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刚读到第200页,文献综述写的很深刻,挖掘除了刘浦江,刘复生等前辈没有提及的一些材料。作者在学术史撰写方面很有见地,除了这部著作以外,其《谶纬研究论略》写的也是全面客观,详略有致。当然,如果非要说白璧微瑕之处,就我所观200页来看,论述有些平淡,部分地方可以说是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与钱穆等古史辨派反对者的研究述略。不过光凭作者文献综述的功力,以及这个被今古文之争弄得无比模糊的困难课题,给个五星吧。相较来说,某些研究成果犯了许多很低级的错误,比如某学者所言的董仲舒的五德终始说于东汉就覆灭了,我也被这篇文章误导过,恰好该书作者特意批驳了这些荒谬的说法。 美中不足,作者论述中很大部分与顾颉刚修订后的《五德》文有过多重合。
作者看起来并不是纯粹的学界中人,因此起初没有太多期待,只想翻翻内容,看看文献即可。但读完之后觉得这是一本很优秀的博论,小切口,大题目,文献搜集全面,善于借鉴先前研究成果,即使不同意意见也会提出明确的论据而非径直提出新论点。本书只解决了一个问题:自汉代中期以后,汉代的政坛和舆论界逐渐形成了汉德已衰的共识,同时皇室又极力避免这一点,这种德衰被表述为汉家尧后和汉家火德两个概念,在维护汉代合法性和解除合法性的纠结中,王莽的新朝与刘秀的东汉相继问世,最终形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政治局面。书的好处在于将上述两个概念充分厘清,对天文、五行、谶纬等难点努力予以解释,引用的资料也很丰富。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原谅作者那生硬枯燥的行文了。
确切的说 只能认为是一般
三星半吧,为什么参考文献里有质疑《始皇本纪》的书目,用其原文来还那么理所当然呢
我觉得这书写得明白流畅,称得上”一本书搞懂五德理论“。且不说论证和结论是否可靠,这部分我也不懂,至少文献整理辨析有这么好的阅读体验,写作水平是真不错,不知为啥不少评论却觉得这书写得枯燥。
前半部分
受益很多,尤其王莽到东汉这段。
还不错。快二十年前的书了,现在看下来有些地方的行文和论断(如作者认为“汉为尧后”最早见于谶纬,并援引先贤说指出谶纬之兴早于成哀。这是有道理的,但其之后 肯定还是有待商榷的,几处史料的解读也有误(如对“世而后仁”的解释,作者似乎解释为“世代”“先祖”,但本意是“三十年”。见原书p73)脚注也不够规范。但本书属于一部典型的
梳理得較為清晰。
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
问题很多,但仍然是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研究了。
这就是所谓看过了很多文献却依然写不好自己的文章。附录加一星
之前基本没看过这方面的书。机缘翻一过,大致明白了一些学术史和重要命题。有个好笑的事情,这本书的三个序将三个主要观点反复“剧透”,导致还没读到正文就深刻烙入脑海。
学术综述作得很好,偶尔也有比较好的论述,但大段大段地复述史实,显得过于拖沓
吾师力作。
这部书的好处是相关材料搜集得比较全面,很下功夫,对一些细节问题的辨析也很有意义;不足之处则是有些论断下的过于随意了,另外书中大量内容只是对旧史的复述,没有作者原创性的东西,这部分内容占的篇幅过大。
四平八稳之作,创见少了些但也很难有致命的错误,作为了解入门还是很不错的。
学术史回顾部分和附录的《谶纬研究述略》非常好,是自己要加以学习的榜样。 内容上,框架结构严谨,叙述当中有些地方表述略显晦涩,读来兴味平平,有个别地方解释感觉牵强。 总体上说来,是功力深厚,研究扎实的学术著作。
梳理不错,启发不强。
资料详实,用思很深,但似嫌写作匆忙,有些关节处缺少圆润感,总觉论述不圆恰。
> 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
8 有用 雨打竹帘 2016-08-08 11:07:50
刚读到第200页,文献综述写的很深刻,挖掘除了刘浦江,刘复生等前辈没有提及的一些材料。作者在学术史撰写方面很有见地,除了这部著作以外,其《谶纬研究论略》写的也是全面客观,详略有致。当然,如果非要说白璧微瑕之处,就我所观200页来看,论述有些平淡,部分地方可以说是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与钱穆等古史辨派反对者的研究述略。不过光凭作者文献综述的功力,以及这个被今古文之争弄得无比模糊的困难课题,给个五星吧。相较来说,某些研究成果犯了许多很低级的错误,比如某学者所言的董仲舒的五德终始说于东汉就覆灭了,我也被这篇文章误导过,恰好该书作者特意批驳了这些荒谬的说法。 美中不足,作者论述中很大部分与顾颉刚修订后的《五德》文有过多重合。
