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下卷)》的原文摘录

  • 去发现某一对象的善,我必须时时知道,这个对象是怎样的一个东西,从它获得一个概念。去发现它的美,我就不需要这样做。花、自由的素描、无任何意图地相互缠绕着的被人称作簇叶饰的纹线,它们并不意味着什么,并不依据任何一定的概念,但却令人愉快满意。 审美无利害性决定了对审美过程的品味判断必须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必须括除认知和道德关怀(即概念),就像在科学认知领域必须将道德关怀和审美品味放到一边。美来自人们通过有意识地、主动地放弃对物体直接产生的兴趣。美是主观的,审美主体为括除不愉快所做的努力能带来形而上的愉悦,因此审美主体越是难以做到括除兴趣,他在为此所做的努力中获得的快感就越强烈。 (查看原文)
    junior 15赞 2013-05-01 22:25:00
    —— 引自第43页
  • 快适对某个人来说就是使他快乐的东西;美则只是使他喜欢的东西;善是被尊敬的、被赞成的东西,也就是在里面被他认可了一种客观价值的东西。快意对于物理性的动物也适用;美只适用于人类,即适用于动物性的但却有理性的存在物,但这存在物又不单是作为有理性的,而是同时又作为动物性的存在物;但善则是一般地对任何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物都适用的。在所有这三种愉悦方式中惟有对美的鉴赏的愉悦才是一种无利害的自由的愉悦;因为没有任何利害、既没有感官的利害也没有理性的利害来对赞许加以强迫。这三种情况分别与爱好、惠爱、敬重相关联。而惠爱是唯一自由的愉悦。 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 (查看原文)
    [已注销] 3赞 2017-09-04 12:39:10
    —— 引自第1页
  • 这样一类实践规则并不称之为规律,而只能叫作规范:这是因为,意志不仅仅从属于自然概念,而且也从属于自由概念,它的诸原则在与自由概念相关时就叫作规律。 (查看原文)
    王唯凝 2赞 2012-03-08 13:55:17
    —— 引自章节:导言—哲学的划分
  • 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兴趣的愉悦或者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者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这样一种愉悦的对象就叫做美的。 无需概念而普遍地让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如果这形式无须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感知到的话。 无须概念而被认识为一种必然的愉悦之对象的东西,就是美的。 (查看原文)
    神秘力量网友 2赞 2012-11-09 20:11:38
    —— 引自章节:美
  • 就像感官的诸对象作为现象的观念性,是唯一的方式,来解释它的诸形式能先验地被规定的可能性:这样那在制定自然和艺术的美里的合目的性的观念论是唯一的前提,只在这一前提下批判才能够解释一鉴赏判断的可能性,这鉴赏判断要求着对于每个人具有先验的有效性,却没有把那在客体上被表象的合目的性建基于概念之上。 (查看原文)
    RIC 2016-05-28 19:47:29
    —— 引自第194页
  • The understanding is of course in possession a priori of universal laws of nature, without which nature could not be an object of experience at all; but still it requires in addition a certain order of nature in its particular rules, which can only be known to it empirically and which form its point of view are contingent. These rules, without which there would be no progress from the general analogy of a possible experience in general to the particular, it must think as laws (i.e., as necessary), because otherwise they would not constitute an order of nature, even though it does not and never can cognize their necessity. (5: 185) (查看原文)
    Schönfließ 2赞 2022-07-02 07:07:25
