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人工科学的创作者
· · · · · ·
-
司马贺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让我们观察一只蚂蚁,它在风浪侵蚀成的海滩上费力地前进。它向前走几步,突然向右转去,为了爬一座陡峭的小丘省些力。又绕过一块卵石,停下来与一位同伴交换信息。就这样,它绕来弯去、走走停停地回到了家。为了不将这只蚂蚁的目的拟人化,我将它的路线画在一张纸上。这是一个带角的不规则线段的序列——不能说是随机游荡,因为蚂蚁有着潜在的方向感,有着奔向一个目标的感觉。 我将这幅未起名的图给一位朋友看。这是谁的路径呢?或许是一位高明的滑雪运动员,沿一个障碍重重的陡峻山坡下滑。或者是一只帆船,在遍布着岛屿与浅滩的海峡里迎风而上。或许,这是在一条更抽象的空间里的路径:一名学生求证一个几何定理时走过的搜索路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页 -
一只蚂蚁,若视作行为系统,是很简单的。它的行为随时间而表现出的表观复杂性,主要是它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的反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工科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工科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人工科学:西蒙抽象模型合集
问你一个问题:果冻是什么形状的?你的头脑是不是浮现出超市常见的小桶、饼状、星星等形状果冻形状?但实际上,这是果冻的真实形态吗?如果将包装盒去掉,它依然是果冻吗? 再问你一个问题:乔布斯是怎样一个人?你的头脑是不是浮现一个在发布会穿着黑色长袖衣服拿着苹果手机的...
(展开)

(二)人脑与学习:AI构建的基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文章】 本文为《人工智能科学》读书笔记第二篇。 关于本书的介绍、作者介绍,以及阅读方法,还请移步系列文章首篇: AI从何而来(一) 在第二部分,作者从逻辑上,抽象了人脑所拥有的两个层面能力,从而推演这些能力可被AI复制的可能性: 首先,作者从4个方面,抽象了由1... (展开)
也许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书
上一本是月亮和六便士。书看到泛黄。这一本是人工科学。买的时候是为了看关于复杂性话题的书,结果看完第一章发现应该改换阅读方式,才能真正体会作者要传达的意思。很多段落读到几遍,才搞明白是什么意思。即便是这样,再读,还是会发现新的启发。 这本书不适合消遣的阅读,但...
(展开)

大师对于人工智能所做出的思考,过去的30多年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西蒙学习法,没错,这个西蒙就是本书的作者赫伯特·A.西蒙。他是一位天然的学习者,他的成就更是遍布于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那么在计算机领域呢?西蒙更是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奠定了后来人工智能发展的理论基础。说到他的这...
(展开)

(一)综论:人工智能的可行性与经济学分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文章】 这个系列的文章为《人工智能科学》的读书笔记。本书为煌煌巨著,其论述的核心发问点,在当下看,是一个回归常识的提问:人工智能有可行性吗? 全书通过哲学与逻辑学的方法,贯穿经济学、教育学、工程学、脑科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进行论述。 【关于作者】 Herbe... (展开)>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7.7分 30人读过
-
The MIT Press (1996)9.5分 58人读过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8.9分 481人读过
-
解放军出版社 (1988)8.9分 2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科学或跟科学有关 (陆压)
- 剪枝者方法论 (窦某)
- Coursera Interaction Design Reading (Finsurdity)
- UCD读书计划 (momo)
- 赛博物理社会系统企业----数字化支柱Ⅰ (小毛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工科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背叛者 2019-01-19 18:35:42
自己看得稀里糊涂的。
1 有用 孙泽龙 2022-03-16 15:33:24
世界的冗余
0 有用 无明 2024-08-19 00:10:11 上海
能理解的是西蒙在说设计(搜寻解决方案)本身也是有成本的,以此构造,很粗糙,但是创见。另西蒙真的看了好多前沿,行为经济学,社会生物学,信号学等等。
1 有用 小练 2017-08-15 09:38:28
里面对设计的理解,逻辑性的描述,至今魅力不减
0 有用 哈哈酱 2019-02-14 23:45:06
表示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