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 短评

热门 最新
  • 45 吴明士 2012-06-09 17:21:54

    能看懂的文章都好棒,看不懂的我也没辙了。。。。

  • 38 Little Miss 2012-04-30 21:41:20

    书的开篇写的很赞!中国人写东西就是精炼,这个开篇就抵了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功力还深。只是后面细节上来有好多书名和古籍什么的,就看不动了……=。=!

  • 12 狐不归 2011-12-20 18:03:43

    20世纪90年代,书话散文很流行,金老是代表人物。他的知识面很广博,算是书读通了的人。所谓“书读完了”是指各学科、各时代的基础核心书,毕竟就那几十本,不,一般人真读的大概就那十来本(还未必全本的读),可见书不必读太多。十多年前看到本书时有启发,现在看也只是寻常。三星半。2022年补记。

  • 7 清和读书 2017-09-15 20:05:41

    566-少年时期是最适合用来读书的,那时精力旺盛,头脑活跃,时间充沛。可现实是,阅读课形同虚设,家长老师缺位,少年们自己也要考试、竞选,要追男神女神,还要打游戏...浪费了大好光阴。等成了大人,记忆力减弱,理解力不同,而且“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再想补课难度不小。

  • 7 草虫 2009-04-12 11:16:56

    呵呵,可爱的一个老头子!!

  • 7 钟螺 2016-08-28 01:33:39

    金克木真是太酷了,感觉他处理经典与观察世界的方式和所有同辈人都不一样,可能是印度哲学的影响。第一部最好,展示出一种外部的疏离视角,冷峭地谈论那些或多或少总被神圣化的经典字里行间的东西。后两部的主客问答虽然思想仍有尖新之处,实不免装疯卖傻之诮。上次看到这么喜欢对话体的人还是周有光,是不是写这种文体能长寿啊……

  • 2 伊卡洛斯 2011-02-17 16:32:31

    前面介绍中文文化的很不错,给了一个很棒的角度启发我去重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 1 小米=qdmimi 2010-02-15 15:05:54

    “三冬,文史足用”……

  • 5 雲隱 2018-10-09 23:47:09

    这本书比《如何阅读一本书》这强得不止一星半点,《书读完了》简直是《如何读完所有书》,高屋建瓴,高山仰止,山巅之人为我辈指点一二,则是一步登天之捷径。(中心思想:一个领域里,只有一两本书是基石,直接上手,甩开几百本二道贩子嚼过的馒头)

  • 2 找自己 2018-05-02 13:51:41

    浅薄的我只读完了我感兴趣的部分,感觉更像是个人的读书笔记,对我的启发不是很大。只是知道了四书五经是一切书的根本,万书衍生之本。

  • 4 Dr Wu 2017-09-07 09:09:20

    反感这种读后感汇集成书

  • 3 陰陽魚 2017-09-07 00:46:34

    魚年十七時。師語吾曰。汝所讀博雜。尤佛經如煙海。斯以有涯追無涯爾。金先生有一書。提綱挈領。網羅東西。可讀之。對曰。善。師復言道。其書名曰,書讀完了。先生老而有此嘆。不虛其一生也。期汝亦有所成。魚心懷之。讀書不輟。須臾間。十年矣。

  • 1 tael 2015-04-16 11:25:22

    金先生的思维如天马星空,第一辑讲讲国学还能跟上,后面的就觉得自己底子太薄,无法和金先生对话。编者应该给个导读之类,提供个好一点的语境。要想读完这本书,得至少有金先生一半的博学程度呀

  • 1 周十万 2012-05-15 20:52:53

    很早以前就讲过的道理。反反复复地讲道理。架不住人家根本不打算听。讲又有何用。

  • 1 瑄小璧 2018-04-23 09:14:15

    作者目光短浅,写了一堆文字自我说服完毕,然后以为书真的读完了.

  • 1 抽抽经会被虐 2019-11-23 20:24:50

    读完后是真真正正觉得自己悟得太少了。读书得间,看来还得再继续努力。

  • 0 刘小黛 2011-08-25 19:19:02

    老一辈的读书心得。

  • 2 greatabel 2019-04-24 16:26:21

    所有事情都符合8-2法则,读书也一样;心经解读大部分都符合我的认识,一直觉得从科学/甚至哲学角度解释都丢失了最好的意蕴,当然除去潜意识显意识解读五蕴六尘又落入俗套了。老先生语言学功底力透纸背啊,文化源流整理都需要学贯中西的底子,颇有老一辈学人中有真才实学者那种风采。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