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书看似年代久远,但在当时是最全面和系统的佳作,特别是为了培养摄影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高其审美能力,作者提出的多种实验手段和训练方法,更是匠心独造。读者如能照着去做,一定会获益匪浅。
摄影构图学的创作者
· · · · · ·
-
本·克来门茨 作者
目录 · · · · · ·
原序
第一章 艺术和摄影
一、艺术形式的不断变化
二、艺术和描绘自然
三、艺术和抽象的视觉美点密切相关
四、构图——从混乱中找出秩序
五、摄影l中的冒牌美术
六、视觉形象思维和文字概念
七、艺术和手艺
第二章 形状
一、画面和图形的相互关系
二、形状的创造
三、对自然界各种形状的观察
四、自由形状和复合形状
五、减图造形法
六、增图造形法
七、剪纸造形法
八、烧纸造形法
九、随意造形法
十、单个形状的拍摄
十一、直观构图
十二、两个或多个形状的构图
十三、空间的划分
十四、各种艺术风格的相互依存关系
十五、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相结合的构图
十六、表现各种形状的照片
第三章 线条
——不存在的事实
一、对自然界和人造物中线条的观察
二、理解线条的特性
三、线条的语汇
四、画面中的线条
五、线条的象征性联想作用
六、轮廓线或边线
第四章 明暗
——摄影的要素
一、照片的质量
二、明和暗的造型作用
三、灰色级谱
四、高调和低调
五、对自然界明暗的联想作用
六、明和暗在美学上的运用——气氛
七、明暗配置
第五章 质感
一、触觉鉴别
二、触摸欲望
三、质地激起的情感反应
四、触觉和视觉的相互关系
五、视觉质感
六、工具和质地
七、自然界的质地
第六章 立体感
一、空间对气氛的塑造作用
二、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
三、实心立体物和空心立体物
四、形状和立体物
五、意义不明确的轮廓
六、立体性质的表现
七、用轮廓线表现立体感
八、立体物的相互关系
九、户外题材的立体感
十、自然界的立体感
十一、深度空间和浅度空间
十二、含蓄的立体感
十三、肖像和人体摄影的立体感
第七章 设计原理
一、构图手段
二、构图方法
三、个别原理之间的各个有关方面
四、先入之见的构图模式
五、图片分析
六、心理学的探讨
第八章 趣味中心
一、树立单一的主要概念
二、视觉的选择性
三、从属景物
四、突出表现一个景物
五、背景的作用
六、复合趣味中心
第九章 布局
一、单一物体的布局
二、人像摄影的布局
三、布局对摄影意图的强调作用
四、指出着重点
第十章 对比
——利用差异进行对比
一、利用大小进行对比
二、利用明暗进行对比
三、利用形状进行对比
四、利用方向进行对比
五、利用情绪进行对比
六、利用质感进行对比
七、利用思想和内容进行对比
第十一章 节奏
——格局和步调
一、通过相似点形成和谐感
二、节奏
三、节奏的视觉快感
四、重复形成的节奏
五、间隔的重复
六、复合结构
七、交替形成的节奏
八、渐变形成的节奏
九、辐射形成的节奏
十、中轴线上的辐射
十一、视觉的动感
十二、含蓄的运动
十三、随意线条中的节奏和动感
十四、随意形状中的节奏和动感
第十二章 揭开平衡的真象
一、对称平衡
二、平衡的传统观念
三、非对称的平衡
四、物理力和视觉力感
五、假想垂直中轴线的顽固性
六、稳定的必要性值得怀疑
七、用直觉处理平衡关系
第十三章 统一
——拍摄意图的单一性
一、从单数到多数
二、拍摄对象在主题中的统一
三、相似形状和相似方向的重复
四、通过组合求统一
五、统一的多变性
六、通过对比求统一
七、通过一体化求统一
八、明和暗的统一
九、通过流畅线条求统一
十、背景对统一感的作用
第十四章 结束语
· · · · · · (收起)
第一章 艺术和摄影
一、艺术形式的不断变化
二、艺术和描绘自然
三、艺术和抽象的视觉美点密切相关
四、构图——从混乱中找出秩序
五、摄影l中的冒牌美术
六、视觉形象思维和文字概念
七、艺术和手艺
第二章 形状
一、画面和图形的相互关系
二、形状的创造
三、对自然界各种形状的观察
四、自由形状和复合形状
五、减图造形法
六、增图造形法
七、剪纸造形法
八、烧纸造形法
九、随意造形法
十、单个形状的拍摄
十一、直观构图
十二、两个或多个形状的构图
十三、空间的划分
十四、各种艺术风格的相互依存关系
十五、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相结合的构图
十六、表现各种形状的照片
第三章 线条
——不存在的事实
一、对自然界和人造物中线条的观察
二、理解线条的特性
三、线条的语汇
四、画面中的线条
五、线条的象征性联想作用
六、轮廓线或边线
第四章 明暗
——摄影的要素
一、照片的质量
二、明和暗的造型作用
三、灰色级谱
四、高调和低调
五、对自然界明暗的联想作用
六、明和暗在美学上的运用——气氛
七、明暗配置
第五章 质感
一、触觉鉴别
二、触摸欲望
三、质地激起的情感反应
