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的原文摘录

  • 国际环境发生剧变,昔日曾经高度捆绑的欧共体(欧盟前身)与“北约”也呈现出“政经分离”的迹象:由于整体安全压力显著减轻,由法国首倡的组建一支服从于欧盟的一体化武装力量的倡议始终未能真正兑现;故而在防务问题上,布鲁塞尔继续仰赖美国主导的“北约”框架的保护,对后者东扩进入波罗的海和巴尔干也持放任态度。但在实际运行中,欧盟“两驾马车”之一的德国始终采取远离安全事务的立场,专注于巩固经济优势。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2-06-24 12:41:51
    —— 引自章节:None
  • 2010欧债危机后,德国在欧盟内部的形象变得极为复杂。站在柏林的角度,希腊等南欧国家不负责任地滥用信贷资源需要加以规训;南欧国家却认为,德国作为欧洲统一市场内部最大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商,已经从周边国家身上赚取到了足够丰厚的利润,下反而拒绝出手给予偿债援助,令人无法容忍。这种情况下,默克尔不得不考虑从东欧、甚至欧盟框架外部引入新的平衡者。而俄罗斯恰好是最合适的潜在合作伙伴:尽管两国对彼此的历史记忆相当糟糕,但俄罗斯拥有德国迫切渴望的能源供给,也有一定数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吸纳德国输出的资本和过剩产能转移。这构成了德俄心照不宣的隐性合作的基毯。“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天气输送管线的建成,便是这种隐性合作的产物: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2-06-24 12:47:17
    —— 引自第65535页
  • 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Rosneft)更是长期聘用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作为其董事长,并委托其充当“北溪项目的操盘手。S0S本,面氏胸贪人潮逾再禽不过,这种合作并不是全无风险的。弗里德曼告诉本刊:“由于俄罗斯经济在资本规模和产业结构上都与德国严重不对等,为了平衡权重,莫斯科推行的实际上是一种‘贸易地理改治’方案。”简言之,为了确保油气出口管道以及其他跨国合作项目的安全,俄罗斯政府希望对其毗邻的西侧国家施加持久的政治和经济影响,最低限度也要确保其不至于与莫斯科为敌。偏偏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整个西部战略前沿已经分裂成了一系列政权特质、利益需求各异的独立小国,难于全面掌控,故而只能选择两个核心战略方向:南高加索与乌克兰平原,确保外部力量不至于影响莫斯科在当地的传统影响力。而“北约”在这两个方向上的东进意图,直接引发了2008年和2014年两次短促的局部战争,也成为俄罗斯不惜代价长期捍卫其战略缓冲带象征。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2-06-24 12:50:01
    —— 引自章节:None
  • 士但对德国来说,矛盾也恰在于此:出于团结法国和削弱民族主义色彩的考虑,柏林在国防事务上沿袭了“冷战”以来的“北约”框架,竭力放低姿态,因此不得不容忍美国主导的东扩。但德俄合作的潜在经济红利,又使得柏林始终希望控制欧洲与俄罗斯发生“摩擦”的范围和规模。默克尔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游移不定,因此成为必然:2014年9月5日,德国率先与俄罗斯联手发起调停,要求顿巴斯神突双方(乌克兰政府军以及两个分离主义政权旗下的民兵武装)实现临时停火,撒出外籍武装人员,并承认顿巴斯在乌克兰共和国框架下拥有自治权。到了2015年2月12日、在德国主导下起草的《第二阶段明斯克协议》又规定双方皆须撤出部署在实控线周边15公里内的重武器,不得在战场上空使用无人机同时为顿巴斯的地方选举制订时间表。 两份 《明斯克协议》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到顿巴斯冲突双方视若无睹的破坏。不仅针对平民的伤害行为时有发生,炮击、无人机侦察等遭到协议明文禁止的行为也在欧盟军事观察员眼前频频出现。批评者纷纷指责默克尔将已然成为乌克兰冲突当事方的俄罗斯政府列为“调停者”、而非责任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明斯克协议》必然破产的命运。但对德国来说,这却是唯一形式上的两全之策,使德国政府既不至于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立场背离,又不至于损害德俄经济合作的前景。尽管柏林同样参与了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但并未中断占其年消费量36%的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波折不断的“北溪二号”项目的管道铺设也依然在推进当中。 另一方面,乌克兰问题成为国际焦点之际,恰恰也是疑欧主义(Euroscepticism)在整个欧洲成为第一大政治难题之时。南欧国家对德国的经济愤懑,与中东欧诸国渐趋升腾的安全恐慌相互助长,最终被中东移民的涌入彻底激发 自2015年起,默克尔主动宣布基于人道主义立场,将接收中东以及其他战乱地区的难民进入德国,并愿意有条件地安置其在本地...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2-06-24 12:54:59
    —— 引自章节:None
  • 尽管库尔茨随后再度成功赢得大选,但新内阁再度陷入贪腐丑闻,在2021年10月又一次解散。这类与“神秘俄罗斯资本”的传闻交织在起的政治事件,反过来又验证了乔治·弗里德是的一项分析:“俄罗斯寡头资本及其背后的力量可以适时利用欧洲本七主义政客对财富和权力的渴望,使其设置的携义题与俄罗斯的利益相符合。而在整个欧盟框架内,本土主义影响最为突出的国家,恰恰是位于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即捷克、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这四个身兼欧盟、“北约”成员国双重身份的前苏东阵营,尽管与俄罗斯之间存在长期的安全顾虑,但在欧盟内部的议程设置中,恰恰充当了鼓吹疑欧主义、反对欧盟承担过多国际义务的角色。从2014年初到2021年,波兰、匈牙利等国政要甚至不止一次在口头上对俄罗斯示好,并明确表态称不愿将行动范围超出《明斯克协议)的框架。分裂的逻辑束缚了欧洲在乌克兰事务中的作为,也让莫斯科获得了某种心理优势。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2-06-24 13:06:27
