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岊湬的书柜(5) (岊湬)
- 【1】 (肚)
- 彼岸生活译丛 (行走的笔尖)
- We, the People of Europe? (Labruyère)
- 艺术学2014 (哈洛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20世纪的哲学与哲学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楊 鷙 2018-02-15 20:20:59
这本书思想量真是极丰富,大年三十晚上还在写论文,我也是被自己感动了。
6 有用 2015-07-27 17:42:53
真可怕,这种掐头去尾,没来龙没去脉,几篇报刊的随笔,拿来就凑成一本书的编纂方式,也不加些过渡或交待背景,难读爆了。完全就是随笔集,竟然起个这么大的名字。
0 有用 泠箖 2008-11-06 00:39:17
法國人的眼睛
0 有用 吴志贞 2019-10-13 16:03:19
題文嚴重不符...難怪哲學愈顯得蕭條,而且您這根本只是人物介紹和書評,思想內容篇幅不多
0 有用 含光混世 2013-11-17 19:39:55
弗朗兹-罗森茨维格关于宗教的阐释;瓦尔特-本雅明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莫里斯-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基于时间另立的“作为他者的主体”这一后现代伦理之要义;保罗-利科的意志哲学三部曲;雅克-德里达的“去中心”观念认为作品永远开放,读者的阅读也是创造过程;米歇尔-塞尔托的神秘主义共同构筑了这个世纪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