  • Now as an end in general is that the concept of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he ground of the possibility of the object itself, thus in order to represent an objective purposiveness in a thing the concept of what sort of thing it is supposed to be must come first. (5:227) (查看原文)
    Schönfließ 2赞 2022-07-02 07:07:25
  • 也许在犹太法典中没有哪个地方比这条诫命更崇高的了:“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等等。只有这条诫命才能解释犹太民族在其教化时期当与其他各民族相比较时对自己的宗教所感到的热忱,或者解释伊斯兰教所引发的那样一种骄傲。 (查看原文)
    清炒苦瓜 1赞 2016-01-04 13:16:54
    —— 引自第115页
  • 我们有一单纯的审美判断力的机能,无概念地对诸形式来下评判,并且在这种单纯评判上发现一种愉快,我们同时使它成为每一个人的例则,这种判断并且不是建基于一个利益兴趣,也不导致这样一利益兴趣。 另一方面我们也有一种知性判断力的机能,对于实践格律的单纯诸形式规定一种先验的愉快,我们使它对每个人成为规律,我们的判断力也不是建基于一个利益兴趣,却仍然导引出这一利益兴趣。 在前一判断里的愉快或不快叫做鉴赏的,后一种是道德情感的。 (查看原文)
    RIC 1赞 2016-05-28 19:27:36
    —— 引自第140页
  • 如果人们把诸艺术的价值按照着它们对人们的心情所提供的修养来评量,并且把人们认识过程里必须集合起来的诸机能的扩张作为评量标准,那么,音乐就将在诸艺术中居最低的位置,因它只是用诸感觉游戏着。 (查看原文)
    RIC 1赞 2016-05-28 19:41:46
    —— 引自第177页
  • 自然的合目的性这一先验概念既非自然概念,亦非自由概念,因为它完全没有加给客体(自然)任何东西,而只是表现了我们在着眼于某种彻底关联着的经验而对自然对象进行反思时所必须采取的唯一方式,因而表现了判断力的一个主观原则(准则):因此当我们在单纯经验性的规律中找到了这样一种系统的统一性,就好像这是一个对我们的意图有利的侥幸的偶然情况时,我们也会高兴,尽管我们必将不得不承认,这事一种我们无法看透与证明的统一性。 Now this transcendental concept of a purposiveness of nature is neither a concept of nature nor of freedom, since it attributes nothing at all to the object, i.e. to nature, but only represents the unique mode in which we must proceed in our reflection upon the objects of nature with a view to getting a thoroughly interconnected whole of experience, and so is a subjective principle, i.e. maxim, of judgement. For this reason, too, just as if it were a lucky chance that favoured us, we rejoice (or are properly speaking relieved of a want) where we meet with such systematic unity under merely... (查看原文)
    Walt 1赞 2016-12-02 09:53:03
    —— 引自第19页
  • We saw that in aesthetic reflective judgments we judge the subjec tive purposiveness that nature displays in the empirical intuition (of something apprehended by the imagination)and that we judge this purposiveness without a determinate concept. Hence in such Judgments Imag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harmonize without the constraint that a determinate concept would introduce and thus are in"free play.” Moreover, since the apprehended form is not compared (matched) with a determinate concept, its purposiveness s not cognized but can only be fel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这里想到Juliet说: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但朱丽叶关心的不是玫瑰,而是罗密欧。在他俩的故事里,名字成了爱的敌人。 哈代在《苔丝》里把美、姓名、爱和道德问题(真)放在一起。苔丝的死仿佛献祭,是谁将她献祭?献祭给谁呢? (查看原文)
