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老北京 短评

热门
  • 176 萨库拉 2013-11-23 10:04:09

    何伟用英文书写中国人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梅英东把中国人都知道的事写成英文。这就是差距。

  • 57 猪头妖怪 2013-07-11 22:28:29

    公平地讲,这本书里的好多篇幅充其量只能说是素材的堆积,绝无法跟彼得·海斯勒的那几本书——尤其是《江城》——相提并论。

  • 40 林雨飞 2013-05-27 18:13:21

    刚开始看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心痛流血,看一会儿就要休息一下。但后来也就释然了,在宇宙、历史的长河中,被毁掉的东西不计其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管怎样,只要我们还在一起,就好。对了,翻译的特别好,毫无障碍。5.23京东购买,5.25-5.27阅读

  • 27 nothing纳森 2014-01-15 12:00:22

    在北京买的唯一一本书 读的时候自己到新家住了几天 从窗户看出去整个城市 从前往后都是高高低低的吊臂 对门的邻居我至今也不知道是谁 就在想太原这个两千五百年的城 除了可以用数字诉说还能用什么见证 小时候第一次去北京就住在前门的四合院 那是我对胡同生活最开始印象 甚至于08年之后每次到前门都觉别扭 直到今年第一次逛到杨梅竹斜街 在一家小店中听着那些街坊邻里聊着家长里短 看着马路上的居民来来往往 虽然已经连续开了几家小店 但整个街区还是活着的 它有自己的人情与故事 还有自己的更新与变化 有着那样鲜活又在濒临灭亡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自身难保的城市里 能听到最自嘲的笑声 也能看到最朴素的关怀 它没有什么逼格或者需要假装 寻常真是却也难得 现在想来若要怀念北京 最多的还是那些在电梯间与大妈闲聊

  • 26 仙境兔子不忘记 2013-03-28 20:56:00

    作为译者,很荣幸能和原作者亲密合作,把这本感人的好书呈献给中国的读者。Mike的视角是多么亲切,对北京,和胡同里的人们,怀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书里有历史,北京城的传说、沧桑、在几次浪潮中的城建与改造;有现实,Mike在胡同住了好几年,全程跟踪大栅栏拆迁;有国际范,作者足迹遍布巴黎、伦敦、琅勃拉邦等地,从其它古城的改造反思北京;有故乡情,廊坊二条的老字号,好像还散发着卤煮的浓香。有对现状和未来的担忧,交通拥堵,文化破坏;也有诚心诚意地建议,在“破”之后,也要去“立”。我想,每一个人,都会被Mike,一个外国人对北京的赤子之心所感动。谢谢这些亲爱的偏执狂,让我们看到熟视无睹的东西,让我们想要为了北京更好的变,或者说“不变”,而努力。另有台湾繁体版《消失的老北京》

  • 11 叶酱 2016-09-21 19:51:58

    结构有点《甲骨文》的意思,作者说“我们在自己的母语里流浪,他们却安然找到栖身之所。” 只有在胡同里切身住过,才有话语权,只有经历过,才有资格说话。

  • 10 CP Wong™ 2013-07-08 11:20:07

    老外每每对中国的改革和建设瞠目结舌时就来一大本书扔回英语区亚马逊打榜。与何伟的「江城」异曲同工来纪录大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人际疏离感。各种强拆弱拆都能写出半本文字。不是我们漠然,而是习惯了这个打工地无休止的改变。无所谓好与不好,人生何处不折腾?这些"和平使者"铁了心来寻找最下层生活,就算关半岛总统套里,他笔下依然是东四胡同中没有隔间的公共厕所。

  • 7 dromobabel 2013-06-22 20:09:57

    《四世同堂》版的《城记》,在这样的外国人面前,我注定永远只是这座城市的外地人……anyway,廊房头条我造访过三次,五年了,似乎没什么变化……用卫星地图看前门大街两侧的街道纹理,但愿“无形巨手”的资金链真的断了吧……

  • 7 舒农 2015-08-11 17:07:07

    我觉得比何伟写得好。虽然美国的非虚构写作像是量产的三明治,但是馅料不同吸引的人就不同吧。

  • 4 蓝文青 2013-06-29 09:37:55

    我于北京多少话不能说呢?东四十条拆的时候我在,现在读这本,想起来年少时的歌词——“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北京,就是这种说不出来的痛了。

