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国]
索尔·贝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诸曼
出版年: 1986-11
页数: 385
定价: 2.75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
统一书号: 10188-677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诸曼
出版年: 1986-11
页数: 385
定价: 2.75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
统一书号: 10188-677
雨王汉德森的创作者
· · · · · ·
-
索尔·贝娄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索尔贝娄,美国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你到底还是个男子汉。听着! 专心听我说,你这傻瓜蛋!你这瞎了眼的。脚步可以任你乱迈,但归宿却无法更改。因此,现在别软下来,啊,不,老兄,应当加强斗志。这是你惟一的出路--加强斗志。你这势利鬼,假如你压垮了 ,假如你躺倒在自己肥腻的血泊里,失去知觉感觉不到大自然的赐予,这个世界将很快从你身上收回它错施的恩惠。整个世界的心房跳动不息--那颗古老的心房,每桩独特的事物只是它不息的脉搏的一次跳动。最终目标总会显现,虽然不一定呈现在你眼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8页 -
再说吧,我获得的任何益处都是爱的结果,而非其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共97册),
这套丛书还有
《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第一卷)》《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妮亚》《广漠的世界》《裸者与死者》《细雪》
等
。
喜欢读"雨王汉德森"的人也喜欢 · · · · · ·
雨王汉德森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雨王亨德森》:我们究竟要什么
《雨王亨德森》是索尔•贝娄1959年的作品,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唯一一部会拿出来重读”的作品。 有过写作经验的人或许会知道,重读自己的作品其实是一种很微妙的体验。你想读的可能不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管作品怎样,那个写出了这些文字的自己...
(展开)


如果从没读过贝娄的小说,请先看这本儿
首先这是一本儿小说(废话了)。在索尔 贝娄所有为所谓中产阶级或者说为知识分子所写的小说里,这本儿算是比较容易看进去的。翻译没得挑,很不错。 “尽管我们活着需要面对各种危急和苦难,但苦难是...一切事物中最接近于令人顶礼膜拜的东西”。 “对于一切生物来说,世...
(展开)

追寻格朗-图-摩拉尼的真谛
他长着一双阴阳怪气的眼睛,偌大的头颅凹凸不平,头发像波斯羊身上的毛,还有一个大鼻子。这样类似于动物的外貌却是《雨王亨德森》书中的主人公,让人又失望又好笑同时又让人对他产生好奇,为什么作者索尔•贝娄给了他“兽”的形象。 索尔•贝娄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获...
(展开)

读书札记 —美国文学巡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索尔·贝娄《雨王亨德森》 (一)形而上学的饥饿 在图书馆借阅,我平生读的第一本索尔·贝娄小说,校图书馆几乎收完了他大部分著作,这在这么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馆藏书中殊为难得。索尔是一代美国文学巨擘,二战后美国数得着的几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当然得奖不意味... (展开)>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0分 468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96)8.4分 2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8.3分 32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7.9分 14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版画本) (大不了)
- 小蠹书箱·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新版不全) (小米=qdmimi)
- 八十年代(第一辑) (海鹰)
- 到黑夜理书没办法(我囤的美国文学译本) (章乐天)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雨王汉德森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今夜无人入眠 2024-09-13 13:35:02 四川
人们多半不愿意跟一个人碰到的麻烦事儿打交道。麻烦事儿有一股臭味。 足迹是偶然的,但是归宿却别无选择。 每个死者都已经给邮寄走了,那些墓碑就像被死神舔过的邮票。 一个人的肉体是随他的心灵而异的。……人实际上是描绘他自己的美术家。 在体内,我的心带着人类的感情在跳动着,可是在外部,或者说从外表上看,我表现了一辈子所积累的被凌辱而畸形的地方。 是爱才使现实成为现实的。反之亦然。 每隔二十年左右,造化又在... 人们多半不愿意跟一个人碰到的麻烦事儿打交道。麻烦事儿有一股臭味。 足迹是偶然的,但是归宿却别无选择。 每个死者都已经给邮寄走了,那些墓碑就像被死神舔过的邮票。 一个人的肉体是随他的心灵而异的。……人实际上是描绘他自己的美术家。 在体内,我的心带着人类的感情在跳动着,可是在外部,或者说从外表上看,我表现了一辈子所积累的被凌辱而畸形的地方。 是爱才使现实成为现实的。反之亦然。 每隔二十年左右,造化又在年轻姑娘身上转世一次。 (展开)
0 有用 小橙 2016-12-29 13:58:32
野性的呼唤
0 有用 阿米可翡翠 2007-11-15 15:39:53
看过,而已
1 有用 张眼 2012-06-19 22:47:13
我还是跟不上美国人的思维啊,比起这本书,同类题材我还是觉得《刀锋》比较和我胃口啊。
0 有用 laurel 2014-06-21 14:48:20
一个在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人闯入非洲丛林反而受到原始部落居民的爱戴,甚至能够与孤独的国王惺惺相惜结下伟大的友谊,最后挣脱牢笼执意保护小狮子回到现代社会,由此也与现代生活中的不如意之处握手言和。讽刺中饱含温情,发人深省。不是每个人在世不如意之时都有机会重回非洲大陆寻找人生的意义,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一头狮子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