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焦灼的书评 (63)

malingcat 2011-02-28 23:38:26

同情,不那么简单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雪天,感冒在家,秉烛读茨威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想到这个问题。 这部作品,作家曾经想名之为《同情杀人》,又曾有一个中文版本叫《爱与同情》,如今新版了,回到1981年时的译名:《心灵的焦灼》。 “同情杀人”是最直观的对故事情节的解释。25岁的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偶然...  (展开)
芝麻小元宵 2014-07-09 21:31:21

怯懦的同情

茨威格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他的文字厚重沉实,一个个小方块好像进退维谷,在精神世界的迷宫中左冲右突,激烈碰撞着,一道道复杂的沟壑在他笔下铺展开来,不禁生出几分惶恐,好像被他窥见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茨威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他的作品并不...  (展开)
小水 2009-10-13 13:19:45

关于他人的痛苦

《心灵的焦灼》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对茨威格的喜欢我以前大概也说过,他写的人物传记实在好看,而陌生女人几乎成为我的榜样(自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也不过如此了。《心》讲的是一个年轻军官出于同情心,频频前往某暴发户家里,和残废大小姐作伴,不...  (展开)
麦田守望者 2007-08-28 11:56:05

自我的边界

这是一个讲究个性的时代,这是一个伸张个人权利的时代,这是一个自我中心的“ME时代”。读了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我开始怀疑“自我”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应该在哪里。 小说讲的是,我是新到驻地的一个军官。在一次晚宴上请主人的女儿跳舞,谁知这位少女双腿残废,当...  (展开)
joy_ 2010-10-07 20:02:27

活着,是要有勇气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活着,本身并不困难,只要按照与前辈大致不错的轨迹运转下去,只要把周边的大多数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是可以像普通人那样活着的,体验日夜的滋味,感受星辰的光芒,呼吸空气,触摸泥土,点点滴滴加在一起,并不困难,甚至连我们的男主人公少尉同志,也能痛苦地活下去。但是,这...  (展开)
helenh 2010-06-05 19:50:06

感伤的同情是没有真正意义的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  (展开)
波妞 2008-12-27 20:55:12

once upon a time

曾经这本书让我在期末热闹的图书馆里无法抑制地眼泪溃堤.. 铭心刻骨, 永远记得这份感觉。 还好最后, 关于我的所有情节和情结, 都过去了。 茨威格..他的身体里面一定住着个女人。  (展开)
度谙 2012-05-20 22:51:58

一种写作风格

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中午,虽然已是5月末,但炽热的天气却未如往年那样如期来临,依旧不冷不热。 如打仗一样,我刚开完了一连串的会议,精神略微有些疲惫,为了赶时间,依然选择在公司楼下的食堂吃饭。 任何人都会注意到食堂白墙上隐约的红色标语印迹,似乎诉说这这个食堂不短的...  (展开)
柳珊瑚 2011-12-01 18:02:19

软弱是种小毛病

软弱是种小毛病,然而包裹在自大和廉价的善良里,就成了大问题。 该书详细精确的描写了一个软弱的被倒追的2B青年的真实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以及自己人格不够强大时还打算到处施舍同情心的家伙的必然、真实的结局。  (展开)
2009-09-03 17:11:50

我想,你的心灵也焦灼过吧

“同情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 这是《心灵的焦灼》的卷首语。没有引全,因为后面马上...  (展开)
CAROL REN 2008-06-01 21:02:40

如何对待自我与他人

这是最近阅读过的最好的一部小说。茨威格用这部小说带我们回归到自我心灵。小说的结局使人深深的遗憾,合上书的时候,想到的是下面的一些问题。 1.我们对于他人的帮助,有多少是为了逃避心灵的焦灼,有多少是出于助人时的满足感,有多少是出于人性中善意的本能?是否这样的...  (展开)
枯井黄昏 2019-01-11 08:42:45

谈谈我浅薄的无法赞同作者所述同情的理解

1. 首先我没有完全理解和赞同作者的思想,就是真正的同情需要陪同对方一生,呵护她,关心她,为他分担痛苦;所以我觉得以后再成熟点需要二读甚至三读 2. 我理解的同情层次: 1)不存在作者说的一种同情是心灵的焦灼,急于尽快脱身免受感动,同情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能够理解对方...  (展开)
绒绒 2017-03-01 18:39:19

读茨威格

第一次读茨威格作品是非常有名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象棋的故事》。好看,目眩神迷的好看。从中短篇来看,我以为茨威格是和毛姆那样既爱男人又爱女人,一个爱人类又似乎反人类的作家。大概是我直女癌了,总觉得一个男人会对女人有这么深刻全面的观察和了解——比她们自...  (展开)
青灯 2016-12-03 20:41:13

同情与爱情的边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茨威格《心灵的焦灼》开篇便深刻地阐述了两种同情,提纲挈领:“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伤感,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 不管是之前的译名《爱与同情》还是《心灵的焦灼》,开篇的这一段话似乎就...  (展开)
随波逐流 2014-08-04 14:12:21

布达佩斯大饭店

一开始下载了布达佩斯大饭店在云盘上,看了一分钟感觉无趣。等过了2个星期在感觉无趣时想到还有部电影没看,细细看下来还是非常有趣的一部片子。又继续wiki一下,想找原著看看,没想到是这部片子是两本书改编而来。阅读的兴趣猛增。 电子版的不是非常容易读,在地铁上看完的,5...  (展开)
豆豆 2013-08-21 14:18:52

是同情还是爱情?

我十分钦佩作者茨威格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内心冲突的斗争、纠结、矛盾、惶恐、怨恨、怜爱、特别是同情的内心描述,这让我一个学心理学出生的人都望洋兴叹。在看的过程中感觉很过瘾呢,完全可以作为心理学学生的一个课外阅读。看完发现原来这种写作手法是心理分析手...  (展开)
Naomi 2012-07-25 22:18:55

焦灼状态

茨威格永远不会让人失望。从他最为人熟知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到同样是写女人内心变化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以及《昨日之旅》,每每读过都会被震撼到心灵。 这部《心灵的焦灼》是大师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简直将内心独白这一意识流的原始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啊!...  (展开)
方姝葭。 2011-05-11 20:24:59

题外话

他住在我奶奶家,是乡亲们口中的暮年土狗,是我眼里的大黄。 踩着虚浮的步子下楼斟水,冷不丁听见几声怪响,顿时酒醒了大半(借伤离别的幌子小酌花雕七八啖,不胜酒力),拉开前门寻向所至,呼,原来是大黄嘛! 只见那厮用背抵着门,全身蜷作一个圆,因为年迈而松垮的身板伴着...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3条)

订阅心灵的焦灼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