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短评

热门 最新
  • 455 Laisky 2014-10-18 12:33:38

    一本讲述批判性思维的书,作为一个已经自我训练多年的人读起来感觉很无聊。而且将全部的思维重点放到对问题进行逐字分析本身就是个值得怀疑的行为。语言不过是载体而已,一半的精力批判性分析,另一半的精力应该用来进行语境和情感的感受

  • 232 豆友1484677 2013-04-14 19:58:02

    书本身有点枯燥,目录基本就点完了全书70%的内容。看完全书,虽然技巧也重要,但说白了就是“认真(或者说是“较真”)”2字。多问一句“真是吗?”很多东西就完全不一样了。

  • 170 然犀 2013-08-14 21:08:28

    五星级的入门书,不过如果去认真啃一本逻辑学教材,会发现这书只是些皮毛

  • 163 许先 2013-10-04 08:55:55

    五颗星还用说吗?准备结合《思考的艺术》 《专注力》 和《批判性思维》这三本书再看几遍。

  • 84 伊娃 2016-01-18 21:26:10

    这本书的一些观点,我似曾相识,好像在一本名叫《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看到过。这些年,看过的书不计其数,这本书翻来已经没有当初的惊艳之感,还有一种教授如何做研究生英语试卷的错觉,一定是我读的书太多了……

  • 59 小王子 2015-07-18 15:30:10

    撕逼利器。

  • 44 Charlie 2015-12-11 22:22:12

    批判性思维的必读书籍。里面不少内容在以前读过心理学书籍中都有提及。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使用这本书的方法来检验一下,发现90%以上的信息都是垃圾。 所以要获取优质信息的核心还是要找到可靠的信息源。

  • 50 Vince 2015-04-01 13:42:51

    我以为是提高情商教大家如何委婉而又切中肯綮的提出问题。结果基本上是为了挑战一段论述的逻辑推理而如何挑刺…这么说严重了。从逻辑的角度,在有限的时间和段落里,极其严密的完成论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立场不同也有动机欺骗。数据,描述方法,循环论证,类比论证,以偏概全,逻辑跳跃等等招数。也是翻翻就好。

  • 62 Crimson 2016-03-17 09:40:44

    没看完但是,从哪找的翻译!连英语句式都没转成中文句式,及其拗口,阅读乐趣下降80%

  • 35 pansin 2014-11-10 13:40:17

    说点关于教育的题外话,学校教育教了很多知识,却很少系统的教三项基本能力(观察,思考,表达)的方法。原因可能是纯理论的方法没有实践,没有阅历,方法论枯燥难懂,有关方面希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和实践这些方法。回到这本书,这本书是关于通过阅读观察和通过写作表达中需要注意的关于论点、论据、论证识别以及思考常见逻辑陷阱的方法论。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样,适合中学高年级和大学生来读,当然,对一些观察和表达缺少系统化训练,需要提高阅读、思考、写作能力的同学而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8 伊卡洛斯 2013-11-01 09:47:09

    评估,而非维护;过程,而非结论;朝着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方向前进。

  • 25 耿春咪 2015-09-07 22:25:22

    思维也是可以被训练的,被洗脑了那么些年,想掌握批判性思维,或许不只是要做到想问,懂得怎么问,还要敢问。

  • 18 Miya飞出潜水钟 2013-04-24 17:36:31

    看完了再写GRE的argument肯定不会是3.5水平了吧~

  • 25 海绵 2015-04-19 18:45:34

    实用主义版本的批判性思维。所有的理论,都要放到不同的案例中来讲,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就是真空中的理论,单纯的做文字侦探而已。喜欢这本书帮人提高警惕性的方面。但另一方面,一关系到实际生活的种种,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本书教授的方法未免理工生思维太重。理性人真的好吗?理性人的概念起源于经济学,各种假设为理论筑起一道玻璃屏障,让理论看上去无懈可击。经济学就是从此刻起,处在一个真空的世界,与世隔绝。人文(社会)学科这几十年真的有在进步吗?一味的扼杀直觉,强调理性。让我感觉离"人文"2字好远。

  • 20 北溟火羽 2016-08-06 17:42:49

    此书可算杰作,但翻译的不是太好。感想很多。简单写点吧。 1、痛并快乐着,原本以为程序猿的逻辑思维是要强于常人的,但看完这本书,发现自己就是个逻辑思维的白痴。实在毁 我三观。但是,知道总比不知道好,清醒地痛苦,总比混沌地快乐要强。 2、批判思维也好,逻辑思维也罢,是一个工具,勤用,善用,慎用 3、批判思维是自己的思考,不一定要真的去反驳对方。记着,有些时候,心里清楚就好。话多易伤人。 4、好奇心和谦虚的态度,很重要,很重要。 5、不要陷入过度批判的误区。 6、练习是重要的,熟才能生巧,才能摆脱形式,真正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运用之法,在乎一心 7、记着,批判的目的,不是反驳,而是在仔细审查之后,评估观点的可信度。不能人言亦言,也不能像个刺猬,什么都不相信,什么都要批判。

  • 18 方野 2016-01-02 18:54:20

    找到论题、论据及结论,不断思考为什么从论据可以得到结论。书中提供了不少典型的推理谬误、论据谬误、因果谬误帮助思考。方法论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多思考,尤其是我这种思维有点懒惰的人。有股冲突去知乎拿各种答案做下练习,:-D

  • 22 M-Power 2017-05-30 21:27:43

    kindle上阅读。催眠好书。这本书感觉从头到尾说的都是些废话,读了1/5弃。

  • 16 oilbeater 2015-04-19 15:08:35

    其实书名应该叫批判性思维,读了一半后去听一个讲座,发现了各种书中提到的谬误和不合逻辑,只能别人鼓掌我在那呵呵了

  • 9 无彩潜水艇 2014-10-24 17:37:42

    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我脑子拎不清,不会采访问问题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