四、触觉和视觉的相互关系
五、视觉质感
六、工具和质地
七、自然界的质地
第六章 立体感
一、空间对气氛的塑造作用
二、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
三、实心立体物和空心立体物
四、形状和立体物
五、意义不明确的轮廓
六、立体性质的表现
七、用轮廓线表现立体感
八、立体物的相互关系
九、户外题材的立体感
十、自然界的立体感
十一、深度空间和浅度空间
十二、含蓄的立体感
十三、肖像和人体摄影的立体感
第七章 设计原理
一、构图手段
二、构图方法
三、个别原理之间的各个有关方面
四、先入之见的构图模式
五、图片分析
六、心理学的探讨
第八章 趣味中心
一、树立单一的主要概念
二、视觉的选择性
三、从属景物
四、突出表现一个景物
五、背景的作用
六、复合趣味中心
第九章 布局
一、单一物体的布局
二、人像摄影的布局
三、布局对摄影意图的强调作用
四、指出着重点
第十章 对比
——利用差异进行对比
一、利用大小进行对比
二、利用明暗进行对比
三、利用形状进行对比
四、利用方向进行对比
五、利用情绪进行对比
六、利用质感进行对比
七、利用思想和内容进行对比
第十一章 节奏
——格局和步调
一、通过相似点形成和谐感
二、节奏
三、节奏的视觉快感
四、重复形成的节奏
五、间隔的重复
六、复合结构
七、交替形成的节奏
八、渐变形成的节奏
九、辐射形成的节奏
十、中轴线上的辐射
十一、视觉的动感
十二、含蓄的运动
十三、随意线条中的节奏和动感
十四、随意形状中的节奏和动感
第十二章 揭开平衡的真象
一、对称平衡
二、平衡的传统观念
三、非对称的平衡
四、物理力和视觉力感
五、假想垂直中轴线的顽固性
六、稳定的必要性值得怀疑
七、用直觉处理平衡关系
第十三章 统一
——拍摄意图的单一性
一、从单数到多数
二、拍摄对象在主题中的统一
三、相似形状和相似方向的重复
四、通过组合求统一
五、统一的多变性
六、通过对比求统一
七、通过一体化求统一
八、明和暗的统一
九、通过流畅线条求统一
十、背景对统一感的作用
第十四章 结束语
· · · · · · (收起)
喜欢读"摄影构图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摄影构图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摄影构图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 更多书评 40篇
论坛 · · · · · ·
Github有资源,免费下 | 来自哈哈哈 | 2025-02-07 19:47:45 | |
我有资源可豆,热爱摄影朋友要学习 | 来自慕容广场 | 14 回应 | 2024-02-25 22:48:02 |
重新高新排版,需要分享的豆 | 来自满洲里的菜鸟 | 2022-02-05 08:23:58 | |
请问大师们在哪里可以看电子版的 | 来自小江江 | 6 回应 | 2021-08-27 08:50:1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79)9.4分 45人读过
-
长城出版社 (1988)9.6分 337人读过
-
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色影无忌”与“蜂鸟”摄友推荐摄影书籍 (三国轻轻鱼笑)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摄影触发点 touch off-photography (枚苏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摄影构图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已注销] 2015-06-26 20:14:06
难得的绝版好书,完爆当下国产摄影书(拍照书)。
25 有用 星与星朗 2017-06-23 23:29:33
李涛强烈推荐,可能他作为一个大师,这种形而上的、蔚为大观的理论对他来说很好,但我作为一个菜鸟觉得太虚了,看完都没觉得学到东西。也许某天我摄影已经到了艺术境界,回头看可能会觉得很好吧,但也不一定,谁知道呢。
3 有用 坂阿本莎白 2015-11-04 11:28:08
李涛推荐的,设计的原理都是相通的,这本对于学习设计底层很有帮助,干货基本在后面
2 有用 Pope怯懦懦地 2016-03-10 13:20:06
攝影也許這本書應該倒過來看。「正如詩人找尋辭藻去表現他胸中的詩情一樣,攝影藝術家是通過尋找視覺上的形式來表現」。攝影,最核心的就是構圖。而構圖,是找到一條主線,將畫面中的各個元素串聯起來,以傳遞作者想表達的儘可能多的信息。是的,攝影就是在傳遞信息。
5 有用 Kuhn 2016-05-28 14:49:35
设计语法类。18年4月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