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旅居美国研究《红楼梦》十年的心血结晶,亦是一部学术考据之作。
像张爱玲这样一位作家,用十年时间,对《红楼梦》作如此近乎繁琐的考据,似乎真是“梦魇”一般奇特。
不过,喜爱张氏作品的人都知道,她实在与这部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有太深太深的关系,
她从小就爱读《红楼梦》,以后每隔几年又重读一次,对,红楼梦》真到“熟读”的程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她少年时代就模仿《红楼梦》写过作品,以后她的写作品如《金锁记》等,意境、手法、语言,都得《红楼梦》之真传。
难怪她醉心于《红楼梦》世界的一切,甚至是:“偶偶指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儿,红楼梦》就好了。”
《红楼梦》已经这样融入她的生命和生活之中。
真是要了解张爱玲,不可不了解这一点。
红楼梦魇的创作者
· · · · · ·
-
张爱玲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与胡兰成结婚,1947年离异;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1969年《红楼梦未完》在台湾发表;1973年定居洛杉矶,《初详红楼梦》刊载于台湾杂志;1975年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二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6年《三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7年《红楼梦魇》在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74岁;2003年10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4卷本《张爱玲典藏全集》。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黛玉初出场,批:“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宝玉何尝不注意衣服,如第十九回谈袭人姨妹叹息,袭人说:“想是说他那里配穿红的。”可见常批评人不配穿 ... 通部书不提黛玉衣饰,只有那次赏雪,为了衬托邢岫烟的寒酸,逐个交代每人的外衣 ... 唯一的另一次,(第八回)也是下雪,也是一件大红的外衣,没有镶滚,没有时间性,该不是偶然的。“世外仙姝寂寞林”应当有一种飘渺的感觉,不一定属于什么时代。(12) 写黛玉,就连面貌也几乎纯神情,唯一具体的是“面目含嗔”的“薄面”二字。通身没有一点细节,只是一种姿态,一种声音。(13) 袭人自第三回出场,除了“柔美娇俏”四字评语,我们始终不知道她面长面短。这是因为她一直在宝玉身边,太习惯了,直到第二十六回才有机会从贾芸眼中看出她的状貌。全抄本上没有利用这个机会,也许是起初没想到,也许是踌躇。事实上我们一方面渴想知道袭人是什么样子,看到“细挑身材,容长脸面。”不知道怎么有点失望,因为书到二十六回,读者与她相处已久,脑子里已经有了个印象,尽管模糊,说不出,别人说了却会觉得有点不对劲。其实这八个字已经下笔异常谨慎,写得既淡又普通 ... 作者原意,大概是将袭人与黛玉晴雯一例看待,没有形象的描写,尽量留着空白,使每一个读者联想到自己生命里的女性。(62)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p8 曹雪芹的天才不是像女神雅典娜一樣,從她父王天神修斯的眉宇間跳出來的,一下地就是全副武裝。從改寫的過程上可以看出他的成長,有時候我覺得是天才的橫剖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夢醒之後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张爱玲集(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半生缘》《倾城之恋》《流言》《同学少年都不贱》《郁金香》
等
。
喜欢读"红楼梦魇"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红楼梦魇"的人也喜欢 · · · · · ·
红楼梦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2 条 )
论坛 · · · · · ·
周汝昌评张爱玲评红楼 | 来自哮源 | 2020-03-29 09:03:35 | |
书中似乎指出曹雪芹是完成了红楼梦的?而且后人仍... | 来自发炎 | 1 回应 | 2020-02-25 23:36:31 |
真幸运自己是入迷过红楼多少遍后,才看到了这本书 | 来自probe | 2016-01-07 22:45:39 | |
关于红楼 | 来自狐狸 | 2010-11-14 23:22:18 | |
嗯,跟《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对照着读,还是比较有收获 | 来自巫角 | 2010-03-15 16:22:0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哈尔滨出版社 (2005)8.1分 3055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8.3分 1920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8.2分 1443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8.4分 81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寂寞的人看的寂寞的书 (自在)
- 精装党的收藏 (阿伦特的粉丝)
- 新经典文库·Ⅰ (Danys ┇┇ 蓄须专用)
- 表紙 の 花物語 (秋豆麻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红楼梦魇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几点小土 2007-11-19 18:55:58
记忆超群的女人
15 有用 像面条般地活着 2012-01-26 15:22:30
哎,只看过一遍《红楼梦》的人表示看这书很雾啊!
14 有用 ren 2010-07-10 21:14:01
一篇都读不下去,张爱玲你这个版本控,怎得是曹雪芹的知己了?!
9 有用 艾弗砷 2012-02-24 16:44:21
张爱玲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她的方法不止适用于读解红楼梦
4 有用 暗夜的星辰 2018-11-13 15:35:43
配合2010年版新紅樓夢劇看完,張愛玲視角獨特,一些非常細碎的場景她都能從作者創作的角度進行解讀與推理,不由得讓人驚嘆曹雪芹安排之精妙與細緻,同時也使人感慨作者與作者之間的惺惺相惜。印象深刻的有她對襲人、秦可卿等人的「翻案」與憐愛之心,以及不同版本字裡行間非常微小的不同。張愛玲記憶力超強,在紅樓夢一書上著實下了不少功夫,是真腦殘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