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一部历史的书评 (77)

思郁 2013-04-10 11:06:13

古拉格:不愿相信的存在

意大利著名作家,同时也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普利莫·莱维,在他自杀前的最后一部著作中反复提到一个集体梦魇似的场景。他和那些囚犯生活在奥斯维辛时总是梦到,他们回到了家,向所爱的人讲述自己的苦难,但是没人相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就在那一刻,他才深刻意识到集...  (展开)
止庵 2013-10-08 13:56:32

止庵:关于一部警世之作

我曾不止一次讲过三十年前的事:索尔仁尼琴著《古拉格群岛》中译本出版,内部发行,限副局级以上干部凭工作证购买。我所在的报社是局级单位,央求一位不很熟悉的领导同去东长安街的群众出版社读者服务部方才购得一套。当夜开读,时为严冬,感觉如冰水浇背,读完竟大病一...  (展开)
弥次郎 2016-06-20 16:44:29

老大哥会梦见古拉格吗?!

到2016年圣诞节,苏联解体已经过去25年了。在这个时代说起纳粹的集中营,几乎没有人会为之辩护。但是说到古拉格,你可以找到一堆奇谈怪论的说词。我觉得任何人谈到古拉格应该像谈到纳粹的集中营一样。马加丹,沃尔库塔,诺里尔斯克这样的名字应该与奥斯维辛,布痕瓦尔德...  (展开)
唐山 2013-04-02 10:09:02

我们为什么要记住历史

大多数人是从索尔仁尼琴的回忆录中知道古拉格的,它是“劳改营管理总局”俄语首字母的缩写,泛指它管理下的劳改营。从1929到1953年,超过1400万人曾被囚禁在这里, “鼎盛”时期,476座集中营遍及苏联每个时区,戈尔巴乔夫就是一名古拉格囚犯的孙子。 进入古拉格不需要太复杂...  (展开)
gespenst 2016-04-10 12:25:52 Anchor2004版

其實這書和所謂農奴氣質根本無關

古拉格從一成立起就是某種法外的經濟組織,是自負盈虧的。契卡/OGPU再有錢,你能每個月給這麼多犯人買單?何況索羅維茨基一年就能虧160萬盧布,要不是納夫塔裡·富蘭克爾努力提升犯人工作量,契卡早就倒閉了。在這個意義上有錢人還能買些自由,但是這些錢不夠的時候那就不能用...  (展开)
往事 2013-10-29 01:06:39

我们为什么要读这些令人难受的书?

泰奥多•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也是野蛮的。”可能《古拉格:一部历史》的读者会更为领会这句名言,在啃完这部厚达700多页、甚至能算得上畅销的著作后,豆瓣上的评论竟然只有区区17篇,读书小组的小伙伴们也都不知道该写什么好。仔细想想,好像也挺合乎情理,当我们...  (展开)
甲骨文图书 2014-01-24 22:13:43

甲骨文图书2014年拟出版书目

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品质读品。译介国外的经典社会科学类理论著作和学术畅销书是我们图书系列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批评!您的任何意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oracode(社...  (展开)
dormouse 2013-04-23 15:16:42

遗忘的理由

又是古拉格啊。 刚看到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如上,然后下一个念头就是“不知道和古拉格群岛有什么不同”——毕竟索尔仁尼琴的那本书给人印象太深了。 买回来看完之后发现确实有不同,比起索尔仁尼琴的回忆录手法和布尔加科夫的文学手法,这本书作为一本严肃的历史纪实著作要更为...  (展开)
田福君 2013-12-06 13:46:39

简单马克

作者很客观的节选和编排了当事人回忆录。 不得不说,章节编排的很好,循序渐进。从开始一直讲到古拉格体系崩溃和后记。 每个章节中尽量出现不同观点双方的回忆录,这样做虽然做到了客观,但也使读者不知道哪一种是更为普遍。 在这样的科学编排下 大致印象是前期政治犯的特殊待...  (展开)
薇薇 2023-11-12 04:17:42