5 有用 danyboy 2019-08-09 00:30:40
作者看起来并不是纯粹的学界中人,因此起初没有太多期待,只想翻翻内容,看看文献即可。但读完之后觉得这是一本很优秀的博论,小切口,大题目,文献搜集全面,善于借鉴先前研究成果,即使不同意意见也会提出明确的论据而非径直提出新论点。本书只解决了一个问题:自汉代中期以后,汉代的政坛和舆论界逐渐形成了汉德已衰的共识,同时皇室又极力避免这一点,这种德衰被表述为汉家尧后和汉家火德两个概念,在维护汉代合法性和解除合法性的纠结中,王莽的新朝与刘秀的东汉相继问世,最终形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政治局面。书的好处在于将上述两个概念充分厘清,对天文、五行、谶纬等难点努力予以解释,引用的资料也很丰富。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原谅作者那生硬枯燥的行文了。
2 有用 所南心史 2007-08-21 13:00:12
确切的说 只能认为是一般
1 有用 东方暮 2013-01-05 16:42:53
三星半吧,为什么参考文献里有质疑《始皇本纪》的书目,用其原文来还那么理所当然呢
0 有用 小p 2023-12-29 16:35:03 上海
我觉得这书写得明白流畅,称得上”一本书搞懂五德理论“。且不说论证和结论是否可靠,这部分我也不懂,至少文献整理辨析有这么好的阅读体验,写作水平是真不错,不知为啥不少评论却觉得这书写得枯燥。
0 有用 知者樂 2023-03-14 01:11:55 湖南
前半部分
0 有用 南烛 2023-04-28 13:23:45 湖北
受益很多,尤其王莽到东汉这段。
0 有用 二锅头与伏特加 2023-03-21 16:28:01 北京
还不错。快二十年前的书了,现在看下来有些地方的行文和论断(如作者认为“汉为尧后”最早见于谶纬,并援引先贤说指出谶纬之兴早于成哀。这是有道理的,但其之后 肯定还是有待商榷的,几处史料的解读也有误(如对“世而后仁”的解释,作者似乎解释为“世代”“先祖”,但本意是“三十年”。见原书p73)脚注也不够规范。但本书属于一部典型的
0 有用 表無徵 2025-02-23 15:39:43 湖北
梳理得較為清晰。
0 有用 越石赋扶风 2018-03-27 08:28:47
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
0 有用 豆友46369297 2019-02-28 23:25:03
问题很多,但仍然是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研究了。
0 有用 懒五更 2019-03-31 11:22:15
这就是所谓看过了很多文献却依然写不好自己的文章。附录加一星
0 有用 毛狸子 2020-12-11 18:37:51
之前基本没看过这方面的书。机缘翻一过,大致明白了一些学术史和重要命题。有个好笑的事情,这本书的三个序将三个主要观点反复“剧透”,导致还没读到正文就深刻烙入脑海。
0 有用 亦阳秋 2025-02-20 20:05:27 河南
学术综述作得很好,偶尔也有比较好的论述,但大段大段地复述史实,显得过于拖沓
0 有用 張兮兮 2011-11-22 21:16:50
吾师力作。
0 有用 C大调 2020-01-08 21:13:49
这部书的好处是相关材料搜集得比较全面,很下功夫,对一些细节问题的辨析也很有意义;不足之处则是有些论断下的过于随意了,另外书中大量内容只是对旧史的复述,没有作者原创性的东西,这部分内容占的篇幅过大。
0 有用 留攀风 2023-03-30 17:28:34 北京
四平八稳之作,创见少了些但也很难有致命的错误,作为了解入门还是很不错的。
0 有用 多吃青菜少长肉 2018-06-02 19:26:38
学术史回顾部分和附录的《谶纬研究述略》非常好,是自己要加以学习的榜样。 内容上,框架结构严谨,叙述当中有些地方表述略显晦涩,读来兴味平平,有个别地方解释感觉牵强。 总体上说来,是功力深厚,研究扎实的学术著作。
0 有用 三未 2019-04-11 18:51:30
梳理不错,启发不强。
0 有用 今日宜 2021-01-11 10:57:50
资料详实,用思很深,但似嫌写作匆忙,有些关节处缺少圆润感,总觉论述不圆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