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儿汤姆·琼斯史(上下)的书评 (28)

如雨乃可乐 2006-11-29 20:32:31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版

张谷若译注钞一:识敏语警

近来读张谷若先生译的《弃儿汤姆·琼斯史》,其中的译注经常占一页的大部分篇幅。这个译本比萧乾,李丛弼译本多了三十万字,多出来的,译注就占了很大的比重。张先生的译作不多,但以文字古奥见长,所以有些人会抱怨。记得当年我读哈代的《苔丝》(或是《裘德》)读了几十...  (展开)
Siriusg 2019-12-08 13:42:4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以及读此书的一点点个人感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英格兰乡下,一位乡绅奥尔华绥先生在自己的卧室里发现了一名来历不明的婴儿,派出仆人调查后他们得出结论这名婴儿是沃特尔夫人(那时候他还不是沃特尔夫人)与理发师巴特金斯偷情所生。善良的奥尔华绥听了沃特尔夫人的辩解之后决定收养这名弃婴,并且给沃特...  (展开)
南七 2010-03-06 14:26:50 译林出版社2004版

女人你为何不明白,爱情会过期。

有人评价汤姆琼斯说,他是一个最真实的男人。他的风流成性,是因为他能直面自己的感情,顺着自己的天性,他的内心仍然将自己爱的女人作为最后的心理归宿。 如此而言,是不是也可以说,潘金莲,爱玛是最真实的女人呢? 好像在爱情世界里,有两种评判标准,对男人和对女人是两种...  (展开)
麻雀爱读书 2019-03-16 14:18:3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英国文学: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作者简介 亨利·菲尔丁(1707-1754),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和丹尼尔·笛福、塞缪尔·理查逊并称为英国现代小说的三大奠基人。 出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的一个乡绅家庭。13岁就读于伊顿公学,21岁前往荷兰莱顿大学学习。一年半后,因父亲无力资助,回到伦敦谋生,进行戏剧创作...  (展开)
星空的读书日记 2021-06-27 13:03:09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版

十分钟读完菲尔丁《汤姆·琼斯》上篇(18世纪文学-英国文学1)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仅以分毫之差就让人失去幸运,这似乎是命运之神对人类最大的侮辱。 ————菲尔丁《汤姆·琼斯》 今日分享英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菲尔丁的代表作——《汤姆·琼斯》。(其余两位奠基人分别是笛福与理查逊) 剧情简介 1、汤姆琼斯的由来 住在英国西部萨默塞特郡的治安官沃...  (展开)
喜欢白羊的巨蟹 2018-06-30 16:43:04 Wordsworth Editions Ltd1992版

Tom Jones现代标准的中央空调

这是今天看到的一段唯一能使我释怀Tom Jones这个人对于爱情的解读 有求必应不问动机 典型的中央空调加直男癌晚期吧 即使Fielding让他的生活这么曲折坎坷了但是Fielding还是真的很仁慈了给了他这么一个圆满的结局 忠实于对普通生活按其原来面目而进行的现实主义表现很perfect  (展开)
J.T. 2016-06-14 12:08:45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版

半部通俗小说

从我读过的小说来看,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有一个区别,就是严肃文学在小说中严肃地探讨所遭遇的人生麻烦,甚至没有麻烦还要制造麻烦,而通俗文学则通俗地把这些麻烦给解决掉了,解决这些麻烦的方法就是通过巧合甚至神仙打救。 且不说汤姆琼斯,就连其爱人索菲亚,也随时...  (展开)
月之暗面 2014-04-10 16:42:46 W. W. Norton & Company1995版

从句太多,拗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句太多了,有点没必要。作者太爱自夸了,好像他的人生关是毫无瑕疵的。汤姆太花心了,在不知道莫莉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的情况下(你看我已经被这本书搞得说话很拗口了)立刻爱上了索菲亚,并且想用金钱断绝情人关系。作者实在太爱他了,马上给莫莉安排了两个情人,这下好了...  (展开)
橙子🍊🌼 2013-05-16 14:50:51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版

不得不从爱情谈起

琼斯的一生真可谓是永远在沸腾着的开水,冒着泡,散发着热气,把对此感到好奇的人也通常熏得满头蒸汽。其中的起承转合既连贯又毫不冲突,让人感觉是那么的连贯。除了结构和构思极巧以外,人物形象也塑造的极为成功;而每卷伊始都会有一个评论来发表作者的观点的。 结构 ...  (展开)
自来也。 2021-10-25 22:39:2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引人入胜又令人疲惫的爱情长跑,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每读完一本长篇大作,总是因不舍而感到惆怅,但也因终于读完而松了一口气。 而这就是我读完《汤姆琼斯》的感觉。它的故事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但故事往后渐渐有些乏力,汤姆和苏菲亚的爱情进展是主线,但两人在情感上的分分合合,误会又解除误会,让我感到疲惫如看某些美...  (展开)
无花果爱茉莉 2021-09-02 20:13:01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版