    —— 引自章节:None
  • 给俄罗斯20年内外安定的时间,它将变得让你认不出来。 这句名言经过中文媒体的多次转述,几乎成为象征普京“长期执政,励精图治”的最著名口号。而在复杂现实的压力下,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只好设定了一个相对审慎的经济日标:到2020年前后,使俄罗斯的人均GDP达到欧盟成员国中相对靠后的葡萄牙的水平。受益于从2006年开始的全球能源“牛市”,到2012年前后,这一目标一度接近完成;但随着“页岩革命”与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国际制裁几乎同时到来,俄罗斯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被永久性冻结了。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从2013年到2016年,36个月里全俄GDP竟缩水了42。47%!休做里京悉蝶0。司跳琪别乐隆油价“转熊”对经济结构单一的俄罗斯造成的压力,通常被视为造成衰退的主因。但在莫斯科国立大学(MSU)世界经济系主任看来, 夫·伊诺泽姆采夫(Vladislay Inozemtsev)教授看来,俄罗斯经济还存在更严重的深层问题。他告诉本刊:2012年普京开启第三个总统任期之后,俄罗斯经济学界和政界洋溢着盲目乐观的气氛。为了兑现关于完善医疗保健体制、提高养老金标准、升级老旧的基础设施和更新军事装备的广泛承诺,普京决定对商业和房地产大幅加税,并进一步提升巨型国有企业在能源、采矿、森林等出口支柱行业所占的产能份额。在这类政策的影响下,大国企创造的巨额利润几乎都被分蛋糕式地消耗尽,中小工商业者和国外资本控股企业则拒绝考虑继续升级设备、扩大产能,以免被税务部门“问候”。从那时起,俄罗斯经济的有效增长动力就只能靠居民消费来提供了,而硕果仅存的“存粮”又在两年后被经济制裁所抽走。伊诺泽姆采夫笑言,“这几年,在莫斯科的麦当劳餐厅,点巨无霸牛肉汉堡的人迅速减少,因为鸡肉汉堡更便宜”。 低油价和制裁压力引发卢布贬值的唯一好处或许在于,在20142016年通胀高企的那24个月里,俄罗斯人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买到...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2-06-24 13:20:13
    —— 引自章节:None
  • 最有力度的应对在国家层面。余淼杰说:“国际贸易谈判中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另外一个是中国是不是市场经济。是不是发展中国家,看的是人均收入,我们就算今年还是发展中国家,明年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了。最要坚持争取的是市场经济地位。因为如果被定义为非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平均税率是97。8%。如果被定义为市场经济地位,同样被认定有倾销行为,征收的反倾销税平均税率是37%。”市场经济地位,主要的指标是产品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化。余淼杰说:“中国的产品市场化已经没人能质疑了,买一双鞋没人关心它是国营还是民营,只要质量好价格便宜就可以。要素市场化是指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要素是不是由市场来决定。这是我们改革的一个方向。问题是市场经济是渐进的,贸易谈判里不能拿一个最理想化的、最高成熟度的市场作为参照物。说今天的中国市场化水平不如美国。中国现在的市场化水平肯定比美国上世纪S0年代高,没有人反对50年代的美国是个市场经济国家。”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2-09-05 13:28:47
    —— 引自第38页
  • 转移出去的企业,一家很成功,一家不怎么成功。成功的那家是做服装鞋帽生意的,那边所有成本都便宜。不怎么成功的那家是生产摩托车的,它某个零件坏了都要从中国运过去,当地没有配套企业。所以,对资本密集型产业来讲,最重要的是全产业链配套,上下游供应链在附近就能找到。中国拥有联合国划定的全部工业门类,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全产业链配套是我们独特的优势。”中国也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大学每年向社会输送几百万、上千万的毕业生,其中很多是潜在的工程师、创新者。余淼杰说:“中国有很多高素质人才,同时,中国在劳动生产率、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性价比高,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无论是对于国内还是跨国公司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都有吸引力。” 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工资投入不是决定性因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2-09-05 13:29:28
    —— 引自章节:None
