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侯麦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Kian在目黑散步 2007-07-06 13:33:14

    对侯麦电影比较了解的人看起来会比较顺畅~

  • 7 Holadreamer 2015-08-24 13:28:25

    听说有关侯麦的书,但凡中译本都极其晦涩和难懂,是法语太高深,还是写书的人故弄玄虚?亦或是翻译者并非能懂侯麦?别逼我学法语

  • 1 合纥 2012-02-14 21:42:38

    书里对侯麦电影所选的分析切面,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如果剧情片从内容风格做个粗分的话,可以分三类的:分析性的,戏剧性的,诗意的。侯麦的电影则属于第一类的。以爱情作为揭示意义的对象,来分析现代男女对待欲望的社会心理。各个系列的电影展现了各种复杂的可能性。侯麦的成就不是停留在一两部电影,

  • 0 时间之葬 2011-11-20 14:29:31

    和看一部侯麦的片一样的遭罪感受

  • 1 应许 2018-10-17 19:49:44

    侯麦电影的文学性突出表现在自由间接引语般的形式,仰赖话语而非动作,穿过新现实主义电影强调的真实感的肌理抵达抽象思辨的小说厚度。不同于新浪潮的同事们,侯麦有意识地对叙事进行重构,拉开了时空距离感,服务于钟情的心理分析叙事(资产阶级道德观、女性主义……)。喋喋不休的人物对话实则是一种“伪交流”,更像是一场自反表演。 这本论文集抛出的观点很深也很软,法式行文啰嗦太多令人捉不住重点,翻译囫囵吞枣翻得有些勉强。

  • 2 肉肉 2020-01-26 23:55:07

    读过就忘系列 那个侯麦的电影可,可是这本书真的不可,但强迫症又迫使我把它读完了。 任何东西都没有被解决,人物只是被送回给了他自己。 反讽,话语,行为,情节的游戏让观众看到了人物间的矛盾性。 画外音在瞬间赋予了图像某种时间跨度。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物生活中的瞬间,举止态度的瞬间。 电话是一些难于独处的侯麦式人物的标记,电话与其意味着诉说,不如说揭示了离开了身体的在场和他者的眼光就无法诉说,感官的焦躁不安,他们跨越距离相互拜访。 场景,情节,语言的现代性和真实感,人物的距离感。 交流只不过是那些各自追逐着自己本体论层面而追求的存在之间的误会而已。 寻找自我与寻找爱情之间的关系。

  • 1 非虛構 2017-09-25 17:31:49

    由于对话对于人物非常关键,它们本身就成为人物的动作;或是人物的对话已经将动作包含吸收在内了。人的心理机制?其实只不过是对与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最初那些“道德故事”的独白揭示了——由于它们缺少戏剧的含蓄意味,所以也同时掩盖了这一点——一种讲述自己,甚至进而表演自己的倾向。

  • 1 胆小鬼 2021-09-12 17:47:37

    从学期末到新学期初,2个多月才陆陆续续把这本书读完。我是看完侯麦所有电影后,对导演有了解,有一定基础才开始读的,但坦白说,看完书后我对侯麦的认识并没有加深多少。可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吗,又或者是原书风格就是这样,感觉书里的内容太过于专业,深奥了,作者从话语,戏剧元素,人物与神话联系很多很多方面来对电影赏析,还牵扯到很多新浪潮时期的电影,一页纸真的看好久都不一定能懂意思。每一章都像是一篇论文,再加上是翻译,前后逻辑不是很紧密,而且有些词根本不理解,晦涩难懂,看得是一头雾水。总而言之,就是抱着看剧情赏析,电影主旨的期望的会失望。但要是是想从多角度了解侯麦电影风格、语言和人物形象,或许更合适,前提是你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跟得上。

  • 1 发不沾霓 2016-08-16 20:03:44

    1.看得太累太累,以后要尽量远离这类“论文”;2.侯麦:“我是以交响乐的六支变奏曲的形式来构思我的‘道德故事’系列的”;3.“侯麦的人物执著于总结公式和制定定理,他们对爱情进行的思辨之多甚至超过他们对爱情的投入。”;4.“([好姻缘]里的萨比娜)既不是某种历史性的不满立场的代言人,也不是某种理想的化身。她是某种幻想的受害者,当她踏入克拉丽丝的圈子中,她怀抱着赢得某种自由的梦想,却落入了‘陷阱’……”

  • 0 Amushi 2009-02-28 11:12:01

    翻譯比Bonitzer那本好一點 =_=

  • 0 晃贰 2010-01-14 15:55:55

    侯麦让我好焦虑

  • 0 姚绵绵 2011-06-18 00:34:08

    这是论文吗靠

  • 0 岚行 2011-04-16 15:00:32

    作为论著来说,结构有点费解。翻译不坏,但细节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插图图注有误的硬伤太让人失望了。怎么感觉电影馆系列总有点这样那样的毛病……

  • 0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2007-09-30 16:06:10

    2007年2月15日 上海图书馆

  • 0 西四小二 2012-01-31 06:53:26

    不知为何,对于侯麦,我就是喜欢不起来啊。看《六个道德故事》的时候就看不下去——那本书,不是那六部电影。这本也是这种感觉,不过从米歇尔的讲述中,知道侯麦确实挺牛的。

  • 0 帷幕 2007-08-17 23:35:51

    不错的电影分析著作

  • 0 时以星 2007-02-02 11:44:18

    侯麦的电影丰富万象如行云流水,如世界的原貌,又怎能以为借着随便切割理论,就能了解它内在的运作流动,就像如何割裂山河水。20090907

  • 0 王富贵 2011-09-25 08:08:55

    下了不少功夫,“本体论疾病”,好专业的影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