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授课的5星书评 (11)

洋仔的过往 2011-07-25 18:05:26 岳麓书社2011版

中国文化没死,你们别把它杀死就好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中国思维的一大弊病,就是喜欢凭着局部印象作情绪化的判断,自始至终缺少理智判断,而理性控制的前提是宏观比较。这本书很好也很可观的总结和阐述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余秋雨真的是一位心存大爱而又十分可爱的文化大...  (展开)
黑白森林 2014-03-22 08:01:22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八卦,八卦

一种好自卑的感觉袭来,这本书里向我展示了太宏大的文化场面,这是一本目前为止,给我最大广度袭击的文化风暴。由余秋雨老师制造。 好久前,也许是十多年前了吧,看过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这在当时是一本畅销书,没能看完,对里面道士塔这篇文章有很深的印象,对余秋雨这...  (展开)
蝶绕指飞 2010-08-27 09:45:06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

秋雨绵延

几乎一个周了,秋雨绵延,与我配合的真默契。 读完《问学》,就像吃了一顿大餐,饱饱的,很过瘾。 从第一次读《文化苦旅》,就爱上了这睿智的笔触。那时候真年轻,内心充满了青涩的崇拜。 而立之年渐近,看待任何事物已经不再那么单一,不再那么盲目,也不再偏执,更加明白...  (展开)
生姜 2009-10-11 10:17:38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

问学---学问的基础

问学---学问的基础 2009-10-11 10:16:07 出版商在书上加了一个很激动人心的广告语:“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应该是为了让人更加愿意买这本书吧。 其实出版商错了,这本书的封...  (展开)
小七月-发财版 2019-03-09 12:28:08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

谢谢余秋雨先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朱光潜先生说:"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在看《问学》之前,中国文化在我脑海中是一片模糊的天空,我并没有真实感受到它的璀璨。所谓的博大精深,光辉闪耀仅停留在概念上。读着这本书,我跟...  (展开)
charles 2011-10-02 11:14:45 岳麓书社2011版

也谈两句我的感想

作者对中华古代文化轻重缓急的划分很合我意,仅凭这一点就很喜欢这部讲稿。 顺着作者的提领,我也跟着说几句。 众多先秦思想家中我最喜欢孔子,尤其是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务实态度,只谈当下谈做人,“不语怪力乱神”,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构建的人伦关系后来成了中华文化...  (展开)
去年烟花特别多 2018-08-25 23:42:13 岳麓书社2011版

中华文化史的启蒙读本

余秋雨是当今文坛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以大师视之,也有人认为其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如今回看,其文章中确实有一些错误的存在,用词也逃不开“文化”“终极”之类的宏大词汇。但在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方面,他无愧于一个启蒙者的身份——至少,启蒙了我。 这本书,其...  (展开)
余说 2017-05-23 10:45:49

一本讲述“起始”的书

谁还记得自己生命的“起始”,那“哇呱”坠地,缀着满屋的喜悦,便是一个生命——你我的起点和开始。显然,如今追忆生命的起始变得容易,可以留下照片或拍下视频。而一个民族的“起始”,关乎个人灵魂的“起始”则要难得多了。当我们走过浪漫青春,跨过而立之年,步入不惑之龄...  (展开)
davidhao 2016-03-20 20:02:58

中华文化

羡慕是我看此书时的一个重要的感受,北大的课堂是这样的氛围,他们真是太幸福了。余老师从古到今的走了一遍,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也带领学生们进行了讨论。中华文化看起来挺高的一个话题,余老师却通过的自己的研究表达的很是简单,在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方面,余老...  (展开)
呼延赤金 2015-11-05 18:52:41 岳麓书社2011版

余秋雨老师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很深呀

历时三年读完了这本书,最终也没有买。其实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三年前在尔雅书店初读,两个多小时没有感觉就过完了;两年前在理工大学图书馆又看到,读到屈原;昨天,还是在尔雅书店看完全书。依稀记着每次阅读此书,都会不知不觉的流泪。有同情、有感动、有激动、有说不...  (展开)
阮在天涯 2009-10-28 10:03:35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

如此问学,令人神往

读着《问学余秋雨》,心情特别激动。   一直以来,我十分向往《论语》中描写的那种学习境界,孔子和弟子们“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我的想象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就是这样走一路,咏一路,一路上进行学习和讨论。   ...  (展开)

订阅北大授课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