  • 铁姑娘”背后“男女都一样”的观念依靠制度,从国家宣传向家庭渗透。一般的家庭除了奶奶、姥姥照料孙辈,母亲都在外工作。杨菊华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面对女性需要照料孩子的问题,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就要求“托儿所在城市由工矿、企业、机关、团体、群众举办,在农村由农业社举办,收托出生后56天的孩子”。1956年,农忙托儿组织收托的婴幼儿总量增至600多万人;到1960年时,全国农村儿童入托率达70%。与之相应,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时,全国女职工人数比新中国成立时翻了三番。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以前,17岁以上女性就业率在70%以上,远超国际水平,“那时托儿所照料婴儿的人就是母亲的同事,母亲还能在工作间隙到托儿所给孩子喂奶”。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3-04-17 13:17:56
    —— 引自第2311页
  • 当时欧美在“二战”后掀起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当女性看到从战场归来的男性占领了她们的工作岗位,她们面临重归家庭的局面时、开始要求平等的工作权利。同时期的中国妇女对此浑然不知,当李小江在改革开放后前往欧美、日韩、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诸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才发现中国“男女平等”的观念看起来已到自然而然的程度。 似乎忽略差异就能让女性自主,但男女在生理上毕竟不同。“典型70公斤男性”曾是医学界长期参照的标准,女性被看作标准人类的变种。但实际上,即便抛开性的差别,人体从细胞层面到每个器官,都存在性别差异。比如一种显著影响药物代谢的基因表达方式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的心脏基本机械功能也不同,心脏病发作时症状不同,以致同样的疾病,女性诊断不出来。英国作家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在《看不见的女性》中罗列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性别数据缺口,比如不论是钢琴键位的宽度,还是遭受车祸的严重程度, 都是对男女之间生理结构差异和家庭不同分工的忽视。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3-04-17 13:18:50
    —— 引自第2311页
  • 茨威格所生活的“昨日世界”是一个现代性尚未全面降临和渗透的世界,在现代世界中聚集起巨大能量的“民族主义”在古老的想象里还没有显影。 战争虽未以直接的暴力形式施加于茨威格。但它以人为强力造成的痛苦和创伤,将所有被迫卷入其中的人的生命经验都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赝品。 日常生活再次被一种闯入的力量破坏,突然间,所有人被卷入到“历史的话语”的漩涡,在一个以暴力体系为底层逻辑的符号体系中丧失了部分主体性。“历史总是重复它自己。”这句话真是一种谄媚。不如改口说:“历史总是模仿它自己。”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3-04-19 12:47:48
    —— 引自章节:None
  • 张氏兄弟领导的黄巾军偃旗息鼓之后,冀、荆、益、青、徐各州以太平道或者其他秘密社团为依托的农民起义仍如星火燎原般不断崛起,影响一直持续到207年前后。汉灵帝鉴于地方用兵频仍,决定“废史立牧”,将全国13个州的刺史由最初的监察官员升格为统揽军政大权的州牧(此前“州”并非东汉的正式行政区划)。此举埋下了日后群雄割据的伏笔。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3-04-19 12:53:53
    —— 引自第2210页
  • 为曹操守住兖州根据地的荀彧、夏侯惇和程昱,分别来自颍川、谯县以及东郡,恰好代表了曹操军政集团人才的三个主要来源:汝颍士族,沛谯故旧,兖州土著。 (查看原文)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23-04-24 13:20:34
    —— 引自第2210页
  • 古代人类社会的贫富差距远比今天要小得多,道理是一样的。人类在整个农业时代的能源需求大都需要依靠生物能源来解决,后者只能从土壤里一点一点地长出来,这一点决定了古代的人均能源消耗相差不大,穷人和富人的生活水平也就不可能相差太多。 总之,人类的生活水平是和能源消耗成正比的,极少例外。正因为如此,当一个吃饱了饭的人想要继续追求幸福生活时,他一定会从寻找新的能源入手。于是,工业时代开始了。 (查看原文)
    FACT 2023-05-21 17:26:57
  • 作为远离欧洲本土的岛国,英国的发展速度一直落后于欧洲大陆,因此也就侥幸地保留下来很多森林,这就为英国的后来居上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伦敦南边的威尔德 (Weald) 地区因为多山,不适合耕种,保留了一大片优质森林,是中世纪英国的炼铁中心。英国军队正是利用这里丰富的森林资源,制造出了大批枪炮弹药,终于有了向欧洲老大哥叫板的实力。比如,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时所用的船和枪炮大都来自威尔德的军工厂,那场战役让英国取代了西班牙,成为新的海上霸主。而另一场著名海战特拉法加海战的英军指挥官纳尔逊中将乘坐的“胜利号”战舰在制造过程中消耗了6000棵大树,至少有600亩的英国森林因此而消失。 (查看原文)
    FACT 2023-05-21 17:55:32
  • 焦炭鼓风高炉是工业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另两根支柱也和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英国的煤再多也有挖光的时候,首先被挖掉的当然是浅层煤,但当矿工们越挖越深的时候,地下水渗了出来,煤矿主只能雇人来搬水,效率很低。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 (Thomas Newcomen)发明了蒸汽推动的水泵,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台蒸汽机是在常压下运行的,效率极低。但它是为煤矿设计的,烧煤不要钱效率低点无所谓,所以迅速普及开来。1776年,詹姆斯·瓦特 (JamesWatt) 设计了一个冷凝装置,不必每次都使气缸的温度降到常温后再加热,一下子把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后来又有人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高压蒸汽机,再次大幅度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工业革命的第二根支柱立起来了。 (查看原文)
