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叙至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失败。卓越的史识,洗练的文字,忠实呈现那一段决定此后中国500年历史的血雨腥风和惊心动魄。认真的治史经典,震撼心灵之作。
明末农民战争史的创作者
· · · · · ·
-
顾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顾诚(1934.11-2003.6),江西南昌人,有国际声誉的当代明清史专家。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生前仅有两部专著面市:《明末农民战争史》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曾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明末农民战争的背景
第一节 明后期政治的腐败
第二节 土地高度集中
第三节 国家财政的破产和赋税的加派
第四节 水利失修和灾荒频仍
第五节 军制的败坏
第六节 裁驿递
第七节 农民大起义的前奏
第二章 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第一节 陕西农民首建义旗
第二节 勤王兵的哗变
第三节 张献忠、李自成参加起义
第四节 起义早期的特点
第三章 起义初期明政府的对策和义军主力转入山西
第一节 杨鹤主抚政策的失败
第二节 起义军在山西的发展
第三节 陕西起义军的坚持斗争
第四节 起义军的诈降和突破黄河天险
第四章 起义中期的千里转战
第一节 向中原进军
第二节 起义军的汉中突围
第三节 起义军的大举入豫和所谓“荥阳大会”
第四节 起义军攻克凤阳
第五节 崇祯八年起义军在陕西的胜利
第六节 明廷的剿抚并用和高迎祥的牺牲
第七节 李自成等部进军四川
第五章 明末农民战争一度转入低潮
第一节 明廷十面张网和增兵增饷
第二节 李自成等部连遭挫折
第三节 张献忠、罗汝才部的“受抚”
第四节 谷城、房县“受抚”的透视
第六章 张献忠、罗汝才重举义旗和杨嗣昌督师的惨败
第一节 剿饷延期和加派练饷
第二节 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再次起义
第三节 杨嗣昌奉命督师
第四节 玛瑙山之役
第五节 张献忠、罗汝才部转战四川
第六节 张献忠、罗汝才部的出川和攻克襄阳
第七章 李自成起义军在河南的大发展
第一节 李自成起义军挺进河南
第二节 李自成起义军攻克洛阳
第三节 李自成起义军首攻开封和项城战役
第四节 李自成、罗汝才联军二攻开封
第五节 襄城之役和三攻开封
第六节 侯恂督师和起义军一败孙传庭
第七节 革、左五营同李自成部义军的联合作战和攻克汝宁
第八节 李自成起义军在河南凯歌行进的原因
第八章 李自成起义军南下湖广和襄阳政权的建立
第一节 李自成等部南下湖广
第二节 起义军的走向统一和“罗、贺事件”
第三节 襄阳政权的建立
第九章 张献忠起义军的进军湖广、江西
第一节 张献忠部的转战豫皖
第二节 张献忠部占领武昌
第三节 张献忠部南下湘赣
第四节 大西政权在湘赣的设施
第十章 孙传庭部的覆灭和李自成西安建国
第一节 吴甡督师之议
第二节 孙传庭的出关和覆灭
第三节 李自成起义军占领西安
第四节 李自成起义军的收取三边
第五节 建国大顺
第六节 大顺军的渡河东征和永昌元年诏书
第七节 宁武之战和势如破竹的进军
第八节 大顺军的南线作战
第十一章 明朝在覆灭前的挣扎
第一节 李建泰奉命督师
第二节 调吴三桂部进关之议
第三节 南迁之议
第四节 没顶之际的几根稻草
第十二章 明王朝的覆亡和山海关之战
第一节 大顺军攻克北京
第二节 大顺政权在北京期间的措施
第三节 山海关战役
第四节 大顺军的放弃北京
第十三章 大顺政权的失败
第一节 明朝官绅的叛乱
第二节 李自成返回西安时的部署
第三节 清军占领山西
第四节 怀庆之役和清军占领西安
第五节 西北地区明降官降将的叛乱和该地区大顺政权的崩溃
第六节 李自成的牺牲和大顺政权的失败
第十四章 大西军在四川
第一节 大西军的入川
第二节 张献忠在四川建国
第三节 官绅地主的叛乱和大西政权的加紧镇压
第四节 张献忠的牺牲及大西政权失败的原因
第十五章 弘光政权的覆亡和南方的阶级斗争形势
第一节 弘光朝廷“借虏平寇”政策的破产
第二节 南方农民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的特点
第三节 南方的佃变
第四节 南方的奴变
附录
说明
(一) 大顺政权地方官员表
(二) 大西政权地方官员表
(三) 山海关战役后三个月内官绅叛乱情况表
· · · · · · (收起)
第一节 明后期政治的腐败
第二节 土地高度集中
第三节 国家财政的破产和赋税的加派
第四节 水利失修和灾荒频仍
