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里诺 短评

热门 最新
  • 29 野次馬 2011-08-09 19:54:44

    其实不管是波多里诺的结尾,奥托的编年史,玫瑰的名字,还是 乌尔里卡的开篇,都是在致力于模糊文本的真实性,但同时让叙事看起来更诚实。它们就像艾柯在文中不留痕迹地转换着叙事人称(“我”—我—波多里诺的变换明目张胆却难以觉察)一样令人迷惑。还有荷马式的比喻,以及开头波多里诺第一次提及独角兽…… 说到底,艾柯才是那个比波多里诺更会说谎的人啊。

  • 32 骋原 2013-08-28 23:29:10

    “你为什么如此睿智?”有人问他。波多里诺回答:“因为我隐藏自己。” “你如何隐藏自己?” 波多里诺伸出一只手,让他看着自己的手掌。“在你的面前看到什么?”他问。“一只手。”对方回答。“你瞧,我把自己隐藏得很好吧。”波多里诺说。

  • 22 🫀Psyche 2016-02-02 16:55:57

    我终于看完了一本被我标注为在读的大书, 而且它还是艾柯的小说,容我去哭两个小时。一开始以为《波多里诺》只是一本十字军东征版的哈克贝芬历险记,后来以为它是一本马可波罗东游记版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今天一口气三个小时读完了这本大书,发现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波多里诺,它只是一个想象替换了现实的奇美故事,艾柯用看似是基督教故事的障眼法讲了一个异教的故事,然而到了最后它跟宗教没有一点儿关系,它就是一个天真的幻想,但是,时间与旅行让它变得真实,太棒了。

  • 17 琴酒 2014-04-22 16:01:57

    仔细想了想为什么喜欢波多里诺,最大的原因大概是这种富丽的文风吧,对充满了paratax的文本和无法对应其所指好像漂浮在空中的名词毫无抵抗力,比喻用得也好,不是雾浓的用刀也割不开,而是雾浓的需要用刀割开。最妙的是,这里还有艾柯笔下,我从未遭遇过得,关于记忆,城市,语言真挚的忧伤,不再那么年轻人机警的聪明,话语变得柔和但也充满光芒。这样解构下的“圣迹”和宗教,虽然不再是符号的真,但却替代了“真”。大概真的是一个老一点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书吧。

  • 5 恶魔的步调 2009-01-24 11:40:35

    书其实是早就买了,以前也没有看过翁公的小说,据说是此公有很多头衔: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博洛尼亚大学教授等等等等。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个严重被高估的典型。虽然一直听说某某某或某某某用一夜时间情不自禁地看完这部小说,但直到最近我才用了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看完这部500多页的小说,这是一部自我中心主义的小说,看到独角兽少女出现的那章我简直以为这是YY小说了。小说多半是伪历史小说,到后半部分收尾的时候终于变成密室推理小说——我觉得可能也是作者唯一花力气的地方,其它时候其实都在侃大山

  • 3 巴斯特德 2010-08-10 11:37:24

    很棒的一本书,尤其是后半本,尤其是后半本里的历险,尤其是历险中讨论上帝的那一章,翁贝托埃科的作品,果然厉害,期待《玫瑰的名字》,可惜只有电子版。。

  • 2 xiner 2008-12-17 17:01:49

    艾柯喜欢用建筑或是食物来描写少女的身体,《玫瑰之名》如是

  • 2 Urbino 2012-09-03 21:23:59

    很一般化的消遣读物

  • 1 Irreversing 2011-03-22 18:12:18

    艾科装逼级数果然远胜他的粉丝张大春...

  • 2 :blobcatangry: 2011-08-10 04:15:36

    这本书读了三年,前两百页读了三遍,这次终于从头到尾看完了。这结局,让我说什么好呢。我还记得第一遍读的时候,看目录看到《波多里诺找到真正的爱情》,就直接先把那一章读了,艾柯是聪明的,描述的爱情也美,我觉得这一章闪闪发光。尽管阅读过程中时不时犯困想要睡,但它读起来依然这样酣畅淋漓,艾柯很可爱,我总发笑。其实我舍不得读完,那么以后再读一遍,我便能重温脊椎酸痛,连绵的困意,以及那些“和你一样”的奇怪物种。

  • 1 苏木 2007-06-18 12:14:28

    正巧刚看完《苦炼》便翻《波多里诺》。这个彼时六十多岁,用数十年之功从西往东跨越几千里寻求梦幻般美好的流浪异人,以故事的迷宫累筑现实/历史的基脚,一场东方奇观,不似水中捞月?我也如倾听说书人讲古,经受累年的痛苦与小小的快乐。泽农是火的化身,寻求真知的符号人物,以艾科仿写历史为己任的波多里诺,是信仰或偏执的临幸人?

  • 1 ppg 2010-02-09 07:29:47

    “所以,你把这个只在我们找不到的时候才能激励我们的杯子留在身边吧。我要走了,如果我能够离开这座城市的话,我会尽早动身,而我会开始撰写关于‘葛拉达’的事迹,我的记述将会是我惟一的力量。我故事当中的骑士将会比我们优越,让读者梦想到纯真,而不是我们的不幸。”这本书是一部浩大的工程,前后呼应,环环相扣。而对真实与虚构的随意,或者说“刻意为之”的随意,让我们偶尔觉得自己常常太过于认真。关于“葛拉达”以及遥远国度的故事真的很动人。

  • 2 2016-11-10 20:14:54

    双线叙事、绿蜂蜜、罗西娜、故事中编撰故事、孤立个体集合体、神秘机关、奇珍异兽、阴谋论、探子的更新换代、朝圣、欺骗与复仇,典型的埃科风格,不用标点的开头深得我心。另一方面,除了“诗人”这样的反差萌人设外,并没有太多有别于他其余小说的出彩之处。信仰让圣物成真。

  • 1 cell 2008-09-14 10:41:30

    这本小说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不喜欢作者用这么自负的语气讲故事,有点拿腔拿调。

  • 1 岚大爷本人。 2011-05-24 00:49:51

    【波多里诺】一开始入的英文版,看了开头实在读不下去于是入了同样微妙的中文版。剧情充满了各种吐槽点、单看男主角在各种历史事情中熟视无睹的穿过就充满了喜感——果然是艾珂这个死老头才能写出的历史幻想剧。这本真是中世纪历史小说爱好者必读的有趣读物呢。据说张大春也是他的饭?

  • 2 棋它 2012-07-24 17:43:36

    如果不是一场脱逃的梦境投下的阴影,什么才是生命?

  • 1 日格洞人 2012-02-10 09:50:19

    起初,波多里诺们试图循着破碎之网的绳结,去追寻初始之源。他们作为同一个幻象的证人而相遇,并试着在召唤梦境的同时召唤起真正的城。然而,作为实体留存的,只能是零碎的线头。唯有那没有实体的,才是真正的城...

  • 1 frodo 2010-11-18 22:09:25

    "那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只可惜不会有人知道" “不要自认为是世上惟一的作家,迟早会再出现一个比波多里诺更会说谎的人,来告诉我们另一段故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