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的书评 (924)

沃兰德 2007-06-03 23:39:35 作家出版社1999版

到何处安身立命——阿城的《棋王》、寻根及其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1984年发表于《上海文学》,一时引得文坛瞩目,人人争睹为快。后来登陆台湾,又教台湾读者和文学界对大陆文学刮目相看,甚至掀起一股“大陆热”(电影版《棋王》亦是在台湾拍成)。 “寻根文学”大兴是在1985年之后,阿城可谓发其先声。《棋王》被誉...  (展开)
浮生若夢 2011-09-25 22:03:29 大地2007版

我心里有一种很古的东西

阿城的小说不多,知名的是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棋王是最有名的一部。读来《棋王》最简,简笔简单故事,用词造句也少刻意。很奇怪读阿城的文字,很容易被感动。故事没有什么波澜,最终也未有曲折离奇的感情纠葛,说的极端点,近似白描。但每每读到有些段落,...  (展开)
chenken 2017-07-04 21:12:23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版

什么是这个时代无用的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一阵子读了阿城的“三王”系列——《棋王、树王、孩子王》。原本初读时并无太多触动,感到还是时代的隔阂太深,总有些历史被缄默不语。未体味过困苦生活之煎熬,又怎能了解各中精神之璀璨?可近日频现404,我竟有点恍惚,不经琢磨起树王总在问的那句话:什么是有用的树?什么...  (展开)
读书敏求 2008-09-12 11:10:38 作家出版社1999版

读阿城《棋王》

读阿城《棋王》 谈阿城的《棋王》,我是要哆嗦的。我很庆幸念高中的时候遇到阿城,自此而后,我读文章的眼光即改换了。可那时不知,果然,好事情是要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发生,才愈加好。 就如阿城这人,《棋王》这小说,亦是在众人尚迷糊时,茁出来。 我确知我是没资格讲这部小...  (展开)
rui吖 2011-11-04 14:28:01 新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1996版

“走进白太阳里去……”

——读阿城《孩子王》 你见过太阳的颜色吗?红色?黄色?还是橙色? 在王福的眼里,太阳是白色的。“早上出的白太阳,父亲在山上走,走进白太阳里去啦。我想,父亲就有了力气。” 那么,你心中的“白太阳”还在吗? 说的少,说的淡,说的轻是阿城的特色,没有气...  (展开)
氧气 2019-04-11 17:59:16 上海三联书店2019版

汪曾祺读《棋王》:这样的小说我写不出来

读了阿城的小说,我觉得,这样的小说我写不出来。我相信,不但是我,很多人都写不出来。这样就很好。这样就增加了一篇新的小说,给小说的这个概念带进了一点新的东西。否则,多写一篇,少写一篇;写,或不写,差不多。 提笔想写一点读了阿城小说之后的感想,煞费踌躇。因为我不...  (展开)
砺剑阁主 2008-06-27 12:22:16 作家出版社1999版

与友人谈阿城及其他

多年前,阿城由作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五种小书,我都看了。 阿城笔下的文字独具风格,淳厚,耐看,文化气息浓郁,可惜终归太少了。 最好的当然是《棋王》,让人痴迷的是细节的描绘的精致,还有白描。《棋王》的好,好在世俗气。形而下的吃欲与形而上的“道”完美结合,至少,给...  (展开)
运茶船 2020-08-30 11:41:35 上海三联书店2019版

藏在阿城笔下的同性情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篇好的小说一定能从非常多角度解读。阿城的《棋王》写于1984年,是一篇被汪曾祺说“我写不出来”的小说、将莫言“彻底征服”的小说。但最让我惊异的是,这么多年了,评论家们都没有关注到《棋王》里的同性暧昧,虽然它确实隐晦之至。 评论家们谈《棋王》里的吃,谈《棋王》里...  (展开)
林愈静 2009-01-22 21:39:48 作家出版社1999版

『胸撅得不能再高』

我又重看了阿城的《棋王》。 我第一次看《棋王》就很震惊,喜欢的不得了,那时方读高一,不知为何,只是觉得这小说写的不做作,意义高深又用词浅显,甚至,我抄写背诵了最后一段 。如今我明白它奇特的原因--他没有像大部分知青作家一样呻吟和控诉,他找到了对付那些苦难生...  (展开)
appleausten 2016-12-06 00:36:57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版

