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一) (37°暖)
- Knowing How (冷艳句)
- 西方文化批評專題【2】 (南池子)
- 2012 XI (疯清扬)
- 暂未归类(图书) (Lump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6# 2022-12-06 18:31:56 四川
牛逼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对逻辑学学生来说就是震感
2 有用 豪杰 2021-06-02 16:06:01
一个长程的解释与辩护。行文有条理,但稍显啰嗦,没能完成以“默会知识”为中心的解释工作,反而陷入了一种站队的姿态,引用只是为了表现出支持,或为批判找机会。我们可以说,作者有一个非常强的信念,通篇没能以说服的方式,而是以姿态压制异见。前三章很好,后面对现象学-解释学传统不熟悉,只谈海和梅的早期思想。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是不可能以默会的逻辑和层级化的方式来论述,而且他跟进一步直接将语言归于身体行为,这是分... 一个长程的解释与辩护。行文有条理,但稍显啰嗦,没能完成以“默会知识”为中心的解释工作,反而陷入了一种站队的姿态,引用只是为了表现出支持,或为批判找机会。我们可以说,作者有一个非常强的信念,通篇没能以说服的方式,而是以姿态压制异见。前三章很好,后面对现象学-解释学传统不熟悉,只谈海和梅的早期思想。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是不可能以默会的逻辑和层级化的方式来论述,而且他跟进一步直接将语言归于身体行为,这是分析哲学不愿意的。信念不能取代怀疑,而是呼唤怀疑,怀疑也显现信念。梅洛庞蒂的缄默、肉身和交织,都能够进一步联系默会知识的机制。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两章是有启发的,但是没有联系得很好。布迪厄译名不同,好像提了一嘴没展开,实际上关系到知识的社会建构问题。唐伊德的技术哲学也有贯通之处。 (展开)
0 有用 。 2023-10-03 18:43:19 上海
谢谢郁老师。
4 有用 爛貓 2017-06-25 03:59:04
义理丰赡,行文清晰,且章节之间联结紧密。没有同样的内容重复出现,显然经过细致打磨。通过本书,郁老师承续冯契先生“转识成智”的哲学道路,并以“默会知识”的角度为冯先生的洞见提供了辩护。本书堪为大陆哲学界的顶尖著作。不足之处在多为引介,离哲学经典尚有距离。
8 有用 海德格尔 2016-02-15 14:27:50
巴别塔经哲小组2016年1月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