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前五页》的原文摘录

  • 1. 用得越多,效果越小。当作者使用一连串的形容词或者副同的时候,它们的效果就会互相抵消。当读者读到这个被修饰的名词或者动词的时候,读者的脑海里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留存这一连串限定同的全部印象。 2. 当作者把所有细节都灌输给读者的时候,他其实是在贬低读者的智力。这个做法假定的条件是,读者本人压根儿没有任何想象力可言(作为读者,我们总要把自己联想到的许多细节线索贡献出来。无论作者如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描写某辆“汽车”的模样,读者还是会用自己心目中汽车的形象代替作者笔下的汽车形象)。 3. 通常更好的做法是留下空白,逼迫读者不得不驰骋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一来读者就必须把文本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更能全心全意地参与到文本的创造活动中去。假如这个文本同时也是读者本人用心参与创作的作品,他是不会搁下它的。 4. 过度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的作者往往使用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词汇,大多是他们此前听到有人在同样的语境中使用过的,于是乎,流于俗套的恶果马上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很少能在稿件中发现真正不同凡响的形容同和副词。 5.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形容词和副同往往还会削弱它们所限定的中心词。这就好比作者告诉读者说:“这个名词(或者动词)劲道不足,无法自立,所以我才要使用几个形容词(或者副词)把它限定一下(或者强化一下)。” 6. 假如一部作品使用的形容词和副词过多,自然就得多用逗号,这会拖阅读的后腿,其总体后果就是读者读起来速度非常缓慢,感觉非常不流畅。假如作者抽出时间朗读一下自己的作品,他们应该自己就能发现这样的毛病。 为什么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的稿件一般都是不能采用的呢?下面我列举其中六个原因加以说明: 1. 用得越多,效果越小。当作者使用一连串的形容词或者副同的时候,它们的效果就会互相抵消。当读者读到这个被修饰的名词或者动词的时候,读者的脑海里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留存这一连串限定同的全部印象... (查看原文)
    朽月 2015-09-14 22:08:21
    —— 引自第1页
  • 当一名编辑审阅稿件的时候,他不只是在阅读,而是在把句子拆解成若干部分,苦心思索前半句和后半句是否应该颠倒过来,是否中间的部分应该跟前半句调换一下位置。更优秀的编辑心里考虑的是:整句整句的内容是否能在段落内部调整一下位置。伟大的编辑能把完整的段落甚至完整的页面内容都记在脑子里,他们担心的是这些内容能否调整一下位置,取得最佳的效果。真正伟大的编辑把整部书都记在脑子里,灵活机动地掂量着如何把每一个词调整到书中的某个地方。即便跨越300页,他们依然能记得文字前后唱和的回音。如果他们是专家级的,他们能够在脑子里同时储存十部这样的稿子。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尽可以在一年之后打电话给他们,询问其中某处细节,即便在读完你的稿件之后又读了 5000 部稿件,他们仍然能够马上回想起你的稿件。 (查看原文)
    无言的守护者 2019-06-28 11:44:13
    —— 引自第12页
  • 大师级的编辑本身就是艺术家。他们对于艺术的精通程度必须臻于此境方可。他们不仅能履行伟大的编辑的一切职责,还能把自己脑子里的某个想法注入一个稿件中去,给予作者高屋建瓴的指导,让作者明白从艺术方面考虑某个场景是否应该全部砍掉,稿件的前50页是否确实应该全部删去,书的结尾是否过于突兀生硬,人物形象是否塑造得不够鲜明。他们永远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或者为了编辑而编辑,而是像一位伟大的编辑那样,自己化身为变色龙,把稿件消化吸收,让稿件在自己体内生长,然后他就能够建议作者为了文本自身的缘故而作出相应的修改。就像伟大的书法大师大笔一挥就能创作出价值连城的书法作品那样,大师级的编辑不必大刀阔斧,他们只需用一个词就能将一部完整的书稿点石成金。 (查看原文)