默默无语

吹风机里的热风也变得平淡起来,冬天真的到了...... 今天想写一些东西,冬天来了,房间里也变得冷了。 今天看了《古拉格· 一部历史》,人性没有下限,这是法律存在的意义,法律不能把人类培养成圣贤,但它可以约束人类的行为,它是对人类行为的最低道德要求,这份要求随着社会...  (展开)
刘未 2022-10-11 16:27:23

古拉格——人类共同的囚笼

戈尔巴乔夫是一个改革派,但他绝对不是一个革命派。他所推行的“公开化”并不是要否定或者瓦解苏维埃政权,而是真心诚意的想要改善并发展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但是,他错误的估计了“公开化”的影响,严重低估了公开苏联历史真相对广大民众的心理和信仰影响。正如本书作者所说...  (展开)
Laisky 2019-07-27 14:38:51

《古拉格:一部历史》摘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也发布在: https://blog.laisky.com/p/gulag/ 一、概述 一位美国作家,亲身走访古拉格遗迹,并且广泛参照大量小说、 回忆录和档案资料后,整理得出的一部关于古拉格的创建、运作、变迁、解体及历史反思的作品。 推荐和 《通往奴役之路》 搭配阅读。 二、摘抄 1、序言 古拉格应...  (展开)
宸轻箫 2018-03-06 06:51:47

禁书风向标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宸轻箫(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9815969/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禁书反而是一个风向标,告诉我们,他们在害怕什么,掩饰什么。比如年末猝不及防的一波古拉格下架潮。关于古拉格题材的图书,国内其实早...  (展开)
发条君 2015-04-12 20:36:13

癌病楼

古拉格,文蛤,红色高棉,以及其他大屠杀,或许每一次悲剧事件都有各自的历史哲学文化根源,然而内容却是相差无几的。 劳改营也有自己的生态,等级制度,甚至亚文化群体。 对生命和物质资源骇人听闻的浪费。 僵化的条例那张无聊的面孔,此时露出獠牙。 饥饿是永远的主题,那些...  (展开)
行吾 2015-01-08 13:58:47

时代周报:专访《古拉格:一部历史》作者安妮·阿普尔鲍姆

独家专访《古拉格:一部历史》作者安妮·阿普尔鲍姆 本报记者 赵妍 发自上海   十多年前,当美国专栏作家安妮·阿普尔鲍姆开始为写作《古拉格:一部历史》搜集材料的时候,她总是反复做一个相同的噩梦:在索洛维茨基群岛—苏联劳教营旧址—的某个修道院里,她反反复复地爬着...  (展开)
朱小蒂 2014-07-08 18:12:53

亚马逊编辑推荐:一部恶的历史

这本书,你知道它的分量,清楚它的意义,却迟迟不敢翻开。因为它是一座山,翻越它不仅需要时间、需要忍耐、更需要极大的勇气。拿起这本大部头,我屡次开始,又屡次中止,往往一个片段或是一个场景的还原描述,就足以让我落荒而逃。我只能这样鼓励着自己:翻越它,你看到的世界...  (展开)
GHenry 2013-09-11 10:24:22

揭示苏联集中营制度的作品

古拉格是ГУЛАГ的音译,他们是俄文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Исправительно-Трудовых Лагерей и колоний的首写字母缩写,这些俄文字词的意思,按照本书作者安妮•阿普尔鲍姆的解释就是:古拉格是苏联内务部的主管劳动改...  (展开)
zci 2013-08-23 08:43:11

那年你在干什么?现在你在干什么?未来你打算干什么?

这几天上班路过民族文化宫时都看到很多老人在排队参加xx玉石展。昨晚看完古拉格,今天再看到同样的队伍,很自然想问这些老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经历的历次运动中做过什么?我的父母又如何?如果换成我又会做什么?会不会表现的好一些?有没有办法活下来?活下来有没有尊严? 呵呵...  (展开)
Ethan 2013-06-26 11:04:27

客观审视历史才能构建良性社会

在我看来,“古拉格”代表着一种违背天理、国法、人情的畸形社会系统。这本书讲述前苏联古拉格,以其创建到灭亡为主线,搜集大量资料以及案例,通过当事人的故事以及作者的描述,完整地刻画出“古拉格”这个体系以及社会现象的面貌。所有有良知的人,在阅读完这部作品之后,都...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7条)

订阅古拉格:一部历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