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全三册)的书评 (7)

元勰 2016-04-23 13:21:25

读春秋,所以知大义

关羽读春秋,看到了大义;曹操读春秋,读出了奸诈。春秋就像是一面镜子,你是什么。照出的就是什么。 以前春秋和论语是并列的,一直到三国以后春秋才渐渐比论语地位差了很多了。而且,春秋本身也有三传之争,这样也就将春秋的地位进一步拉下来了。比如《谷梁传》和《公羊传》的...  (展开)
往矣 2021-04-13 06:26:03

春秋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平王东迁,郑庄公公然挑战周王室权威。 第二阶段:尊王攘夷,也就是齐桓晋文之事。毕竟周王室衰落了,得有人站出来维护国际秩序。 第三阶段:晋楚争霸,从晋文公开始,晋国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华夏诸侯的老大哥,楚国则是主要挑战者,可以说,大半个春秋史都是晋、楚在争霸...  (展开)
狗头金 2023-05-12 10:10:23

《左传》之位与抑郁症

《左传》从隐公讲到哀公,二百五十多年的春秋史,“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这台大戏唱下来,看懂了,说的其实就只是一个“位”字而已。 说“位”从“礼”开始。古人太爱这个字,它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儒家人间道的根本。昭公二十五年,赵简子问礼,子大叔答: “礼,上下之...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3-08 10:19:44

【转】张高评:《春秋》属辞比事与 《左传》文章义法

内容摘要:清章学诚称:“史之大原,本乎 《春秋》;《春秋》之义,昭乎笔削。” 《春秋》推见至隐,比事与属辞作为诠释解读之法门,本初,即 《春秋》书法、史家笔法。再变,而为叙事传统、古文义法。三变,则为修辞章法、文学语言。本文从六个面向,进行论证:一,孔子之立义...  (展开)
白胡子 2024-05-07 22:06:04

五下

五下 1485,据《史记·楚世家》,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六曰季连。季连为芈姓,楚其后也。是昆吾为楚远祖之兄,故曰“皇祖伯父”。哀十七年《传》云卫侯梦见人登昆吾之观,是昆吾本在卫。《国语·郑语》“昆吾为夏伯矣”,韦昭(音招)《注》:“其后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  (展开)
杨慢慢 2023-10-04 09:51:29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 2.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 3.晋新得诸侯,必亲其共。不速行,将无及也。 4.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  (展开)

订阅左传(全三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