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德勒兹的电影论?
绪论:叙事时间与影像时间
第一节 影像时间性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叙事与时间
一、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时间
二、克里斯蒂安·梅茨的电影时间符号
第三节 影像与时间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五节 创新性与研究方法
一、创新性
二、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文本的选择
第七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八节 整体构架与题旨
第一章 德勒兹的运动—影像理论
第一节 影像、身体与知觉
一、影像(image)
二、身体
三、知觉、情感与动作
第二节 绵延
第三节 柏格森关于运动的三个观点
一、运动空间与运动过程
二、任意瞬间与特殊瞬间
三、整体与全体
第四节 运动—影像及其符号分类
一、运动—影像:景框、镜头和蒙太奇
二、运动—影像的符号分类
第二章 运动—影像中的间接时间表现
第一节 经典电影中的四种蒙太奇
一、美国电影中的有机一活力蒙太奇(the organic-active montage)
二、苏联电影中的辩证蒙太奇(the dialectical montage)
三、法国流派中的心灵一计量蒙太奇(the quantitative-psychicmontage)
四、德国表现主义中的精神一紧张化蒙太奇(the inteive-spititual montage)
第二节 经典电影与现代电影的过渡:自然主义电影及其时间呈现
一、超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电影
二、布努艾尔电影中的冲动—影像以及“循环”时间
第三节 运动—影像的危机
一、运动—影像的极致:希区柯克的关系(心智)—影像
二、运动—影像的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影像”
第三章 德勒兹的时间—影像理论
第一节 空间化的时间和真正的时间
第二节 记忆的时间
一、记忆的内在结构
二、记忆:共时与历时
三、两种记忆方式
第三节 当前、过去和未来
一、当前
二、过去
三、未来
第四节 潜在与思维
第四章 时间—影像的符号分类
第一节 潜在影像
第二节 第一种时间—影像符号:回忆—影像
一、回忆—影像与刻意识别
二、回忆—影像与闪回镜头
三、想象与回忆—影像
四、回忆—影像:现实与潜在的呼应关系
第三节 第二种时间—影像符号:梦幻—影像
一、梦幻—影像的特点:时间自由和视点自由
二、梦幻—影像的“超级变形循环”
三、梦幻—影像与歌舞片
四、梦幻—影像:现实与潜在的对应关系
第四节 第三种时间—影像符号:晶体—影像
一、晶体—影像
二、晶体—影像与非时序性时间
三、晶体循环中的三种形式
四、晶体的状态
第五章 时间—影像中的直接时间表现
第一节 直接时间—影像的两个关键词:纯视听情境和不规则运动
一、纯视听情境
二、不规则运动
第二节 直接时间—影像的两种时间符号:过去时面和现在尖点
一、过去时面
二、现在尖点
第三节 尼采的时间哲学与直接时间—影像的第三种时间符号:过去和未来的聚合生成
一、尼采:无须真实的时间和虚构叙事
二、直接时间—影像的第三种时间符号:过去和未来的聚合与生成
第四节 记忆的绵延和虚假的强力
一、直接时间—影像
二、《天命》:一个直接时间—影像的范本
结语 影像与思维
参考影片
参考文献
致谢
· · · · · · (
收起)
2 有用 世界的焚像. 2021-05-03 23:03:51
受益匪浅。绪论部分介绍传统文学/电影理论的时间观,由此与柏格森的“影像”哲学与时间哲学(绵延)进行对照。之后将柏格森的运动哲学(运动空间与运动过程、任意瞬间与特殊瞬间、整体与全体)概念引入电影领域。对于间接时间—影像与直接时间—影像的阐述基本到位,这很大程度也得益于作者列举出的大量电影实例。唯一稍有瑕疵的部分在于对时间—影像符号中晶体—影像这一核心概念的论述稍显生硬模糊。但总体来说不管是作为阅读德... 受益匪浅。绪论部分介绍传统文学/电影理论的时间观,由此与柏格森的“影像”哲学与时间哲学(绵延)进行对照。之后将柏格森的运动哲学(运动空间与运动过程、任意瞬间与特殊瞬间、整体与全体)概念引入电影领域。对于间接时间—影像与直接时间—影像的阐述基本到位,这很大程度也得益于作者列举出的大量电影实例。唯一稍有瑕疵的部分在于对时间—影像符号中晶体—影像这一核心概念的论述稍显生硬模糊。但总体来说不管是作为阅读德勒兹原著时的辅助参考书籍还是作为导读都相当称手。 (展开)
0 有用 lili 2013-06-22 17:47:51
这个还挺好的
0 有用 小田切瓜 2022-03-09 00:25:14
之前在哪看到说运动-影像才是未来,现在看依据德勒兹的体系定义这种说法简直诓人。二战后,思想的废墟化传导到影像创作,感知与运动之间发生断裂,原先有完整叙事、情境的电影,其在逻辑上尚与语言学相通,但很快发生破碎,甚至出现了很多纯视听情境的电影。影像直接成为了思维与精神的“肉身”。这点很有意义,但中国很多创作者还尚未达到这种认识程度。另外,国内译介有时候确实挺坑人的,比如把durée 翻译成绵延,我觉得... 之前在哪看到说运动-影像才是未来,现在看依据德勒兹的体系定义这种说法简直诓人。二战后,思想的废墟化传导到影像创作,感知与运动之间发生断裂,原先有完整叙事、情境的电影,其在逻辑上尚与语言学相通,但很快发生破碎,甚至出现了很多纯视听情境的电影。影像直接成为了思维与精神的“肉身”。这点很有意义,但中国很多创作者还尚未达到这种认识程度。另外,国内译介有时候确实挺坑人的,比如把durée 翻译成绵延,我觉得就直接平白取本义就挺好的,何必绕了个圈子装这个b还更不好理解,了解德勒兹的理论可能读法语原著会更流畅。德勒兹的思想也兼具一定医学效果,基本每读半小时,就可以进入浅睡眠期了,赞。 (展开)
0 有用 蕾奥娜拉 2023-05-17 12:10:20 湖北
挺清晰的
0 有用 大猫 2019-05-19 23:39:49
德勒兹运动影像和时间影像导读 三星 加一星给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