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甘草披萨 2016-10-17 22:29:28

    4.5 似乎轻描淡写,随随便便涂抹而成的文风,技巧辞藻窝藏很深,给人以“啊这样的短篇集我也能写”的错觉,像是科幻小说的书名,但携带的拉美作家现实之极的基因凸现,如寂静深海里孤独游弋的蹩脚诗人,爱看书爱看电影,可到最后我们都不得不接受理想破灭的事实;拉美局势的动荡残忍,轻飘飘的三两句,冰山小露已是心惊肉跳

  • 8 老海豹 2014-10-12 16:44:22

    提纲、草稿类的写法给人一种速朽的沉溺感,这样的小说偶尔读读就好,还是喜欢丰盈的有细节的

  • 7 冰山的阴影 2018-09-13 01:48:50

    推荐。《安妮·穆尔的生平》最佳,其余部分印象深刻的不是段落,而是隐藏在段落中零散的絮语。

  • 7 Peter Cat 2020-06-09 15:22:46

    最浪漫的历史就是——从不做梦,也非幻想,更无修辞。

  • 9 微笑迦朵 2014-12-24 13:24:18

    一个个句号宣判生命死缓。

  • 5 drunkdoggy 2018-09-05 21:56:06

    阅读波拉尼奥不存在最佳顺序 因为它们邀请你不断循环折返 比如读完智利之夜最好再来读这本书的最后一篇

  • 10 托马斯.慢 2019-08-03 15:31:39

    最后一篇故事中,嵌入了几件历史轶事,亦真亦假,即便不是波拉尼奥亲身经历,想必也是化自真事。1968年,17岁的B家住墨西哥城,一心追寻他的同乡、亚文化邪神、地下电影之王佐杜洛夫斯基,做他的门徒。佐杜怂恿B去修炼禅宗,推荐了自己的师父高田(高田慧净,1928--1997),高田和尚拿着棍子,准备对这个年轻人予以“棒喝”时,被B打了一顿。第二件事是,B和佐杜讨论智利诗歌,意见不合,结果让佐杜给骂哭了。半个世纪过去,斯人已逝,波拉尼奥、聂鲁达、帕拉都已成为夜空中的星星。而佐杜洛夫斯基依然孤独地活着。

  • 9 安提戈涅 2013-07-24 22:38:48

    读《大转型》读到头痛的晚上翻开了《世》,本来只求一剂清凉,最后却变成一声惊叹。沉静,从容,力量。有些句子简直如拳击手的重拳一般,击在心口。

  • 4 谭香山 2017-04-10 09:57:57

    隐蔽的修辞范本,细腻精巧到炸裂。

  • 4 嘚嘚嘚嘚嘚 2018-01-25 00:02:18

    《一件文学奇事》非常有意思而细腻的AB文人故事。《圣西尼》以笔会友的文人情谊,不及汪伦送我情啊。《邀舞卡》提到聂鲁达,佐杜洛夫斯基,帕拉。《安妮·穆尔的生平》安妮漂泊于情事和生命孤独。《1978年的几天》文人AB交恶,提及《安德烈·卢布廖夫》,构成戏中戏。《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异常意识流和散漫,务必不要以此篇开始。

  • 5 ztlpoppy 2015-08-27 14:09:04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充满了颓废和沧桑,全是时光的痕迹和挫败

  • 6 Alain 2018-09-30 23:34:56

    比伪装成严肃人物传记的《美洲纳粹文学》更好,哪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传记,所有的传记都可以是小说(尽管我对着那个硕大的“B”忍不住想脱口而出他的名字“波”),不再于虚实之间摇摆晃荡不断地耍些文学的欺诈把戏(不妨大致观察到底有多少读者曾被《美洲》蒙骗),宣告自身的虚构性,更自由随性散发智性的光,更具再现第四种时间的创造力,反而使得读者不必被拦截在对表面的虚实的无价值探讨上,因而更能深入到里层感受到在场的真实。