第五节 军制的败坏
第六节 裁驿递
第七节 农民大起义的前奏
第二章 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第一节 陕西农民首建义旗
第二节 勤王兵的哗变
第三节 张献忠、李自成参加起义
第四节 起义早期的特点
第三章 起义初期明政府的对策和义军主力转入山西
第一节 杨鹤主抚政策的失败
第二节 起义军在山西的发展
第三节 陕西起义军的坚持斗争
第四节 起义军的诈降和突破黄河天险
第四章 起义中期的千里转战
第一节 向中原进军
第二节 起义军的汉中突围
第三节 起义军的大举入豫和所谓“荥阳大会”
第四节 起义军攻克凤阳
第五节 崇祯八年起义军在陕西的胜利
第六节 明廷的剿抚并用和高迎祥的牺牲
第七节 李自成等部进军四川
第五章 明末农民战争一度转入低潮
第一节 明廷十面张网和增兵增饷
第二节 李自成等部连遭挫折
第三节 张献忠、罗汝才部的“受抚”
第四节 谷城、房县“受抚”的透视
第六章 张献忠、罗汝才重举义旗和杨嗣昌督师的惨败
第一节 剿饷延期和加派练饷
第二节 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再次起义
第三节 杨嗣昌奉命督师
第四节 玛瑙山之役
第五节 张献忠、罗汝才部转战四川
第六节 张献忠、罗汝才部的出川和攻克襄阳
第七章 李自成起义军在河南的大发展
第一节 李自成起义军挺进河南
第二节 李自成起义军攻克洛阳
第三节 李自成起义军首攻开封和项城战役
第四节 李自成、罗汝才联军二攻开封
第五节 襄城之役和三攻开封
第六节 侯恂督师和起义军一败孙传庭
第七节 革、左五营同李自成部义军的联合作战和攻克汝宁
第八节 李自成起义军在河南凯歌行进的原因
第八章 李自成起义军南下湖广和襄阳政权的建立
第一节 李自成等部南下湖广
第二节 起义军的走向统一和“罗、贺事件”
第三节 襄阳政权的建立
第九章 张献忠起义军的进军湖广、江西
第一节 张献忠部的转战豫皖
第二节 张献忠部占领武昌
第三节 张献忠部南下湘赣
第四节 大西政权在湘赣的设施
第十章 孙传庭部的覆灭和李自成西安建国
第一节 吴甡督师之议
第二节 孙传庭的出关和覆灭
第三节 李自成起义军占领西安
第四节 李自成起义军的收取三边
第五节 建国大顺
第六节 大顺军的渡河东征和永昌元年诏书
第七节 宁武之战和势如破竹的进军
第八节 大顺军的南线作战
第十一章 明朝在覆灭前的挣扎
第一节 李建泰奉命督师
第二节 调吴三桂部进关之议
第三节 南迁之议
第四节 没顶之际的几根稻草
第十二章 明王朝的覆亡和山海关之战
第一节 大顺军攻克北京
第二节 大顺政权在北京期间的措施
第三节 山海关战役
第四节 大顺军的放弃北京
第十三章 大顺政权的失败
第一节 明朝官绅的叛乱
第二节 李自成返回西安时的部署
第三节 清军占领山西
第四节 怀庆之役和清军占领西安
第五节 西北地区明降官降将的叛乱和该地区大顺政权的崩溃
第六节 李自成的牺牲和大顺政权的失败
第十四章 大西军在四川
第一节 大西军的入川
第二节 张献忠在四川建国
第三节 官绅地主的叛乱和大西政权的加紧镇压
第四节 张献忠的牺牲及大西政权失败的原因
第十五章 弘光政权的覆亡和南方的阶级斗争形势
第一节 弘光朝廷“借虏平寇”政策的破产
第二节 南方农民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的特点
第三节 南方的佃变
第四节 南方的奴变
附录
说明
(一) 大顺政权地方官员表
(二) 大西政权地方官员表
(三) 山海关战役后三个月内官绅叛乱情况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起义军的大举入豫和所谓“荥阳大会”:历史上并不存在这次规模盛大的“荥阳大会”,理由如次: 首先,从史源学的观点来看,这件“史实”的来历,吴伟业并没有交代清楚。他含糊其辞地说,起义军“部署已定”之后有人偷偷跑出来报告,似乎消息非常可靠。然而,像这样重要的情报,在明末各种官方文书里却没有任何反映。特别是当时任河南巡抚的玄默,后来著有《剿贼图记》;从崇祯七年底到九年春任河南巡按御史的金光宸,把他这段期间的题本编为《两河封事》;当时的兵部尚书张凤翼也把自己任职期间有关军务的题本编为《枢政录》。这三部书都丝毫没有涉及起义军在荥阳举行大会的事。那个“亡自贼中”的人究竟向谁报告,吴伟业没有说,看来很靠不住。 其次,说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在荥阳大会,结束于正月壬子日,“杀牛马祭天誓师”。壬子日是正月初一。据此推算这次大会当在崇祯七年十二月下旬召开。然而,可信的史料却表明,义军来到荥阳是八年正月间的事,攻克荥阳县城在正月初六日。这就排除了七年年底在荥阳召开“十三家七十二营”这样大规模会议的可能性。 第三,吴伟业记载起义军召开“荥阳大会”的背景,是兵科都给事中常自裕上疏请调关宁、天津兵前往河南协剿,奏章由崇祯帝批交所司(即兵部),“议未定”,就被义军所“侦知”,方才有各路首领集会共同商量“逆拒官军”之举。 