    无言的守护者 2019-06-28 11:44:13
    —— 引自第12页
  • 正如我手下的编辑热心地提醒我的那样,你不必总用“他说”;你要换换花样,你可以把“说”替换成其他动词,比如叫道、嚷嚷、低语、呻吟、嘘唏,如此等等。另外,你还可以描写一下人物“说”某句话时的状态,比如“他说着,眼睛眯缝起来”,或者“他说着,声音里饱含着挖苦的腔调”。你甚至可以接着描写一下人物的伴随动作,比如“他一边说话,一边从健身包里掏出可卡因”,或者“他一边说,边用手指不停地反复敲打着电梯的按键”。在这三个方法中,这个方法是最可取的。我强烈建议大家,尤其是初学者,在替换“说”这个词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谨慎。给“说”字接上伴随动作还可以增加一层潜台词,但是用其他动词来替换“说”这个词则很难成功实现这个功能,而且会强化直接诉说的倾向(参见第11章“展示与述说”)。或者正如斯特伦克和怀特所说,“把话说尽是不可取的。在“他说、“她答道等前后少用副词,如“他体贴地说’,“她抱怨地答道。要让话语本身彰显说话者的态度和状态。在对话中,转述性动词前后过多地使用副词就显得冗长从而令人生厌。没有经验的作者不仅滥用副词,而且用解释性的动词代替转述性动词,如“他安慰道”、“他祝贺道”。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显然是他们认为“说’这个词总是需要得到补充才能具有完整的意义,或是不怎么高明的文章家教他们这样做的。” (查看原文)
    咩咩 2020-03-07 09:17:55
    —— 引自章节:第6章 对话的用法
  • 就拿一对父子来说吧,父子两人在客厅里闲聊。假如你把这个日常环境换成监狱,父子在铁窗内外做同样的闲聊,谈话还是那个内容,但是氛围已经大不一样。这时,作品里突然出现一句潜台词、一种急迫感、一抹凄凉的色彩,而作者不用写一句对话就能告诉我们这么多东西。作者描写环境的主要目标总是相当微妙,不用真的说出什么话就能传递出信息,环境就是实现这一点的强有力的手段。 (查看原文)
    咩咩 2020-03-07 09:32:13
    —— 引自章节:第18章 环境描写
  • 分号应该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或者意思,它们是天的东西,却有着紧密联系。这两个(或多个)句子不应该过度类影以至于把它们合并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比如说,用逗号联成句),而且它们又不是截然不同的,以至于可以分隔开(使用句号) (查看原文)
    萧关 2020-07-05 22:44:12
    —— 引自章节:第3章 声音效果
  • 当你希望明确无误地补充一个观点的时候,你应该便用冒号。冒号也可以用来代替“即”这个字,比如说:“他的所作所为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他是一个卑鄙小人。”在这个例句中,冒号代替了“即”字(通过语音停顿实现了补充说明的目的)。在列举事物之前也应该使用冒号,比如说“我在商店买了三件东西:肥皂、牙膏和一块糖。”或者正如斯特伦克和怀特所说,“冒号说明其后面的内容和前面的分句是紧密联系的。冒号的作用比逗号强,比破折号正式,但其分隔作用却不如分号…其他一些具有形式功能的冒号有:正式函件抬头后面的冒号,表明时间的小时和分钟之间的冒号,书名和副标题之间的冒号,以及《圣经》各章节之间的冒号,这些都起到了分隔的形式功能。” (查看原文)
    萧关 2020-07-05 22:44:12
    —— 引自章节:第3章 声音效果
  • 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混淆了连字符与破折号的用法。连字符的标记是“一”,而破折号的长度是它的两倍;连字符是把几个词语连接起来的符号。 圆括号与双破折号的作用大致相同:圆括号用于在一个句子中间加入一条说明性的信息或者离题的内容。稍微不同的地方在于,圆括号要比破折号更加正式,而且通常被用来暗示这是一个事后产生的想法。圆括号也不应该过于频繁地使用,因为其风格特点是非常浓厚的。圆括号往往可以有效地由破折号来代替,以避免使用过多。 (查看原文)
    萧关 2020-07-05 22:44:12
    —— 引自章节:第3章 声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