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故事始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一座陰暗的監獄中。賽琳娜‧朵絲因為從事靈媒工作、被控傷害了顧客而入獄,神秘的她到底真是先知還是騙子?翻開故事,讀者將進入一場似假疑真、充滿魔幻色彩的奇異旅程。
瑪格麗特‧拜爾,故事另一位主角,為了改變自己憂鬱封閉的生活而開始監獄探視的慈善工作,兩個孤寂女子的相遇,譜出了這段綿長熾烈的友誼;透過朵絲對降靈經驗的描述,瑪格麗特也開始接觸另一個世界,脆弱敏感的她相信,唯有親身經歷一場降靈過程,才能明瞭靈魂世界的神秘與謊言……
透過引人入勝的交叉敘事幅線,作家的纖纖筆觸將帶領讀者走入兩位女主角的內心世界,體會壓抑時代下蠢蠢欲動的禁忌氛圍……
華麗的邪惡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莎拉‧華特絲
英國現代備受矚目的作家,1966年出生於英國威爾斯,現居南倫敦,曾被《Granta》雜誌選為「二十位當代最好的英語作家」之一(2003),並獲得數項文學獎項,如英國《週日時報》的「年度青年作家獎」(1999)、「年度英語作家獎」、「CWA Historical Dagger 歷史犯罪類小說」獎金、英語文學大獎「柑橘獎」(2002)和「曼布克獎」(2002)入圍初選等等,文學博士出身的她,寫作風格獨特,首部作品《絲絨之戀》(Tipping the Velvet ,1998)背景鎖定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2002年還被英國廣播公司BBC改編為迷你影集,第二本著作即為本書《黑夜之心》(1999),描寫維多利亞時代的降靈術故事,國外書評認為此書「毛骨悚然、令人著魔、筆調纖細、暗藏伏筆」,布克獎得主瑪格麗特‧愛特伍更聲稱閱讀本書的經驗「令人樂在其中...
莎拉‧華特絲
英國現代備受矚目的作家,1966年出生於英國威爾斯,現居南倫敦,曾被《Granta》雜誌選為「二十位當代最好的英語作家」之一(2003),並獲得數項文學獎項,如英國《週日時報》的「年度青年作家獎」(1999)、「年度英語作家獎」、「CWA Historical Dagger 歷史犯罪類小說」獎金、英語文學大獎「柑橘獎」(2002)和「曼布克獎」(2002)入圍初選等等,文學博士出身的她,寫作風格獨特,首部作品《絲絨之戀》(Tipping the Velvet ,1998)背景鎖定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2002年還被英國廣播公司BBC改編為迷你影集,第二本著作即為本書《黑夜之心》(1999),描寫維多利亞時代的降靈術故事,國外書評認為此書「毛骨悚然、令人著魔、筆調纖細、暗藏伏筆」,布克獎得主瑪格麗特‧愛特伍更聲稱閱讀本書的經驗「令人樂在其中」,牛津文學教授同時也是著名作家的A.N.Wilson稱讚華特絲「是十分優秀的作家、讀者會相信她寫出的任何故事」,第三部作品《Fingersmith》(2002)也同樣受到肯定,2005年再次被BBC改編為迷你影集。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你的妹妹,你对她那么紧张。你到底在嫉妒什么,说真的?她到底做了什么令人惊奇与美妙的事?你觉得她进步了——但那到底是什么?去做每个人都会做的事?她只是和世人更加一致罢了。这有很了不起吗?” “女人从小就被教养成和大家一样——这是她们在社会上的功用。只有像我这样的女人才不理会这个制度,让它摇摇欲坠——” 就是一直做同样的事才让我们大家“牢牢绑在地面上”,我们就是为了要挣脱这束缚而生的,如果没有改变就不可能成功。至于男人和女人,那是第一件不需予以理会之事。 “当我们挣脱束缚向上升华时,你觉得我们会以人世的模样这样做吗?只有新来的,困惑的灵魂才会从自身四周试图找寻肉体的形态。当向导来接它们时——它们问:‘你是男的,还是女的?“但向导是不男不女,又或亦男亦女,灵魂也一样。只有当它们了解这点之后,它们才可以往上更进一层。” ”这是一个由爱构成的世界。你觉得这世上中有你妹妹对她丈夫的那种爱而已吗?你觉得这里男人一定要胡须,那里,女士一定穿长礼服吗?我不是说过,在那个灵魂的世界,没有胡须也没有长礼服吗?如果你妹妹的丈夫去世,她会怎么办?她会和另一个男人结婚吗?当她到这一层的灵魂世界时,她会飞向谁呢?因为她一定会飞向某人的,我们都会飞向某人的,我们都会找到和自己一模一样闪闪发光的另一半灵魂。你妹夫现在可能拥有那一半灵魂,那和你妹妹相知相惜、一模一样的灵魂——我希望是这样。但也有可能是她下一任丈夫,或者都不是。有可能是她在这世上最不会想要寻求帮助的人,因为某种虚假的限制而无法接近她的人。“ “萨琳娜,人怎么知道和自己相知相惜的灵魂已近在不远处?” “她会知道的。她难道要先找到空气,才会呼吸?这种爱会被引到她的身边,当它来时,她会知道的。那时,她便会不择手段地要保有这份爱。因为失去它便如同死去一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8页 -
