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國古典文學研習綱要<中級:上> (L.C.)
-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 (羊的门)
- 诗经学 (sweetii)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我的民国学术Ⅰ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诗三百篇探故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想做小孩子 2013-11-07 15:04:24
朱先生此书,五篇文章,仅几万字篇幅,分量却皆极重,所论尽是诗经上的大问题。结论也都非常重要,发前人所未发,如国风非出于民间,而为统治阶级所作,如大小雅皆西周诗,为大小夏之别称,如古诗经爨异颇多,三家诗及汉注未足深信,如诗言志为吟咏以言志非其自身言志,如古诗之直抒性灵刚健质朴远胜今作,如诗经时代精神乃为尊华攘夷,等等。其考订繁缀,征引广博,释例泛滥,精见纷披,读此可知朴学治学之艰难,又可窥见现代研究... 朱先生此书,五篇文章,仅几万字篇幅,分量却皆极重,所论尽是诗经上的大问题。结论也都非常重要,发前人所未发,如国风非出于民间,而为统治阶级所作,如大小雅皆西周诗,为大小夏之别称,如古诗经爨异颇多,三家诗及汉注未足深信,如诗言志为吟咏以言志非其自身言志,如古诗之直抒性灵刚健质朴远胜今作,如诗经时代精神乃为尊华攘夷,等等。其考订繁缀,征引广博,释例泛滥,精见纷披,读此可知朴学治学之艰难,又可窥见现代研究方法在考据论证旧学中之作用。此书偏重学术,内容略显琐杂。如只浅尝辄止,知其大概结论即可,对诗经感兴趣的朋友,却不妨细细翻看一下。 (展开)
0 有用 冰雪金鹏 2010-01-20 09:55:18
很不错
1 有用 清暉 2012-04-14 21:20:24
很牛啊,尤其是前两篇论文,关于诗三百多是王官卿大夫之作以及大小雅之辨体。大问题点清楚了。
0 有用 绿漪 2013-10-27 21:01:02
看的是上古版。
0 有用 秦桑 2007-12-09 00:35:53
应该是很老的一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