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人!的书评 (17)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意识形态权威下的人性打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十七年到“文革”,“宁左勿右”的意识已经融入全民的血液中,几乎成为一种可怕的民族性了。意识形态的桎梏和政治禁区的讳忌令民众在行动上蹑手蹑脚,在言语上失声哑言,他们情愿用“惰性”来掩饰自己在政治风暴面前的胆怯,而不愿过分去涉足这个不知深浅的泥潭。这种下... (展开)
恶毒的评,不论书,论人
就像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伟大的卢梭大神,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诸多著作,却对自己的孩子极其冷酷,全部送去孤儿院一样;这篇写出美好愿景、和无尽忏悔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如果只是文字,是极好作品;可如果把这篇寄托了太多美好愿望又充满一厢情愿补偿心理的小说,放在戴先...
(展开)

笑着和过去告别,这只能在戏台上发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开始就被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惊艳了,四个章节,短短的一段梗概,依着每个人的视角浅浅地诉说着,所有的所有,无不震撼着我。 "一个经常封闭的灵魂,和一个死的灵魂没有多大差别。那时候只要有人看到我的心,我会剖开胸膛让他看的,不惜流尽满腔的热血",这是何荆夫在... (展开)
人最难的就是对自己真实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掩卷叹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不是因为小说不好,是不好评价,我怎么去说谁对谁错。或者说书中的人物都背负着包袱,这包袱抖开来都是错综复杂的线团。还有一些不舒服,四五十岁的三角恋对于我这样的年轻人有些不适应罢了,这是我的错。 翻书至末尾,作者定...
(展开)

理性的希望,对于那个年代
差不多是十几年前读了这本书,那时出版社一窝蜂似的出了很多关于文革的书,或许是出于兴趣,也一气看了很多。终结我这个行为的就是《人啊人》。之前的那些包括张抗抗写的尽管能给我们展开文革的一角,却也只是很小心翼翼的躲避开敏感,尽管也嘲讽、诙谐、嫉世愤俗,却只是表现...
(展开)

读《人啊,人!》的缘由
上中国语言史课,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拿着钱谷融先生与殷国明老师的大师对话录看。这本书是今天上午在图书馆找梁启超先生《清代学术概论》时,发现的钱谷融先生的著作。因为对钱谷融先生,早就很耳熟,但是亏于自己读书速度之慢,书架上囤了很多书都还没读完。但是今天真的看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