絮絮叨叨的《弃儿汤姆·琼斯史》

《弃儿汤姆·琼斯史》,我读的是张谷若译的版本,真叫好老先生语言的本领和认知的宽度! 对于故事情节,耐着性子,本着坚持的态度,读到418页的时候,我不禁大笑起来。这就是琼瑶剧嘛,表达爱情的剧情和语言风格怎么如此类似,好像那个琼瑶阿姨的《水云间》,耳边还能听到马景...  (展开)
子木 2020-05-01 00:33:5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菲尔丁,欧洲文学的集大成者

后人称菲尔丁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人,的确有道理。但我更注意到的是菲尔丁作为一个欧洲文学的集大成者的身份。在这部小说中,在行文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前辈的原句以及典故,更重要的是融合了从古希腊神话以来的文学性作品所表现的各种母题,在母题的集合之下有所创造。如...  (展开)
张岱鄂 2017-07-06 12:02:00 Wordsworth Editions Ltd1992版

The Healthiest Novel in English Literature

书评标题是毛姆老爷子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我也是看了老爷子在Books and You里的推荐才看的。不过要先说下缺点:书太厚,(本来可以写得薄很多),穿插了许多作者自己对文学、文学批评等的见解、讽刺,在故事中间又有不少议论,很多情节过于巧合,因此显得设计的意图太明显,另外...  (展开)
南瓜糕 2023-04-23 01:06:03 Oxford Paperbacks2008版

漂亮的喜剧

汤姆不是个完美型的主角,事实上,除了作者明显偏爱以至塑造成极度完美的女主角索菲亚,这个故事里基本都是缺点鲜明的人。但这样反倒显得真实可亲。当然,说真实并不是写实。故事的基调是喜剧,所以自然难免带有夸张描绘。比如索菲亚父亲作为乡绅的角色,后期出场每每咆哮,自...  (展开)
雁字回时 2022-03-04 16:40:0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承前启后的18世纪英国小说家

菲尔丁在《汤姆·琼斯》里相机式的记录了18世纪英国乡绅生活的真实画卷,因此被成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人。文人都有叛逆精神,菲尔丁以私生子为主题,并把这个法律和道德上定义为败坏的产物塑造的高尚、真诚,反而对传统乡绅贵族的势利贪婪嗤之以鼻,难怪这本小说一度被打...  (展开)
齐树 2022-02-17 23:31:3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说教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琼斯》是一部十分明显的道德说教小说,虽然也有成长的因素在,但是道德劝诫的部分要明显多于主人公的成长描述。无论是夹叙夹议的叙述者本人,还是几乎全知全能的人间上帝奥尔华绥先生,都陈述了大段的道德规训。我个人认为主人公琼斯并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从出场直到...  (展开)
雪婴 2021-11-14 12:15:1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智慧深邃而不悲观的讽刺大师菲尔丁

小说的前三分之一最精彩,写日常生活。后面就滑入了对史诗的模仿深渊,异常不自然,也很无聊。几次酒店客栈老板娘的对话,使人想起《唐吉诃德》的酒店奇遇。 说一说这本小说最出彩的地方。第一,语言的讽刺艺术。第二,叙述者人格化非常成功。真要说,全书中最精彩的“人物”乃...  (展开)
绒绒 2021-07-23 10:44:21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版

回到过去

与很多古典名著一样,它的意义在于开创性。在戏剧作为主流的时代中,菲尔丁“开创了现实主义小说”,成为了“英国小说之父”。翻译一下其实就是,当时没多少人写描写现实社会,特别是底层民众。甚至没有多少人写小说。事实上,在17、18世纪,小说作为一种二三流的文体,通常是...  (展开)
敖登格日勒 2021-03-19 13:32:3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碎碎念

记得看《贝奥武甫》的时候,应该是冯象先生的译本里写了,西方的文学传统中,一般都是叔侄相争,而甥舅和睦。比如贝奥武甫和赫依拉,西蒙和费特拉,因古日耳曼贵族的传统就是男孩儿长到7岁左右要送到舅舅那里抚养。不知菲尔丁在这样处理汤姆和奥尔华绥先生的关系时有没有这个意...  (展开)
lazy gaga 2020-10-12 01:02:4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琼斯=杨过的颜值+张无忌的人品

本科英国文学史上读到过简介,十几年过去了才来拔草。记得以前有个文学家说过看一部小说是否伟大,就看其塑造的场景和人物是否丰富和丰满,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据说是英国小说的开山之作呢,谈谈男主角琼斯吧,他长得非常好,颜值应该和杨过差不多了,总...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8条)

订阅弃儿汤姆·琼斯史(上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