    FACT 2023-05-21 18:04:27
  • 还有一件事让石油代替煤炭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宰,这就是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机械化战争,石油的重要性超越了粮草和弹药,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当年全世界已知石油储备的95%都掌握在协约国手里,这就是为什么同盟国注定会失败。 (查看原文)
    FACT 2023-05-21 18:23:49
  • 物理定律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不但可以用来解释历史,而且可以用来预测未来。 人类的能源史,可以用能量密度的增加来解释:交流电网的普及,可以用电磁定律来解释: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既然人类一直在追求能量密度的增加,为什么能量密度极低的太阳能和风能会成为热门产业呢?这一点可以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来解释。正是因为这个物理效应的存在,人类被迫中止了对能量密度的不懈追求,把目光转向了更加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有人把电比作钞票,希望未来所有的能源形式都先转换成电,就像所有的经济活动全都用钞票来结算一样。但在有些时候,金子要比钞票更好用,也更保值,所以仍然会有人在家里囤一点黄金首饰。 (查看原文)
    FACT 2023-05-22 15:50:06
  • 人类的感情是很难加以评判的,但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一项新技术的好坏应该和它的替代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才更合理。核电站是典型的基荷电站,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替代火电,维持电网的基本负荷,所以核电的各项指标应该和火电来比。在这方面,德国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案例。因为德国国内反核势力太过强大,德国计划到2022年彻底关闭尚在运行的6座核电站,缺口部分暂时只能由煤电代替,其结果就是德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增加3600万吨,大致相当于德国碳排放总量的5%。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煤电还会带来其他类型的空气污染,比如家喻户晓的PM2.5。据世卫组织 (WHO)估计,全世界每年都有大约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导致的各种疾病,而烧煤是空气污染的主因。根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圣芭芭拉分校,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经济学家所做的分析,去核政策产生的空气污染将导致德国每年多死1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美元。 (查看原文)
    FACT 2023-05-22 15:58:41
  • 除了通过改进冷却方式以提高安全性之外,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另一大发展方向就是提高核燃料的利用效率,这就需要建造快中子增殖堆。顾名思义,这种反应堆利用快中子来轰击不易裂变的铀-238,后者吸收一个中子后变成了容易裂变的-239,从而完成了裂变材料的增殖。换句话说,这种反应堆的核燃料会越烧越多,理论上可以把核燃料当中所有的钢系元素 (Actinides,原子序数为89~103的15种化学元素的统称,它们全都是放射性元素) 全都烧光。但因为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损耗,核燃料利用率最终可能只有60%左右,但也要比传统核电站1%的燃料利用率强太多了,完全可以做到“一次装料直至退役”的理想状态。 快中子增殖堆的关键技术尚未成熟,距离实际应用还有距离。但近年来核电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多,促使很多私营企业加入了研发阵营。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比尔·盖茨 (Bill Gates)参与投资的“泰拉能源”(TerraPower)。这家公司发明的行波堆 (Traveling Waves Reactor)本质上就是快中子增殖堆的改进版,由于采用了沸点很高的金属钠作为冷却剂,理论上不需要加压,这就大大简化了核电站的设计,降低了建造成本。这种反应堆还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发电量,非常适合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作为电网的调峰电站。泰拉能源原本计划在中国建造首堆,但因为美国政府的出口限制而转回了美国。 除了节约核燃料,提高铀矿利用率之外,快中子增殖堆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减少了核废料的总量并缩短了核废料的半衰期,而核废料储存的问题正是很多人反对核电站的主要原因。 (查看原文)
    FACT 2023-05-22 16: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