第四,再看这次“大会”的决议。即“分兵定向”。我们认为,在当时是不可能制定这种计划的。崇祯七年以后,起义军的力量有相当大的发展,但仍然弱于官军,作战的时候总是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谈不上事先确定作战方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纪事略》等书中记载,深受张献忠信任的左丞相汪兆龄,是促使大西政权推行屠戮政策的主要策划者。——这个地主阶级分子利用张献忠的愤激情绪,把大西政权为巩固自身而采取的镇压措施推向了反面,造成大西政权在后期树敌过多,招致最后的惨败,是要负重要责任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顾诚著作系列(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南明史》《隐匿的疆土》《明朝没有沈万三》《李岩质疑》
。
喜欢读"明末农民战争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明末农民战争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明末农民战争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历史的真实应该被铭记和反思
这些年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历史穿越小说作品,以明朝为甚。 经历了近代屈辱历史的我们,总会想象先贤们让四夷臣服、顽强不屈的民族振兴画卷。环顾四周之后,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华夏正统”的明朝于是脱颖而出。况且它还有特别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Slogan: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以及...
(展开)

个人对于本书的一些拙见
在朋友的影响下开始看顾诚先生的明末姊妹篇。已经开始读南明史了,突然想就明末农民战争史进行一些个人读后感的详细阐述。 首先还是要感谢顾诚先生的创作,让我对历史的叙述和阐述有了更新的认识。虽然以前也喜欢了解和讨论历史,但大多是停留在百度百科的层面。快,但不精,而...
(展开)

> 更多书评 49篇
论坛 · · · · · ·
修订版和初版有什么区别 | 来自嘿嘿 | 2 回应 | 2012-12-01 21:05:2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8.2分 942人读过
-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8.1分 381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7.8分 10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兵略通览 (Lightsage)
- 推遍天下>阅读 (脸盲Orn)
- 2012 X (疯清扬)
- 耐得住大寂寞,有定力 (Augentropfen)
- 每周一书非虚构版 (岚大爷本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明末农民战争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9 有用 willpower 2020-06-16 09:30:29
说什么大明风华,不过是权贵在人民的白骨上的惺惺作态
2 有用 我是个坑 2024-08-21 15:50:56 宁夏
看的这版,非常不喜欢新版那个花里胡哨的封面。立场鲜明,考证翔实,文风简明。谁说阶级史观出不了好书。这就是某些人不懂马,立场又不行,又坐不住冷板凳仔细做考证,只能说什么观点陈旧。
10 有用 旧时代抄碑人 2021-09-02 11:39:48
阶级史观也能写出好书。盯着史观打一点意思都没有。
4 有用 席缪 2017-04-18 12:20:38
顾老师是一个有文学情怀的人。很多地方的文字都很感性啊。
62 有用 鸣野谈 2015-06-12 10:16:52
相当好的书,一气呵成,很久没有这样手不释卷地读完史书了。关于立场我觉得无可指摘,在那个饿殍满路、腐败横行的年代,不能指望农民有什么“人道主义”。很遗憾,革命的真实面目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