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理念》的原文摘录

  • 这类讲座在传统教育中无可替代。有些杰出学者开设讲座的情形,会让一个人终生铭记在心。而印刷出来的讲稿,即便很可能是被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的,也不过是干瘪乏味的残渣。的确,讲座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它的内容,仍然在以印刷品的形式流传着。但是对演讲者本人来说,他交代这些内容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能够表达出激发他进行学术研究的所有前因后果。通过他的语调、他的手势,通过他对思维过程活灵活现的呈现,演讲者可以在不经意间把课题之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表露出来。毫无疑问这种表露只能以口头语言的形式、以讲座的形式才能做到。讲座时的具体情境可以在老师心中唤起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不在讲座之中可能是没有办法发现的。在这里,他的思想,他的严肃,他的问难,他的困惑,所有一切都是发乎自然的。他引领我们步最入到理性思维的最深处。但是讲座一旦刻意为之,这方面的巨大价刹那间就会烟消云散。剩下来的就只有装腔作势、巧舌如簧、悲歌叹惋、矫揉造作的客套话与视听效果、天花乱坠的蛊惑、大言不惭。所以怎样才能准备出—场好讲座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规。一个人应该平心静气地考虑一下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把这场讲座看作是自己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里面的一个至高点,然后杜绝一切矫揉造作的东西除此以外,他没有必要做得更多。在过去这个半世纪里面,从康德到马克斯韦伯所作的经典讲座都清楚地表明:即便演讲者在表述的过程中有言语上的支吾疏失,即便他的措辞在句法上看起来有缺漏错讹,即便他的声音没有什么感染力,但是只要讲座的精神实质被传达给了听众,所有这些差池对于讲座的深远:影响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害。讲座记录只不过一场生动讲座的乏味再现但是,即便在演讲者的形象已经被淡忘的情况下,设身处地地想像一下讲座的实际情境,对我们仍然会是一个挑战。 (查看原文)
    AOI 2赞 2016-09-20 14:40:55
    —— 引自第90页
  • 有三件事情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完整的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大学以一身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三重身份。有人建议,大学大可以解体,代之以三种专门类型的学校:职业训练机构、普通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但从大学的理念来看,这三个方面是三位一体的,将一方面从另两个当中剥离出来,势必损害大学的精神实质。倘若将这三个方面割裂,大学的精神就会枯萎凋敝。 (查看原文)
    Ginger 3赞 2018-04-30 18:18:37
    —— 引自第67页
  • 高中和大学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在高中,老师必须教会他所有的学生,而在大学,老师却没有这样的义务。大学教育所针对的是一群经过特殊选拔的学生,这些学生心理充满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求知热情,并且也具备足够的智力水平。未来的大学生们应具备如下的品质:对于客观性的渴望和对于学术成就不可动摇的献身热情。只有少数的学生拥有这些品质,同时,这些品质与又以一种完全无法预知的方式分散在人群之中。它们只能被间接地培养,也只能间接地起作用。大学要达到理想的标准,就必须把精力倾注在少数人身上。 (查看原文)
    Ginger 2赞 2018-05-01 21:25:34
    —— 引自第93页
  • 一旦求知的迫切意志变成了追求科学知识的精神基础,一旦这种意志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变成了基本的事实,那么,无论时空如何变幻,都不能摧毁这一事实。科学是为谁而存在的?——不是为那些让自己迷失在应接不暇的、无关痛痒的事实里面的人(对这些事实他们是生吞活剥、全盘接受的);也不是为那些辛辛苦苦死记硬背以求考试过关或者为日后从事某个职业做铺垫的人。知识是为真正的科学家准备的。他过人的坚忍与勤劳乃是由激情来点燃的。科学成了鼓舞他全部生活的原则。今天,科学的魅力仍然一如既往地为挑战生活的年轻人体验到。而也正是在今天(或者比以往更甚),我们也体验到了科学的负累。科学不但危及到了人类下意识里面追寻真理的天真力量,同样也危及到了生活中所必需的、易卜生称之为“生活谎言”的幻想。需要用质疑的勇气来孕育梦想,而不仅仅是用生搬硬套的办法来重复成见。那句老话还是有用的: sapere aude!(勇于求知!) (查看原文)
    寒寒寒蛩 1赞 2021-01-27 22:33:33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科学与学术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