走出女囚监狱,天空似乎也变得清澈了。过去一周,天气一直很清爽。太阳不再照耀女囚的窗棂,但依然悬在天际,这个下午风和日丽。看门人本想到外门的路上给我拦马车,我谢绝了,穿过马路,沿着河堤步行。我听说不远处有一座栈桥,过去监狱的船会从那里载了囚犯,远航去殖民地。我想过去看看。栈桥是木制的,底部有一道上着栅栏的漆黑拱门,通向连接监狱的地下隧道。我在那儿站了会儿,想象那些船的样子,揣测那些被囚禁在船上的女人的所思所想。我一边想着她们:道斯、鲍尔、库克,一边沿着河堤走,只是在一栋房子前停了停脚步。房前有一个男人拉着鱼钩和钓线站在河里钓鱼,他腰间的搭扣上吊着两条小鱼,鱼鳞在阳光下泛着银色,鱼嘴粉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華麗的邪惡"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看电影 8.1
華麗的邪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 条 )


一席用生命幻想的盛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席用生命幻想的盛宴 它,情节紧凑、悬念迭起;它,温柔细致、 含情脉脉;它, 激情重生、 欲言又止;又——阴郁感伤——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感受。 《半身》述说了一个天大的阴谋,一个另人心碎的爱情故事。在这人世间——对于感情——似乎存在两种人:一种单纯、善良... (展开)
她这一生仅仅是几次小小的癫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要承认的是,此书哥特风浓郁,晦暗压抑,初读时的预判在结尾处遭到猝不及防的反转。然而倘若开启上帝视角,一切却又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不谙世事的富家小姐和坑蒙拐骗的灵媒,又怎么能指望两人会发生一段温暖美满的故事呢? 出身上流社会的玛格丽特在亡父好友的建议下开启了... (展开)
虬曲的暗线,书写的迷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灵契》译后记 玛格丽特在参观了米尔班克监狱关押“发作”犯人的黑牢之后,像往常一样去到年轻灵媒塞利娜的囚室。然而,在那里,地上一块凝结的蜡让她大惊失色,她想起不久前在位于大罗素街的通灵人图书馆里所见的——煞有其事的——“幽灵”彼得·奎克的蜡手。然而,在这戒备... (展开)> 更多书评 6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7.6分 2071人读过
-
Virago Press Ltd (2005)8.5分 169人读过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11.1)7.8分 1466人读过
-
Riverhead Trade (08 January, 2002)8.5分 5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Sarah Waters (梦里不知身是客)
- 有的女人可以用希腊那岛屿的名字命名 (来个 C)
- Remember, whose girl you are (Litt)
- 书单|台 翻译 (如峻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華麗的邪惡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enedict_me 2008-02-19 12:22:29
刚买
0 有用 零亂dē鈊メ 2010-01-26 21:28:16
胆小不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