  • 8 朴九月 2013-06-04 01:18:09

    感慨太多。在北京差不多生活了八年,也没有对这个城市了解得那么多。 我在這裡結束了我的青春期,卻沒有完成成長和夢想,但我依舊感激她。我知道我總有一天會離開北京,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在離開前我想好好再看看她,我從來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愛這座城市。

  • 4 allison 2016-02-02 16:17:17

    远不如何伟写得好。

  • 8 朱老板 2018-12-20 22:42:23

    在逃离北京南下的高铁上看完的,越往后看我就离北京越远。北京不是我的故乡,确实我这辈子到目前为止生活过最久的地方。这个地方让人喜欢不起来,但是却又难以忘怀,让人亲切不起来,但是又无法割舍。我多希望自己能是一个北京人,能自豪地说这些砖瓦树木环路立交是我家、这些灰头土脸红墙玻璃是我家。可是老实说,现在的北京不是任何人的北京,老北京早没了。

  • 10 成知默 2013-07-22 10:34:57

    在书中,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说:“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我们愤怒地毁掉自己的文化。从80年代到现在,我们快乐地毁掉自己的文化。”寄托了太多人的爱与悲欢、承载了太多历史风云变幻的老北京城,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的名义下被劫掠一空,面目全非。那些曾独一无二的建筑遗产在我们眼前分崩离析,那些守望相助的胡同邻里之情,终将可悲地被未来掩埋。作者小梅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城区的中心正在回归其旧有的作用,变成权贵和精英阶层寻欢作乐的场所”,可谓一语中的。

  • 4 2014-03-03 20:05:59

    很喜欢这本书。推荐大家来读。

  • 2 远子 2018-05-20 11:41:12

    看完很想去胡同里好好逛逛,虽然它已经面目全非。其实我几乎没有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过北京这座城市,不然之前的写作里应该能多一点东西……读这类作品,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从熟悉的事物里重新获得一种陌生感。比如作者在写到自己在胡同里租住的房子时说,“这间屋子从19世纪跨越到了21世纪,我们没有厕所,却已经联了网。”我也住过这样的屋子,但绝对想不到这样的角度……不满意的地方是,虽然作者去了河内,巴黎,琅勃拉邦等地方,以求与北京的老城改造对比,但所得的资料似乎都没有太多“现场感”。整体上没有《东北游记》生动,但还是很值得一读。

  • 2 Elact 2013-09-29 21:15:27

    这个老外和海斯勒(何伟)95年一同以美国和平队队员的身份来到中国,后来都成为了描写中国生活的作家,海斯勒因为<江城><驯鹿中国>很红,但是我对这两本书的感觉却一般,梅尔写的书描述了他在北京前门胡同居住和当小学英语老师的经历,比凯斯勒好!接地气!

  • 4 艾弗砷 2013-11-23 22:15:39

    本来觉得不着急看呢,没想到这么引人入胜,一口气读完。也有些错误,我读得这么不仔细都还看见了两处。比如伪满洲国建立时间写成了1934年,应该是1932年淞沪抗战之后才对;还有说老舍从《龙须沟》后再也没写过小说,也不对。《正红旗下》不是六十年代才写的吗。不过瑕不掩瑜,读起来特别畅快。虽然说的是悲伤的事,但是经常有莫名的喜感,读着读着就笑出声来。哈哈。

  • 2 柏林苍穹下 2013-08-11 12:06:22

    不以文人的俯视角度来思考老城的保护问题,作者站在小市民的立场上,与他们仰视“蓝天”共同呼吸,怅望辉煌无边的未来。

  • 3 57 2013-05-07 15:11:19

    这个话题已经有了太多讨论,又好像从来没被讨论过。任何形式的写作似乎都不能力挽狂澜,而只能留下痕迹,通过不断地重述,把城市的变迁制作成标本,作为对后代的提醒。这一本的目标读者显然是西方人,但其中的独立姿态、历史性的考察,依然值得一阅。翻译有些不够老道。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