謂日本憲法實垂之範。不然,則清國之立憲無自而成。以此為日本憲法學者功芹謂清日之國交亦將由是而愈形親睦。嗚呼,何其傎也。夫日本憲法為日本歷史之特產,他國不得擬。今清國憲法綱領取則於我,削足適履,而於彼之歷史事實曾不一。省視,吾恐國內紛爭之種子自此萌而大革命之慘禍或亦將由此...
2019-05-17 22:45
-
“出版者的話”倒數第二段云:“我社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所藏版本影印出版”。那底本究竟是何本呢? 網絡流傳之民國四年上海中華書局版之字體、行款,與此影印本相同,故其底本當爲民國四年中華書局本。 民國四年本“弁言”、“原序”之間有“編輯大意”一篇,影印本無之。謹錄如下: 編輯大意 一 是書爲日本稻葉君山原著,本年四月出版,東瀛嘖嘖,風行一時。著者博采覃思,閱十餘年歲之星霜,擷數百種之載籍,一旦殺青...
2013-03-25 19:21 3人喜欢
“出版者的話”倒數第二段云:“我社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所藏版本影印出版”。那底本究竟是何本呢? 網絡流傳之民國四年上海中華書局版之字體、行款,與此影印本相同,故其底本當爲民國四年中華書局本。 民國四年本“弁言”、“原序”之間有“編輯大意”一篇,影印本無之。謹錄如下: 編輯大意 一 是書爲日本稻葉君山原著,本年四月出版,東瀛嘖嘖,風行一時。著者博采覃思,閱十餘年歲之星霜,擷數百種之載籍,一旦殺青,蔚成巨帙。吾國清史,尚在編纂。亟爲迻譯,餉我學人。 一 清史取材,淵源東華。蔣王二家,要皆采自實錄。據著者稱今本實錄,乾隆以後,一經重修,頗有諱飾。太祖、太宗、世祖三朝,日本別有傳抄本三朝實錄,紀載迥殊,清初之事,多所采輯。故是書之翔實,較諸吾國前此官本,實越其右。 一 天聰十稔,大清建號,由斯以前,概稱大金。吾邦耆獻,夙有考論。著者據撫近署書、剌麻碑誌,斷定滿洲國號,太宗僞撰。書中分年記事,前金後清,不從追改之名,彌見書法之正。 一 明清之際,紀載或誣。朝鮮介居其間,故書野乘,往往徵實。是書所述,朝鮮之戰,前後兩役,固不俟論,即如薩爾滸之戰、寧遠城之戰,以迄世祖擁立、睿王輔政,異聞軼事,不一而足。著者於三韓文獻,鉤治靡遺,取精用宏,斯亦一例。 一 是書引用,取涂廣博。原例謂官私文書、東西載記,凡屬舊著,概不標錄,惟今代諸家,甄綜尤夥者,據所存目:清朝史講義(矢野仁一)、清朝衰亡論(內藤虎次郎)、蒙古及蒙古人(蒙古文學博士波茲托納烏)、臺灣諸島誌(小川琢治)、滿洲地誌(森田利遠)、湘軍志(王闓運)、孔子改制考(康有爲)、新政通詮(何啓、胡禮垣)、清朝開國期史料(內藤虎次郎)、清朝姓氏考(前人)、清朝國號考(市村瓚太郎)、四庫全書與文淵閣(前人)、明太后贈羅馬教皇文(箕作元八與田中義成)、明龐天壽致羅馬教皇書(桑原騭藏)、中國辮髮之歷史(前人)、清朝佛教與大居士彭際清(妻木直良)、俄國黑龍江侵略史(烟山專太郎)、太平天國革命意義(田中莘一郎)、平定回匪紀事(前人)。備揭於此,藉溯淵源。 一 西力東漸,實始通商。乾隆以還,備極轇轕。鴉片一戰,情見勢絀。有清盛衰,此爲樞紐。原書記載茲事,詳盡無與倫匹。所引西籍,則有(A)盧賓氏之至中國之第一公使 Our First Ambasador to China、(B)謨爾氏之中國與寰球各國之關係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C)科爾秋氏之十七十八兩世紀歐人在中國出版書籍之目錄 Bibliographie des ouvrages pulbliés en Chine par les Ewropéens an XVII et an XVIII Séécle、(D)科爾秋氏之中外交涉案 Hiȿtoire des relations de la Chine avec les puiṡsances Occidentales。原書第三十七章取材於(C)。第五十四章取材於(A)。第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各章,取材於(B),間有損益。第六十章亦取材於(D)。惟採自歐文,敘述汗漫,往往而有,且薄物細故、無關閎恉者,時或攙入。茲譯稍加理董,爲施斧藻,豁然易觀,庶符信雅。 一 是書瑣聞軼談,吾國士夫,所不經見,殆十之五。其間傳述之畸異,與責備之過實,雖挹其博聞,仍訂其泰甚。又著者每搆一論,回翔審顧,就事迹之系統,爲憑臆之斷制。茲譯於商略口吻,悉皆曲摹,以期存真。 一 原書人名地名,有附西文者,茲仍其舊,原無者闕。譯音之處,舊譯所有,概從舊譯,舊譯所無,乃始創譯。惟期與原音合符,俾便稽覈。
回应 2013-03-25 19:2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8.5分 25人读过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每满99减50
-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三秦出版社 (2012)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清朝全史(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AllenZhang 2010-01-03
了解清史,这本书必读,但是文言本,读起来有点费劲,作为一个日本人写的书来讲,对中国历史的评判算是非常公正了
2 有用 不足为外人道也 2015-08-30
高中图书馆里罕见的好书
1 有用 不在 2008-08-26
怎么说呢,都是知道的内容,看了当时重温清梦,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 有用 暁 2017-11-16
繁体竖排文言,已瞎。
0 有用 辣鸡小陈 2018-04-23
我的清史启蒙书
0 有用 沧桑得要有惬意 2020-04-28
看完了上册,爱新觉罗家族起源,发展,清朝版图的建立等等跃然纸上,让你明白清朝能统一中国,并超过元朝延误三百来年不是没有理由的。
1 有用 沙滩哥 2018-11-18
难得的好书,就是竖版,繁体,读的老费劲!
0 有用 黑白非 2018-06-22
我觉得太枯燥了,这本书从满族的先人追溯过去,我的头都大了🙃🙃
0 有用 辣鸡小陈 2018-04-23
我的清史启蒙书
1 有用 暁 2017-11-16
繁体竖排文言,已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