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短评

热门 最新
  • 545 思郁 2013-04-25 13:54:32

    最喜欢的还是那篇《安妮·穆尔的生平》

  • 450 荞麦 2013-06-16 16:46:06

    真好看呀!又名「失败小说家故事集,包括其它行业的零星失败者」

  • 426 不流ᝰ 2014-01-22 12:08:42

    波拉尼奥的故事,描绘孤独在日常的散落,带着那么些诗意,平静无波的笔触,总记述着理想的消隐、旅者的迷失、流亡的落魄……虚无多发生在理想破灭的过程中,人在此时尤其容易回归孤独,而孤独正赋予人纯净的感知力,在惟一的孤独的时刻,人才低头看自己,瞧见了卑微平凡的灵魂,接着才会抬头看宇宙,这一刻进入真正的人类心灵的历史:从仰望星空开始到仰望星空结束、从第一个早晨到最后的夜晚,这中间,含有很多孤独的年月。这些故事,也仿佛一群文学生活的速写,我们年轻时代的情绪里,或迷恋过书写带来构建世界的兴奋,或迷恋过文学展现别处生活的趣味,后来,这种由创作或阅读燃起的心火逐渐熄灭于现实,所以在阅读这十四个故事时被失意者们落日无痕的凄凉刺伤。(《邀舞卡》如同一群跳舞的句子,很妙。)

  • 365 恶鸟 2013-05-08 16:12:52

    他只叙述,不描述,我觉得和他卡车司机兼业余拳击手的父亲有关,叙述快而准。

  • 303 梁一梦 2013-06-29 19:35:00

    虚无之书。阅读过程就像一场海难劫后,波拉尼奥划着小舟,打捞起一具具尸体。那些人或波澜壮阔或暗淡无奇的一生,如今都湿透了,像白纸一样苍白,像水一样沉重。

  • 87 btr 2013-05-17 18:54:57

    波拉尼奥最好的短篇小说集。(1)流亡(漂泊)-B的自传性-皮诺切特独裁的恐惧-孤独-死亡-人类“走向虚无的苦笑” (2)B -不得志、边缘的诗人和小说家-落魄的知识分子 (3)简洁、新闻报道式的叙事声音 (4) 括号的运用-对话的写法-(离题)支线故事的并置 (5)密史 -神秘感 (“表面无人的大楼")

  • 77 琴酒 2016-08-13 16:59:47

    喜欢圣西尼,一件文学奇事,毛毛虫,通话,席尔瓦。喜欢他写文学交游,那种真挚的亮和属于本色的灰暗。对于读不下去短篇小说的我来说,只有这种掺杂着「写下来,不准忘记」的东西,才会带来铭刻。

  • 85 孟冬 2018-01-03 20:56:15

    波拉尼奥吸引我的是他的叙述,他只展现这些失意,失败,孤独的流亡者的生活,而不刻意揭露生活的覆盖层去发掘那些让人伤心难过的真相。在每个故事的叙述者“我”的出场讲述中,作为读者的我像收到邀舞卡一样,进入他的语境,仿佛成了我在叙说,于是,这些故事就变得像是在曾经的某个夜晚,静静坐在火炉旁的回忆和述说。谁也不去深究这些不如意的事,柴烧光了,故事结束,原来地球上的人都是流亡者,是被放逐到地球上来的,自杀是人返回另一个星球的车票,有人握住这票,但更多的人要继续生活,只不过他们会在那些孤独失落的晚上想念那个遥远的星球,仿佛那些夜晚会成为他们在地球上的最后一个夜晚似的。

  • 75 blur 2015-09-28 15:42:19

    好看!就像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二手三手或转了好几手的故事,你不可能弄清楚所有的细节,可就是觉得奇妙并且忘不了。一个故事在被讲述之后,就拥有了一份视角,才真正的存在了。

  • 87 王姐一斤没瘦 2016-12-22 21:47:05

    又难看又好看的……

  • 44 kylegun 2013-05-27 13:22:29

    类似的酒鬼叙事法,略萨比他要娴熟得多。流亡生活的各色人等,被作者装淡的言语给弄得酸不溜叽,很像现在微博文艺青年日记的调调。中间为还原情景衬托情绪啥的,还用一定篇幅复述了一遍塔可夫斯基的《安德烈·卢布廖夫》电影情节。唯一满意的只有最后一章《邀舞卡》,看着相对简洁纯粹一点

  • 50 汪见殊 2017-01-19 01:37:42

    即便我很喜欢几个篇目,如安妮·穆尔,如最后四篇,但我依然觉得波拉尼奥太逼仄,他的执着太明显了,可如果接连不断地去读,会身不由己进入到他的逼仄里,就像被括在那个狭窄的括号里,并且在某个时刻突然忍不住哭出来。那就是波拉尼奥啊,他整本书里所做的事大概就是那篇在《法国与比利时闲逛》里所做的,寻找那些没有人关心最后可能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受不应得的苦、缓慢持久地失败、长期流亡地那群人们,主要是诗人。

  • 39 jiaon 2013-06-23 12:15:47

    什么破书。

  • 34 看不见的城市 2014-04-23 00:11:48

    “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 32 砂丁 2014-10-10 20:36:12

    二十岁刚刚出头的时候,我突然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浪费,无所事事地穿越不同城区旅行。虽然日子毫无希望,但我的确过得很快活。我怀念这些金色的熠熠生辉的日子,怀念阅读过的从不得志的诗人和作家,那伴着颓唐、忧郁、茫然失措语调的神秘的翻译腔。感谢波拉尼奥,他让我对数人头变得兴趣盎然——他们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拉美文学作家。

  • 33 听说 2014-01-04 01:11:02

    “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的纯属技巧可与博尔赫斯媲美”--你在和我开玩笑对吗?

  • 29 冷猫 2013-06-24 23:58:09

    你很少会读到这样的小说:不像小说,不完整,断片式,就像我们的生活和这个大时代~

  • 38 Blueberryfield 2018-03-17 21:51:52

    我能说此书最美最有故事的是书名么?

  • 22 没落的小资产者 2014-06-03 16:01:32

    我承认我重读了一遍,我想我可能看见了一种孤独,这种孤独或许可以用一个句子展现:”因为没人关心他,还因为他是个好人。“这部短篇集的有一个或许存在的主题:寻找——找一个籍籍无名的二流作家。在这漫长而徒劳的寻找里,目的地不存在,只有”或者“、”如果“以及间或闪现的”应然“,没有确凿的动机,没有明确的目标达成。和许多能够得到共鸣的著作一样,我想做这样的表述:我找到了我的波拉尼奥。这句话很俗气、大路货,那就这样吧,我和每一个人的孤独似曾相识而且千差万别,我彷徨地真诚,徒劳地度过时间,也许到了一个写回忆录的时间点,我唯一的感叹也将只剩下”我还活着“的庆幸,于是便没有了。

  • 19 淡島百景 2014-07-07 12:19:34

    為甚麼拉美作家的片普遍錘風濃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