那种人心带来的触动感动,是不变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回国的飞机上一口气看完了啊城的两部中篇《棋王》和《孩子王》,都是电子版,看完当时那种直达心底的触动感真的久久不能散去。二话不说立刻把“三部曲”里剩下的《树王》也下载到kindle。然而左想右想却有总不可名状的不安感,最后还是一鼓作气上网把阿城文集的全套买下了才安...  (展开)
魏小河 2016-05-17 23:40:3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版

再读《棋王 树王 孩子王》

阿城写得太少了。文集出版,也不过七本。好处是,可以反复看。 《棋王》我从前看过,惊艳,那是从文字感觉上,就像在草原上走路,走啊走,突然撞见一棵大树,是真大树,蓬蓬如盖,郁郁有威风。这时候,除了赞叹,心里是有感激的。 这回再读,像新的一样,我记性差,情节忘...  (展开)
Mr. Three 2009-01-13 06:29:11 新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1996版

树王

阿城的树王,意象极为强,简直到了一字一句皆有所指。 叙事上又打个埋伏,到后面才点明树王的真身——人。结构轮廓感很好,进入故事迅速,然后铺垫,然后高潮,没有一处废话。 用树来做比喻,质朴而原始。但关键还是人。肖疙瘩和李立的对立,队长和支书的不同,孩子、妻子...  (展开)
尉迟歌 2011-01-14 13:44:15

《棋王》的浪漫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写都梁《血色浪漫》的书评,题目叫做“所谓男式浪漫”,文中说男式的浪漫不强调氛围,而讲究一种精气神儿。那么《棋王》绝对将“男式浪漫”发挥到了极致。 一.阿城的“文艺理论” “吃”是《棋王》小说中从始至终贯穿的一条重要线索。第一节与棋呆子王一生的...  (展开)
Vitoooo 2018-05-16 22:22:38 大地2007版

《树王》 异常的存在vs所谓的合理

树王,巨树,六爪,是那个封闭世界中三个异常的存在。六指是树王的孩子,树王与巨树紧密相连。 其他人对于这三个异常的存在都有着两重情感。 知青们初遇肖疙瘩时,描写出的他为人的怪异。六爪用小手指挖鼻孔然后弹向众人,大家纷纷厌恶地躲开。试图砍伐巨树的人据传都没有好下...  (展开)
椅桐 2016-08-12 21:06:45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版

王者非王 ——《棋王树王孩子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棋王、树王、孩子王,这三个故事中的主角,虽被封为至高无上的“王”,但实际却是那个特殊年代最普通的小人物。 三个故事中,最喜欢《树王》。 木讷少言的肖疙瘩,很少与人交谈,只知埋头干活出力气。与城里来的知青李立相比,更是没有一点带动力和感染力。 在李立的带领下...  (展开)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9-06-24 12:08:12 上海三联书店2019版

为什么说我们今天仍没有完全读懂阿城?| 文化客厅

今年是《棋王》诞生35周年。6月11日,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理想国、网易声音图书馆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举办“世事如棋”阿城文学之夜。我们邀请了众多嘉宾一起朗诵阿城、分享感受。贾行家认为,直到今天许多中国作家都没能达到阿城当年的文字质感。 在《棋王》出版的35周年之后...  (展开)
小米=qdmimi 2012-01-21 10:35:36 大地2007版

竟无语凝噎

第一次读到《棋王》是在阿芳家里(阿芳是我的哥们,至于他一个一米八十几一百八十斤的壮汉为什么会被称作阿芳,故事长了去了,讲不开),那个怎么看都像碗柜的旧书橱里没几本书,这本虽破,但封面上简单的线条和白猫吸引了我。赶在饭点前一口气读完,感觉到一种未曾有过的饥饿...  (展开)
Mariri 2019-01-17 23:50:52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版

阿城好像让我有点儿明白了,我该怎么活着。

读阿城的文字,我一会儿觉得心里头通透明亮,一会儿又感觉如鲠在喉。震耳欲聋,落地无声,余音绕梁,哀而不伤。 阿城自称写于早期的《棋王》有些不对劲,那是因为他将形而上的存在主义硬拍在了生活里。 《棋王》讲的是这么一件事:人不是动物,人的生活早已离万物(包括人类)...  (展开)
往往有得 2015-07-22 17:08:26 大地2007版

柔不是弱,“道”也不是逃避

三则故事里,回味最深是《树王》,而在通篇《树王》里,最震撼是烧山的描述。 “数万棵大树在火焰中离开大地,升向天空。正以为它们要飞去,却又缓缓飘下来,在空中互相撞击着,断裂开,于是再升起来。升得更高,再飘下来,再升上去,升上去,升上去。山如烫伤一般,发出各种怪...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46 47 后页> (共924条)

订阅棋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