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rk Buchanan
出版社: Crown
副标题: The Science of History . . . or Why the World Is Simpler Than We Think
出版年: 2001-10-23
页数: 288
定价: USD 24.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609608104
出版社: Crown
副标题: The Science of History . . . or Why the World Is Simpler Than We Think
出版年: 2001-10-23
页数: 288
定价: USD 24.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609608104
豆瓣评分
作者简介 · · · · · ·
马克•布查纳: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非线性力学和混沌理论。
•科学作家,曾为《自然》杂志编辑、《新科学家》杂志特约编辑
原文摘录 · · · · · ·
-
什么选择,但或许能够告诉我们百万人中会出现的规律。同时,数学并不复杂。扎内特和曼卢比亚采用的简单模型仅需要两个特点便能够捕捉城市发展的核心。因为人类搬家、生孩子或者其他类以决定不可预测,他们假设任何地方的人口年变化量为随机值一一这是第一个条件。我们有理由猜测,类组约这样的大城市比得克萨斯州拉伯克这样的小地方拥有更大的人口波动。扎内特和曼卢比亚在模型中考虑了这点,假设这些地方人口的年变変化量与当地人口数成正比。也就是说,人口越多,波动就越强烈 当然,人们倾向于从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向密度低的地方“流”,因为他们寻求更大的空间、更廉价的地产等。这第二种影响倾向于平滑人口分布,减少大城市人口,使其更为平均。但在这个不比沙堆模型复杂多少的城市模型中,扎内特和曼卢比亚发现,平均作用无法抵消人口波动。波动不断增大人口差异,最终不可避免地引发城市发展一一人们聚集成群一一重现城市规模的幂定律。因此,你可以忘却所有的经济因素和地理限制。全世界范围内城市的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你想象的更为简单。 这种简单性影响可以继续扩展,因为人们在某特定城市中的居住分布也存在特定规律。伦敦或柏林的深夜卫星照片展示出极为不同的图景,也就是说,它们的精确细节迴然各异。但是,只要近距离观察,这些照片呈现的却是同类型的分形图案。任何城市当中都散落着更大或更小的人口聚居地,这样的聚居地符合幂定律。因此,没有典型的群落规模,同时人类的聚居拥有一定的自相似性:任何小聚居地旦放大,便和整体十分相似,当中还有更小的聚居地。 因此,尽管市各不相同,它们却存在着深刻的一致性。城市正如处于临界点的二维磁铁分形结构。同时讽刺的(但或许并不令人惊讶)是,现在所知描述任何城市人口规律的方法就是相变理论中的简单模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1章 事与愿违 -
然而,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都基于与时间无关的方程,其中不包含任何形式的历史因素。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历史极其重要,无论是沙堆模型还是其他所有我们见过的模型。如果,临界状态的特点告诉我们影响将如何传播,以及秩序、混沌和变化将如何通过一些相互影响的事物传播,那么,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采用这个有用的观念或许就不完全愚。只要我们不太过于深陷其中,也不试图总结过多教训,1临界状态或许的确会给我们一些暗示,告诉我们人类历史如何上演。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伟大变革不一定具有特殊成因。它们只是临界态系统中可能产生的大
Ubiquity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坦率地讲,这是我见过的翻译得最差的科普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见过的翻译得最差的科普书。翻译错误随处可见,散落在正文和注释中。 把fractal(分形)译成了“不规则碎片形”(p74 等),把 normal distribution (正态分布)译成了“正常分布”(p58 等), 把central limit theorem(中心极限定理)译成了“中央限定定... (展开)
沉心静气,去观察一个个有趣的实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临界》这本书,印数很少,影响也低,没人评论,我是在折价书摊上淘到的,但其实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一个科学家写的,研究各种临界点的产生,包括森林火灾的蔓延、物种的灭绝、地震的分布、股票的崩溃、塞车的原因、战争的爆发等等。 这本书讲出了临界和爆发的规则,是藏在世界... (展开)
全书仅仅讨论的是自组织临界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复杂系统会自组织出现的幂律(power law), 标度不变(scale invariance) 和 自相似(self-similarity)分形(fractal)等规律的确是为我们认识世界带来了思维的巨大变革。本书写的很精彩,旁征博引,拙劣的翻译并没有损害读者汲取本书的思想精髓。其实,本书那么多的故事和短篇... (展开)
翻译一般、想象丰富、偶见精彩的书
这本科普的内容大致勾起了我本科选修《非线性物理》的内容,只不过它举的例子比当年的老师多了一些(尤其是中间和后面几章),并且表达的更具体和更丰富。 作为一本科普书,这本书的前面几章写的一般,开头似乎有点陈词滥调,但至少如果耐心读下去,明白他要讲的实际上是不同...
(展开)

在此书的帮助下,结合分形理解幂分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为什么幂分布(长尾分布)这么常见?此书给出的答案是个体间相互影响的临界状态,就很容易形成规模不定的连锁反应。而这种状态在自然社会中都是很常见的。 以地震为例,板块运动造成大量的岩石都处在挤压状态。一块岩石碎裂后会增大相邻岩石的压...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8.3分 171人读过
-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7.6分 195人读过
-
究竟 (2004年08月30日)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Broadway Books (2002)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开阔视野 (靜)
- 赛博物理社会系统企业----数字化支柱Ⅰ (小毛叔)
- 不确定性与风险管理数字化1----数字化目标 (小毛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Ubiquity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春江水暖 2022-09-12 22:37:50 上海
没必要读完整本书,感觉读一半就可以知道作者想传达的思想了,不要尝试预知未来,没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都有可能改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