    田波男 1赞 2020-10-24 19:17:42
    —— 引自章节:None
  • Indeed, what is agreeable in the liveliest way requires no judgment at all about the character of the object, as we can see in people who aim at nothing but enjoyment (this is the word we use to mark the intensity of the gratification) they like to dispense with all judging (查看原文)
    田波男 2020-11-28 19:08:03
    —— 引自第48页
  • 这个事物是美的、而并不是因为例如说他多次发现别人费的悦判断,就指望别人在这方面赞同他而是他要求)他。如果别人作出不同的判断,他就会责备他们并否认们赏,而他要求于鉴赏的就是他们应当具有这种鉴赏;就此而言不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鉴赏。这种说法将等于说:本不存在任何鉴赏,也就是没有任何可以合法地要求每个人同意美判断。 当然,即使在快适方面我们也发现,在对它的评判中人们之同也可以遇到一致的情况,但在对这种一致的考虑中我们仍可以否认一些人有品味,承认另一些人有品味,虽然不是在官感的意义上,而是在对一般快适的评判能力的意义上。所以一个人如果懂得用快意的事情(以所有的感官来享受的快意)来为他的客人助兴,使得他们皆大欢喜,我们就说他是有品味的。但在这里,这种普遍性只是通过比较得来的;而此时只有大体上的规则(正如所有经验性的规则那样),而不是对于美的鉴赏判断所采取或所要求的普遍性的规则。这是一个与爱社交有关的判断,就爱社交是基于经验性的规则之上而言。在善这方面虽然诸判断也有权要求对每个人都有效;但善只是通过一个概念而被表现为某种普遍偷悦的客体,这是在快适和美那里都没有的情况。 (查看原文)
    xcjidyrsg 1赞 2021-03-05 21:15:38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
  • 因此,对自然界的崇高的愉悦也只是消极的(与此相反,对美的悦是积极的),亦即一种由想像力自身对它自己的自由加以剥 夺的情感,因为这想像力是按照另外的法则而不是按照经验性的 用的法则被合目的性地规定的。它由此而获得了一种扩张和强 ,比它所牺牲掉的强力更大,但这强力的根据却对它自己隐藏 ,它所感到的不是这根据,而是那牺牲和剥夺,同时还有它所服 从的那些原因。当观看高耸入云的山脉,深不可测的深渊和底下 着的激流,阴沉沉、勾起人抑郁沉思的荒野等时,一种近乎恐的惊异,恐惧与神圣的战栗就会攫住观看者,而这在观看者知道自己处于安全中时,都不是真正的害怕,而只是企图凭借想像力使我们自己参与其中,以便感到这同一个能力的强力,并把由此激起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的静养结合起来,这样来战胜我们自己中的自然,因而也战胜我们之外的自然,如果它能对我们的舒适的情感造成影响的话。因为按照联想律的想像力使我们的满意状态依赖于身体上的东西;但就是这同一个想像力按照判断力的图型法的原则(因而就其从属于自由而言),却是理性及其理念的工具,但作为这种工具,它却是在自然影响面前坚持我们的独立性的一种强力,亦即把在自然影响方面是大的东西当作小的来蔑视,因而把绝对的伟大只建立在他(主体)自己的使命之中。审美判断力把自己提升到与理性相适合(但却无须一个确定的理性概念)的这种反思,甚至就是凭借想像力在其最大扩展中对理性(作为理念的能力)的客观上的不相适合性,而仍然把对象表现为主观合目的性 (查看原文)
    xcjidyrsg 1赞 2021-03-05 21:15:3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崇高的分析
  • 经验概念虽然在自然中,亦即一切感官对象的总和中拥有自己的基地,但却并不拥有领地:因为它们虽然合法地被产生出来,但并不是立法者。 (查看原文)
    王唯凝 2012-03-08 15:08:14
    —— 引自章节:导言—一般哲学的领地
  • 但哲学的领地建立于其上且哲学的立法施行于其上的这个基地却永远只是一切可能经验的总和。 (查看原文)
    王唯凝 2012-03-08 15:08:14
    —— 引自章节:导言—一般哲学的领地
  • 理性和知性对于同一个经验的基地拥有两种各不相同的立法,而不允许一方损害另一方。但双方没有一方能够获得有关自己的客体作为自在之物的理论知识。 (查看原文)
    王唯凝 2012-03-08 15:08:14
    —— 引自章节:导言—一般哲学的领地
  • 必须有自然界以之为基础的那个超感官之物与自由概念在实践上所包含的东西相统一的某种根据……仍然使按照一方的原则的思维方式向按照另一方的原则的思维方式的过渡成为可能。 (查看原文)
    王唯凝 2012-03-08 15:08:14
    —— 引自章节:导言—一般哲学的领地
  • 可认识的事物有三种:意见之事【可推测之事】、事实【可知之事】和信念之事【纯为可信之事】。 (查看原文)
    神秘力量网友 2012-11-09 20:15:26
    —— 引自第282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