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 短评

热门 最新
  • 63 中野独人 2013-08-08 11:01:27

    已经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不必看了;至今翻书就困的人,也不必看了,刚刚感觉自己有了读书兴趣的人,可以纯当阅读看看,别抱太大希望,不是速成书,也不是方法论,就跟学校让尖子生发表学习心得是一回事。

  • 14 粟阿姨 2020-06-27 10:11:58

    读书是终身学习,出发点是兴趣,目的是求知,而不是功利性的做官求财,或者提升修(逼)养(格),民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指出了方向,百年后的网友却还在讨论“读书无用论”。

  • 11 司徒佩德 2014-07-26 14:57:00

    有些话虽老套,但还是值得一说再说。

  • 11 托马斯杨 2013-01-02 23:29:35

    挺好的一本小册子,在书城看完的,深入浅出,可能更适合中学生群体。朱光潜的那篇文章给人的印象很深刻,推荐。还有胡适、蔡元培与编者的话也很值得一看。每次看到这样的文章都会有一种"错位"的感觉,本来应该是很普通每个人都应该懂一些的道理,怎么就沦落到专门拿出来说的地步了呢?就像不要随地吐痰、乘扶梯都应该靠右站立这样的道理一样。

  • 8 愚公 2018-05-30 22:53:15

    这是一部杂文集,各路神仙都有,闻名的有胡适、蔡元培、朱光潜、王云五、马寅初等等,他们这些学者作家谈如何读书,其实是颇有趣的题目,但是文章做的还是令人失望。或许说,这是一个文人的国度,写这些的人,很多也是说说而已,要把金针度与人,还是困难的。不过,胡适、朱光潜的文章,还是有真实的材料。他们介绍了一些读书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ABC的介绍出来,虽然有些地方也不免夸大,但是总体上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不过大部分人只是介绍了自己过去读书求学的经验,至于说那些经验是自己的,那些经验是可以作为方法的,他们是无意总结的。所以,这本书也就是浏览一下,要学习读书方法,还是要看如何阅读一本书。相比而言,中国学人更多是感性的介绍,而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具体的指引。在这点上,我是觉得中国教育是给天才们准备,而中才以下要读洋书

  • 4 渡边 2016-01-05 15:08:32

    得益一句:读书应当克期。

  • 1 哀骀它 2012-12-17 18:38:49

    装帧不错,几乎没什么内容,即便是大量凑数的文章,要是附上作者简介就好了,后面几篇连出处也没有。买的时候没注意作者是“胡适等”,还心说怎么不记得胡适写过这书,翻开后立即就想起“金庸新著”……P21,第一字典——第一,字典;P27,中国人写信先写国名、省名、县名街名——胡适是怎么从这句话中得出“毫无条理、毫无系统”的?P32,(王云五)“一天能有八小时、十小时的读书时间就够了”——哼哼,等有了小孩,一天有八分钟、十分钟的读书时间就可以偷笑了;P33,我们天天喊着打倒帝国主义,只是因为我们恨他,但中国能不能给他恨呢?(王云五:《怎样读书》)P91,朱光潜:(书)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 2 君乐宝宝贴 2020-03-09 18:37:48

    还不错。感慨的是里面提到的诸多教育弊病时至今日依旧存在…令人感慨。

  • 1 咩咩咩 2017-06-09 20:32:57

    补,大四毕业时左老师赠书

  • 1 张翔武 2012-11-27 13:51:37

    对于《怎样读书》一书,错字难免,掉页就严重了,这是商品的基本质量不合格。该书收录的文章,胡适、朱光潜、丰子恺、林语堂的最有实际用处,说来说去,各人读书,方法不同,对自己有效就好,但最忌讳“贪多嚼不烂”。对于一本专业内的书,要多读几遍,做笔记,写随感,对它的优劣了如指掌,才算完事。

  • 0 抓抓 2014-01-25 21:56:15

    小册子,却给读书者以明确的经验,认真无敌。

  • 0 太白兔 2015-10-09 22:57:39

    ”读书读得熟是要紧的,但还有要紧的事情是要读得懂。“”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都是似是而非之词。青年人最容易接受这种理论。青年人应该清楚自己做人的时代程序。读书的时代在前,救国的时代在后。先尽了读书的责任,才能尽救国的责任。“

  • 2 hedgehog 2017-07-27 14:56:47

    有些写的是狭义上的读书,有些写的是广义上的“读书”

  • 0 天生神力常公子 2014-01-11 21:13:21

    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生看

  • 0 阿__夏 2014-01-26 17:50:40

    在北京三联买来送小朋友的,自己也读了下。时至今日,书中的许多方法或许已经不合时宜,但是读书的精神却是永远不变的。书中讲到的培养读书速度的那一章节是十分有趣的。

  • 2 Annie 2020-12-26 16:22:30

    编校质量差。看到好几个拼写和标点符号错误之后,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这本书基本上是民国大家的演讲稿集合,主要围绕三个话题: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方法)。 BTW林语堂先生演讲好幽默。

  • 1 日日 2020-06-06 17:18:14

    不同人的读书方法集成的一本小册子,薄薄的很好读

  • 0 雷宗扬 2014-11-26 17:00:54

    这本书收录了很多大师级人物对于读书的看法和感悟,每个大师一篇文章,不过这种书的好处在于广,横向比较,不过缺点自然在于相对于浮于表面,没有深入了解到每一种读书方法。

  • 0 Sean S. 2013-07-19 12:43:56

    精而博,克期而读。

  • 1 藏藏藏 2012-11-28 22:37:41

    1. 丰子恺那篇写的最好 2. 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克期"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