  • 3 粟冰箱 2017-06-17 15:22:31

    “我们想象的家园。我们共同的家园。”虚构得近乎真实的文坛,真实得近乎虚构的生活。

  • 3 Philia 2015-01-18 18:38:51

    喜欢《恩里克•马丁》、《安妮•穆尔的生平》、《“小眼”席尔瓦》和《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几篇,尤其是席尔瓦,明显也是波拉尼奥抒情较多的一篇。不熟悉1973年政变的异国读者如我只能努力从这些零碎得有些乏味的文字里搜刮一些“现实以上”意义。或许波拉尼奥也正想借这些“现实以下”的碎片折射出那种“迟到于现场”的悔痛。“咱们都是外星人,恩里克说,就是说,地球上活着的人都是流亡者,是被放逐到地球上来的。”(54)波拉尼奥“被放逐”而读者“迟到”,这注定作者眼中的生命都受到了时间的诅咒,存在成为一种具有某种戏剧性但失却了意义的苦。

  • 9 欢乐分裂 2021-04-14 21:07:08

    4.5;最佳波拉尼奥入门,前几年被《荒野侦探》吓退的阅读热情再次被点燃。这一代游走于南美各地的失意者承受着理想幻灭的痛苦,在时间洪流中偶尔相遇且莫名错过,再见无定期;这些无声无息消失在历史间隙的流亡者,这些躲在阴翳里的边缘人(《勒普兰斯》),以死亡拥抱诗歌,“借助书写来驱赶幽灵”(《圣西尼》),最终都会告别地球最后的夜晚重返“母星”(《恩里克》),因为这是一个“群体失踪和被杀事件是家常便饭”的年代(同名),因为这是活人和死人都无法安宁的岁月,“人类走向虚无的苦笑”(《在法国和比利时闲逛》)。 《安妮·穆尔的生平》这篇真好,我们最后只能从他人那里知晓对方的结局,永远处于“发生地震的担心”中;《戈麦斯帕拉西奥》:在夜的海浪里瞥见一道梦境的光;《1978 年的几天》提及老塔《卢布廖夫》。

  • 5 江凌 2019-10-09 19:03:54

    短平快,不煽情,不渲染,不说透。最喜欢的一篇,关于是那个合上书就记不得名字的墨西哥小城里的文学馆女馆长,想起《立春》里的王彩玲。

  • 4 子虚乌有亡是 2018-06-01 19:17:04

    这写作手法,是技巧?无言以对,弃。

  • 3 Amorphous 2018-01-10 07:21:13

    太老实了,不合我的口味,他在拉美文学地位那么高,真不知是怎么来的。第一次读罗贝托选这本,不是明智之举。罗贝托有过革命经历,还入过狱,有现实持重感,底色比较荒凉,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比起来,成色不是非常接近。

  • 5 2020-08-16 00:11:09

    波拉尼奥会一种特别有节奏感的断句,层层递进的细浪,这个风格化十分显眼,它是对戏剧式长篇独白的一种变革。这是在沉痛及酒醉中呓语的句式,能靠其形式的影响就从读者那里轻易取得谅解,允许作者召唤很多乍看之下与主题不相干的事物进入句子。独白的长句被剪短了,但变得更为芜杂和繁茂,犹如镜头从独一支的花朵拉远到一座漫不经心的花园,里面还有许多残垣断壁和各色蝴蝶。 用字母做角色名的那几篇味道突然淡了好多……

  • 4 Metaphor 2019-09-27 21:47:30

    极简而不加修饰的文字,冰凉的想象力仍然附着在字尾,这都让故事清冷而又留有幽默意味,像极了遗失在巨大的影片资料馆里,被人遗忘的架子上的一部部电影。真的,波拉尼奥写起书来就像是住在一朵云里一样,合上书的瞬间,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种感觉,觉得自已是那个唯一在观望天空的因徒,也许是因为我现在只有二十岁 其实读完第一篇就觉得文风熟悉,后来发现之前还读过波拉尼奥《遗忘的星辰》,强推,正如地球开篇所说,波拉尼奥会让你产生一种类似时差反应的感觉,一种存在于不在,与周围环境保持距离,莫名脆弱的感觉。这种感觉,令人着迷 另,如果有人知道《毛毛虫》里的那部法国色情电影,请豆油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