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关于家园的散文随笔集。
跟随这本小书,我们又“回到民国”,好似进入一个悠长的历史雨巷,每一块青石板都闪动着身穿长袍、对襟衫、旗袍的人们的模糊倒影。
书中有阳光的江南冬日,你可以和丰子恺先生“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
书中有闲适的午后时光,朱自清诸先生侧耳倾听窗外淅淅沥沥,捉住呼噜声中老去的猫儿,摸两粒茴香豆喝一壶老酒,谈谈学问之道。
“回到民国”,品不同的景,识不同的人,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悠闲的旧时光。
“回到民国”,可以为我们烦躁的心灵找安居之所,找到那个似曾失去又似曾存在的自己。
走,回民国住两天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徐志摩
徐志摩(1897 ~ 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林徽因
林徽因(1904 ~ 1955),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她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
胡适
胡适(1891 ~ 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国语文学史》《白话文学史》等。
沈伟东 1970年生,浙江嵊县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审。涉猎民国文化多年,出版过《医界春秋:民国中医变局中的人和事(1926-1937)》。
目录 · · · · · ·
故都庭院
秋夜 / 鲁迅•••••••• 015
看花/ 胡适• ••••••• 017
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 019
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024
· · · · · · (更多)
故都庭院
秋夜 / 鲁迅•••••••• 015
看花/ 胡适• ••••••• 017
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 019
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024
蜘蛛的网 / 韦素园••••• 030
窗子以外/ 林徽因••••• 034
囚绿记/ 陆蠡••••••• 042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045
走进故都庭院/ 沈伟东• •• 050
江南老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067
白马湖之冬 / 夏丏尊•••• 072
春意/ 沈兼士••••••• 074
住所的话 / 郁达夫••••• 075
移家琐记/ 郁达夫••••• 078
花 坞 / 郁达夫• ••••• 082
江南的冬景 / 郁达夫•••• 087
记风雨茅庐 / 郁达夫•••• 090
“雨后虹” / 徐志摩•••• 093
白马湖/ 朱自清•••••• 099
松堂游记/ 朱自清••••• 101
南京/ 朱自清••••••• 103
春晖的一月/ 朱自清•••• 108
看花/ 朱自清••••••• 111
黄昏的观前街 / 郑振铎••• 115
我家的门楼/ 高长虹•••• 120
三次的访问/ 徐雉••••• 124
快阁底紫藤花/ 徐蔚南••• 125
桥/ 陆蠡••••••••• 128
蛛网和家/ 陆蠡•••••• 129
岳阳楼/ 叶紫••••••• 130
张望江南老宅/ 沈伟东• •• 134
沪上弄堂
谈谈住的问题/ 冷观•••• 157
上海亭子间剖解图 / 多九公• 162
亭子间的生活/ 斯英•••• 165
阁楼十景/ 湘雨•••••• 167
阁楼作家访问记/ 钱一鸣•• 173
弄堂特写/ 徐大风••••• 178
在公寓里 / 天羽•••••• 184
上海小房子沧桑 / 九君••• 190
上海屋檐下 / 江旅••••• 193
穿行沪上弄堂/ 沈伟东• •• 196
浮生逆旅
延平郡王祠边 / 许地山••• 209
邻居们/ 靳以••••••• 213
感受浮生逆旅/ 沈伟东• •• 224
· · · · · · (收起)
喜欢读"走,回民国住两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走,回民国住两天"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老得可以告别孤独 7.8
-
- 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 8.1
-
- 故乡有灵 8.0
-
- 山河岁月 7.6
-
- 山河之书 8.0
-
- 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时候 8.4
-
-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 8.2
-
- 我所爱的香港 7.2
-
- 李鸿章传 6.8
-
- Q版大明衣冠图志 9.3
走,回民国住两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带上书,重新走走那些路

未曾识得这砖这瓦这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印象中的民国就像一颗酒心巧克力,细品下的滋味总和想象中大相径庭。以往历史课本中的描述总少不了内忧外患下重重矛盾难以觅得出路,还携有战乱,动荡苦难总不见得比得上当今的安稳盛世,一如书中黑白的老照片里旧损而久未翻新过的楼阁,目光呆滞不见生气的路人透出许久... (展开)
第一时间打动我心的,是书名及封面设计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年读书记录 (三日)
- 102.这些年我从网上得到的书 (三日)
- ”朵儿“的图书 (朵儿 I KEN)
- 001.读书破万卷 (三日)
- 拥有的书籍 (芭蕉上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走,回民国住两天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amaylsia 2014-10-15 11:08:42
其实某些方面来看,一百多年来,变的是环境,人的一些劣根性完全没有变。
0 有用 ♪ 2015-11-27 10:55:37
对于一个已经化为异物的故人,追怀起来,总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处;随后再慢慢的想想,则觉得当时所感到的一切坏处,也会变作很可寻味的一些纪念,在回忆里开花。
3 有用 郁小cc 2013-02-22 20:39:29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0 有用 Christian 2017-03-29 19:52:24
一般 写的只是上海的民国
0 有用 美莹说 2019-08-04 17:50:57
人生在世,须使可爱的见了我更可爱;须使我见了可爱的我也更可爱。——胡适先生《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