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世的文章、轶事极多,诗词更为一代巨匠,难有匹敌。东坡一生历经坎坷,达则金马玉堂为帝王师,穷则食芋饮水为南荒逐客,因此胸臆中积郁一腔难平之气,不吐不快,所作诗词两千余首,皆是从性情深处倾泻出的真情感。
本书十之八九取材自东坡诗词,参照其他文献资料,勾勒出他一生不平 凡的际遇。以诗人少有的人生经历,与其心血结晶的诗作相印证,使一个活生生的苏东坡跃然眼前。
---------------------------------------------------------------------------------------
大磨难成就大风流 大悲欢书写大人生 立体呈现苏东坡至真至性之传奇
著名苏东坡研究专家李一冰教授八年呕心沥血之作
比林语堂《苏东坡传》更严谨、全面和生动的苏东坡传记
余秋雨评价此书:“是文字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大抵让苏轼以其诗文来自道生平,作者的归结甚有见地。”
----------------------------------------------------------------------------------------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已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
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余秋雨
6 有用 陆格 2014-02-06 11:41:31
虽没有林语堂版酣畅淋漓的快意,但叙述更加详尽,态度相对中肯。
1 有用 天才大猛 2023-11-28 09:24:08 北京
读着有点费劲,主要作者本身一些遣词用句很“古文”,需要来回读,或者有些词压根不查就不知道什么意思。大量引用古文原文也很多读得半懂不懂,一本中文书快读出来英文的费力感了……本身内容很详实,而且感觉作者在尽量尊重历史本身,做到中立客观了。从老苏讲起,讲到兄弟俩及第,再到如何分派到地方,如何受乌台诗案影响。读着最流畅的是在被贬黄州那几年,有些诗句确实常看常新,也是本身名篇比较多,熟悉感比较足。再到后面重... 读着有点费劲,主要作者本身一些遣词用句很“古文”,需要来回读,或者有些词压根不查就不知道什么意思。大量引用古文原文也很多读得半懂不懂,一本中文书快读出来英文的费力感了……本身内容很详实,而且感觉作者在尽量尊重历史本身,做到中立客观了。从老苏讲起,讲到兄弟俩及第,再到如何分派到地方,如何受乌台诗案影响。读着最流畅的是在被贬黄州那几年,有些诗句确实常看常新,也是本身名篇比较多,熟悉感比较足。再到后面重新被启用,在都城得太皇太后信赖重用但又不堪党争之扰等等。看下来会强烈的感受到苏轼的正直、才华、有一定的对于时政中肯得见解,以及文人的天真坚持以致不适合为官……(上册拖拖拉拉看了快一个月,来看我能不能在还书日期前大概还10天左右把下册啃完!!(……………… (展开)
5 有用 冷月独夜行 2017-10-03 20:18:07
取材广泛,考证严密,评述客观,语言典雅,生动再现了苏东坡一生不平凡的际遇,不仅仅是苏东坡个人的传记,也替那个辉煌灿烂之后急剧衰落的时代谱写了一曲挽歌。
47 有用 陈乙未 2014-01-28 16:15:16
个人觉得比林语堂版本的要好很多很多,这个才是学人本色,做学问,就是应该这样才对头、
1 有用 隐形斗篷 2023-08-31 00:00:34 广东
像苏东坡这样才气震天的人,兴许天然不适合官场,那样的环境容不下刚正不屈、浩然正气的人,且东坡身上学者的天真和理想主义,在官场是走不通的。那些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诗句,背后的每一个故事都很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