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陶宗仪编著的《南村辍耕录》是部笔记,“凡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天理人事 ,有关于风化者,皆采而录之”。这些史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尤其是上海地区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有关黄道婆的生平及她为发展松江棉纺织业所做的贡献,《松江谣》、《不平诗》、《奉使来谣》等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民间歌谣,极为珍贵。特别是书中大量的戏曲史料,到目前为止,是我们研究金代院本的唯一史料。《南村辍耕录》是陶宗仪为我们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氏族》条,列“色目”31种,提供了元代西北氏族、部落、种族等基本情况。该条内将回回与畏吾儿并列,对区分这两个民族提供了历史佐证。《嘲回回》条云“其婚礼绝与中国殊”,记叙了元代回回人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回回石头》条列出了来自回回地区并为回回人所经营的五种玉石名称、价格及用途,说明了回回人在经营玉器行业中的地位。《...
陶宗仪编著的《南村辍耕录》是部笔记,“凡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天理人事 ,有关于风化者,皆采而录之”。这些史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尤其是上海地区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有关黄道婆的生平及她为发展松江棉纺织业所做的贡献,《松江谣》、《不平诗》、《奉使来谣》等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民间歌谣,极为珍贵。特别是书中大量的戏曲史料,到目前为止,是我们研究金代院本的唯一史料。《南村辍耕录》是陶宗仪为我们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氏族》条,列“色目”31种,提供了元代西北氏族、部落、种族等基本情况。该条内将回回与畏吾儿并列,对区分这两个民族提供了历史佐证。《嘲回回》条云“其婚礼绝与中国殊”,记叙了元代回回人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回回石头》条列出了来自回回地区并为回回人所经营的五种玉石名称、价格及用途,说明了回回人在经营玉器行业中的地位。《西域奇术》条记述当时回回医官可作人的脑部手术。《火石刺把都》条记述回回地所产药物可治100多种疾病。
《南村辍耕录》是一本笔记小说。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回回田地有年七八十歲老人.自願舍身濟衆者.絕不飲食.惟澡身啖蜜.經月.便溺皆蜜.既死.國人殓以石棺.仍滿用蜜浸.镌志歲月于棺蓋.瘗之.俟百年啓封.則蜜劑也。凡人損折肢體.食匕許.立愈.雖彼中亦不多得。俗日蜜人,番言木乃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2页 -
贵由赤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名曰放走,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故监临之官,齐其名数而约之以绳,使无先后参差之争,然后去绳放行。在 大都 ,则自 河西务 起程;若 上都 ,则自 泥河儿 起程。越三时,走一百八十里,直抵御前,俯伏呼万岁。先至者赐银一饼,馀者赐段匹有差.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南村辍耕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四朝闻见录•随隐漫录 7.0
-
- 癸辛杂识 8.5
-
- 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 6.6
-
- 青箱杂记•春渚纪闻 7.5
-
- 春明退朝录 7.2
-
- 桯史 默记 7.8
-
- 山居新语 至正直记 7.0
-
- 投辖录 玉照新志 7.4
-
- 归田琐记 6.8
南村辍耕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notes for myself

上古版最新整理本与《南村辍耕录》的版本问题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华书局 (2004)8.7分 200人读过
-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7.9分 47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8.2分 19人读过
-
齐鲁书社 (2007)暂无评分 2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枉做中国人。 (苫蔌)
- 工艺古籍 待收 (四月啊)
-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骆以东)
-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 (Legac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南村辍耕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非虛構 2024-04-28 21:05:12 北京
元朝初年,許衡被徵召去做官,順路看望劉因。 “一召便去,你是不是太快了一點?”劉因這樣問許衡。 “如果不去,我的‘道’怎麼能夠實現呢?”許衡這樣回答。 沒過幾年,劉因也被徵召去做了官,但沒多久便辭職了;接著朝廷又來徵聘他,他仍以病堅辭。 “你為什麼一定要辭官不做呢?”有人這樣問劉因。 “如果不辭,我的‘道’不是太廉價了麼。”劉因這樣回答。許衡和劉因都強調一個“道”字,他倆一個出生於金衛紹王大安元年... 元朝初年,許衡被徵召去做官,順路看望劉因。 “一召便去,你是不是太快了一點?”劉因這樣問許衡。 “如果不去,我的‘道’怎麼能夠實現呢?”許衡這樣回答。 沒過幾年,劉因也被徵召去做了官,但沒多久便辭職了;接著朝廷又來徵聘他,他仍以病堅辭。 “你為什麼一定要辭官不做呢?”有人這樣問劉因。 “如果不辭,我的‘道’不是太廉價了麼。”劉因這樣回答。許衡和劉因都強調一個“道”字,他倆一個出生於金衛紹王大安元年,一個出生在蒙古滅金以後,都沒有做過宋朝的臣民。許衡深研程朱理學,慨然以道為已任。元世祖徵聘他去當國子祭酒,後又拜中書左丞,成了國之重臣,“見帝多奏陳”,算是“能行其道”的了。劉因也講朱子之學,卻更重視個人操行,安排的官職也小些,可能有點“吾道不行”的意思,於是急流勇退,走了“退則山林”這另一條路。 (展开)
2 有用 周明河 2016-04-13 21:53:21
买错了,应该买这一版的,这一版是简体横排有标点的,不像中华书局那版,正相反,看起来好累。从序言上看,书完成于1366年之前,看来应该不涉及明初的事情。
0 有用 神策中尉鸭 2024-09-21 18:59:33 北京
怎么有人不爱笔记体啊!
0 有用 azure 2021-10-16 14:30:14
红红白白好花枝,尽被山僧折取归。
2 有用 知更鸟 2012-12-14 16:41:20
极其好看的笔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