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关于本书的编著体例,有必要在这里作一个交代。全书由正文与附录两大部分组成。正文按科次先后排列,一般包括状元小传、殿试题、殿试卷三大内容,个别科次在三大内容之附录皇帝赏赐、状元谢表、会试题、八股文等相关文献。每个朝代有题无卷的殿设题辑孙成篇,作为正文收录,排列在各朝最后。至如全书的取材与编纂,遵循以下原则。
本书所收“状元殿试卷”泛指状元凭以成为状元的那篇诗人,以宋太祖为分隔点,以前实际上只是省试卷,往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殿试卷。
时代越久远,辑录文献的困难就越大。唐宋文献弥足珍贵,明清获取则相对容易。故取舍尺度,前后容有区别,唐宋稍宽,明清则严。
状元由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产生。殿试作为整个考试链中的一环,与会试(省试)血肉相连。有鉴于此,本书收录了少量状元会试文献,包括八股文,作为附录,意在反映科举考试的概貌。
厉害!真正的文章是策论。
稀见好书,印数仅3000册,对中国古代状元殿试试卷的整理,从唐到清,收录很多。最有价值的是殿试策论部分,皇帝出一道或者几道题,考生需要写一篇长文应答,格式往往就是“问....”,然后“臣闻/臣对....”,而且每个朝代的殿试内容风格不同。唐玄宗开元年间,不仅考策论,还会给出一句诗,让考生以此为话题,写一篇赋,考察文采。后世可能觉得这华而不实,就只考策论,考察考生安邦治国的才能。考生也是引经据典,洋... 稀见好书,印数仅3000册,对中国古代状元殿试试卷的整理,从唐到清,收录很多。最有价值的是殿试策论部分,皇帝出一道或者几道题,考生需要写一篇长文应答,格式往往就是“问....”,然后“臣闻/臣对....”,而且每个朝代的殿试内容风格不同。唐玄宗开元年间,不仅考策论,还会给出一句诗,让考生以此为话题,写一篇赋,考察文采。后世可能觉得这华而不实,就只考策论,考察考生安邦治国的才能。考生也是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一篇很长的策论。而且元朝有左右榜,题目是一样的,但蒙古人、色目人的策论,要通俗简单一些,汉人、南人的回答要复杂一些。这些蒙古和色目读书人的汉化水平也是相当高的,而且没有佶屈聱牙的策论,读起来更简洁清爽。阅读这些,如置身历史现场,很多状元生平事迹已经不可考了,却留下了策论,很珍贵。 (展开)
浏览部分。
> 16人在读
> 14人读过
> 233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chat_shi 2022-02-12 13:10:52
厉害!真正的文章是策论。
3 有用 黄西蒙 2023-01-11 13:14:52 北京
稀见好书,印数仅3000册,对中国古代状元殿试试卷的整理,从唐到清,收录很多。最有价值的是殿试策论部分,皇帝出一道或者几道题,考生需要写一篇长文应答,格式往往就是“问....”,然后“臣闻/臣对....”,而且每个朝代的殿试内容风格不同。唐玄宗开元年间,不仅考策论,还会给出一句诗,让考生以此为话题,写一篇赋,考察文采。后世可能觉得这华而不实,就只考策论,考察考生安邦治国的才能。考生也是引经据典,洋... 稀见好书,印数仅3000册,对中国古代状元殿试试卷的整理,从唐到清,收录很多。最有价值的是殿试策论部分,皇帝出一道或者几道题,考生需要写一篇长文应答,格式往往就是“问....”,然后“臣闻/臣对....”,而且每个朝代的殿试内容风格不同。唐玄宗开元年间,不仅考策论,还会给出一句诗,让考生以此为话题,写一篇赋,考察文采。后世可能觉得这华而不实,就只考策论,考察考生安邦治国的才能。考生也是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一篇很长的策论。而且元朝有左右榜,题目是一样的,但蒙古人、色目人的策论,要通俗简单一些,汉人、南人的回答要复杂一些。这些蒙古和色目读书人的汉化水平也是相当高的,而且没有佶屈聱牙的策论,读起来更简洁清爽。阅读这些,如置身历史现场,很多状元生平事迹已经不可考了,却留下了策论,很珍贵。 (展开)
0 有用 皮卡丘 2020-01-09 06:05:16
浏览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