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授课的书评 (11)

富娃宝贝07 2014-08-07 12:07:21

初读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许久之后又读到余秋雨的书,上次读他的书是十几年前,在去往大连的绿皮火车上摇晃着读《千年一叹》。还有更许久之前,看到《道士塔》的压抑,颓然放下《文化苦旅》,直到今天也没有再翻起。 因着对春秋战国的走火入魔,这本明显侧重在魏晋前的文化讲座进了我的视野,北大的名...  (展开)
黑白森林 2014-03-22 08:01:22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八卦,八卦

一种好自卑的感觉袭来,这本书里向我展示了太宏大的文化场面,这是一本目前为止,给我最大广度袭击的文化风暴。由余秋雨老师制造。 好久前,也许是十多年前了吧,看过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这在当时是一本畅销书,没能看完,对里面道士塔这篇文章有很深的印象,对余秋雨这...  (展开)
Julie 竹 2018-06-26 22:26:09

体现中华文化的华美与油腻

这本书比较有趣大概就是前两章于北大与台大的闪问吧 (可能是因为鸡汤几句就够了[捂脸]再多就油腻了) 总共47讲的文化篇章,前10讲还读的心有戚戚焉,怀思中华文化的悲壮与格局 但读到最后真是要吐了,每场战争都可以浪漫地说成“改变了全世界文明的走向”“定夺了中华文化⋯...  (展开)
北北酱 2021-05-12 15:23:41

来这躲一躲

最近还看了很多粗粝的文字,感觉读余秋雨真是美的享受,内心获得片刻宁静的同时又变得更加不平静,总觉得自己在躲避什么。老师这本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前重后轻,前详后略,甲骨文的发现那几堂课有一种泣血的沉重与豪迈,瞬间涌起无限的民族自信与民族自豪。文化要存活下来...  (展开)
半调子摄影师 2021-05-05 21:32:03

摘录笔记220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余秋雨 220个笔记 第一课 童年的歌声 神话就是为后世记忆而产生的,它们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审美形态,已经成为我们记忆的基础。但是,神话太缥缈了,缺少物态支撑,因此人类还是要靠历史学、考古学来唤醒文化记忆。 一八九九年的秋天,在北京有一...  (展开)
素年锦时 2020-01-13 09:38:15

北大授课 失之在浅

诚如秋雨老师所言,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反倒是快问快大部分。学生所提问题都是当下问题,回答此类问题确属“艰涩”。但秋雨老师还是敢于直面,酣畅淋漓,不失风骨。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出版后,民间对秋雨老师文革问题是颇有揭发和批判的,对此快问里面秋雨老师斥此类上海...  (展开)
余说 2017-05-23 10:45:49

一本讲述“起始”的书

谁还记得自己生命的“起始”,那“哇呱”坠地,缀着满屋的喜悦,便是一个生命——你我的起点和开始。显然,如今追忆生命的起始变得容易,可以留下照片或拍下视频。而一个民族的“起始”,关乎个人灵魂的“起始”则要难得多了。当我们走过浪漫青春,跨过而立之年,步入不惑之龄...  (展开)
季里连科 2017-02-06 14:57:45

古书值得一读再读

重要意见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有个问题想跟大伙儿讨论:在过去的情人节,你有没有什么难忘的故事?自己的,别人的,难过的,幸福的。全部都可以。200字以内,来重要意见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有个问题想跟大伙儿讨论:在过去的情人节,你有没有什么难忘的故事?自己的,别人...  (展开)
乐游游原 2016-10-17 10:51:32

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梳理了一遍中华文化脉络,  (展开)
davidhao 2016-03-20 20:02:58

中华文化

羡慕是我看此书时的一个重要的感受,北大的课堂是这样的氛围,他们真是太幸福了。余老师从古到今的走了一遍,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也带领学生们进行了讨论。中华文化看起来挺高的一个话题,余老师却通过的自己的研究表达的很是简单,在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方面,余老...  (展开)
蓓拉冬娜不悲伤 2014-08-08 17:53:24

不说别的,宣传挺low

有余秋雨自比孔夫子,称“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 什么话都敢往书腰上忽悠,不光说出了“古有孔夫子,今有余秋雨“,更说出了《问学》可谓是“创制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 -------- 且不说书的内容,光这几句话就令人作呕。 ...  (展开)

订阅北大授课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