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旧时月色:吴小如早年书评集》是中国现代书评选集。《旧时月色:吴小如早年书评集》包括《读书拊掌录》选、《书廊信步》选、《今昔文存》选、读毕树棠译《贼及其他》、读张爱玲《流言》等内容,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古典文学研究家、教育家吴小如对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古书古言古语 都是真真有学问的人~ 应该好好补一补文言文
翻过。尤其是涉现代文学书评部分。找到一则史料: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这个副刊署名杨振声先生主编,实际是由当时北大西语系的青年教师金隄兄负责。我彼时在北大中文系还没有毕业,但由于沈从文师的厚爱,他也把一个报纸的文学副刊交给我编辑。我同金隄兄以及其它文艺副刊的真正负责人都很熟悉,在稿件方面总是互通有无的。那时有一批为各报副刊做实际工作的人,大抵都是北大的教师(有的是从西南联大北上的),如署名朱光潜... 翻过。尤其是涉现代文学书评部分。找到一则史料: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这个副刊署名杨振声先生主编,实际是由当时北大西语系的青年教师金隄兄负责。我彼时在北大中文系还没有毕业,但由于沈从文师的厚爱,他也把一个报纸的文学副刊交给我编辑。我同金隄兄以及其它文艺副刊的真正负责人都很熟悉,在稿件方面总是互通有无的。那时有一批为各报副刊做实际工作的人,大抵都是北大的教师(有的是从西南联大北上的),如署名朱光潜先生主编的杂志和报纸副刊由常风先生负责,署名杨振声先生主编的《大公报·星期文艺》由袁可嘉先生负责,天津《益世报》的文学副刊由穆旦负责,北平《平明日报》的副刊由萧离负责,而我则于一九四八年编了十个月《华北日报》的“文学副刊”。这些副刊都是由沈从文师在做后盾。 (展开)
一般般,写在解放前,太年轻
笔勤,有见解,有锋芒,欠凝练
闲暇时读一点吴先生的这本书,殊为有趣,可是越看越觉得稚嫩,无甚教益。唯生僻字多认得了几个。
智术师2.0
2023-02-07 16:51:39
柳耆卿 (说得上为什么,我变得很主动。)
2022-03-01 17:20:38
> 6人在读
> 39人读过
> 135人想读
订阅关于旧时月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布列瑟农 2017-01-02 23:43:32
古书古言古语 都是真真有学问的人~ 应该好好补一补文言文
0 有用 袖中 2023-09-01 11:16:21 中国香港
翻过。尤其是涉现代文学书评部分。找到一则史料: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这个副刊署名杨振声先生主编,实际是由当时北大西语系的青年教师金隄兄负责。我彼时在北大中文系还没有毕业,但由于沈从文师的厚爱,他也把一个报纸的文学副刊交给我编辑。我同金隄兄以及其它文艺副刊的真正负责人都很熟悉,在稿件方面总是互通有无的。那时有一批为各报副刊做实际工作的人,大抵都是北大的教师(有的是从西南联大北上的),如署名朱光潜... 翻过。尤其是涉现代文学书评部分。找到一则史料: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这个副刊署名杨振声先生主编,实际是由当时北大西语系的青年教师金隄兄负责。我彼时在北大中文系还没有毕业,但由于沈从文师的厚爱,他也把一个报纸的文学副刊交给我编辑。我同金隄兄以及其它文艺副刊的真正负责人都很熟悉,在稿件方面总是互通有无的。那时有一批为各报副刊做实际工作的人,大抵都是北大的教师(有的是从西南联大北上的),如署名朱光潜先生主编的杂志和报纸副刊由常风先生负责,署名杨振声先生主编的《大公报·星期文艺》由袁可嘉先生负责,天津《益世报》的文学副刊由穆旦负责,北平《平明日报》的副刊由萧离负责,而我则于一九四八年编了十个月《华北日报》的“文学副刊”。这些副刊都是由沈从文师在做后盾。 (展开)
0 有用 粒粒头 2014-09-20 19:37:03
一般般,写在解放前,太年轻
0 有用 雪饮刀 2019-12-17 20:35:58
笔勤,有见解,有锋芒,欠凝练
0 有用 幻想风的木虫 2022-09-28 11:42:56 浙江
闲暇时读一点吴先生的这本书,殊为有趣,可是越看越觉得稚嫩,无甚教益。唯生僻字多认得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