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年谱 短评

热门 最新
  • 17 栗子有毒 2016-04-26 20:10:09

    年谱不易读,读完前面要加终于二字。傅先生对李卫公用情甚深、用力甚勤。积极方面是替他辩诬不少,有的地方很有说服力。消极方面是不免有回护之处。另外进一步坐实司马光喜用笔记黑人而不顾事实的问题。这一点和辛德勇的观点一致。总之君实相公的史德很有问题。

  • 9 sindwerra 2019-02-16 19:08:50

    首先按照牛党的逻辑来理一下所谓李党的传承年谱,倘若以李吉甫为开端,则李党党魁应该分别是李吉甫、武元衡->裴度->李德裕 那牛党呢?李逢吉(令狐楚)->李宗闵、牛僧孺->白敏中、令狐綯 正常人看到这里就应该知道谁是谁非,偏偏有一些在地窖里修书的XX把对王安石、新党的恨加到其他人身上,实在是令人恶心 牛李党争和新旧党争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牛李党争基本上可以定性为完全的正邪之争,而新旧党争至少旧党方面的士大夫的确道德品质上还是要强于新党人物的 这本书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塑造了李德裕的形象,同时也让白居易、刘禹锡、牛僧孺、李商隐以及司马光的真实面目都暴露在世人的眼光之下,另外会昌三年驳牛僧孺的文字让人忍不住拍案而起,印象中有这样感觉的情况只有"莫须有"一次,但这次不是愤懑,而是痛快!

  • 4 eien99 2013-12-25 21:38:40

    既然修到第三版,那应该与时共进的了,好书,李卫公值得我去阅读的大人物,崇敬之情无以言表!!!值得收藏

  • 2 文孟先生 2022-11-23 17:22:17 湖北

    经典作品。

  • 2 白及 2023-01-13 21:07:26 辽宁

    我居然才想起来标注这本……这简直是李党圣经了好吧!!(×)感谢傅先生的整理写作。希望晚生日后写出来的晚唐方向学术垃圾没辱没前人的成果。

  • 1 勉之 2023-11-04 16:50:25 日本

    太翔实了,赞叹!留意材料来源(持续丰富豆列),争议点、春秋笔法与材料对读(包括但不限于两唐书和通鉴)。名为李德裕年谱但笔端实伸至中晚唐一干人还有司马光。两年前读两唐书本纪时还为文宗扼腕叹息过,现在觉得他活该。“李烨于本年三月扶其父、母、兄、弟、姊等六丧及仆人死于贬所者,由崖州北返,十月抵洛阳,十二月葬于先世兆茔。”(“君躬护显考及昆弟亡姊凡六丧”)实在太悲……//才知道傅先生是宁波人😯

  • 6 越石赋扶风 2021-07-06 22:26:53

    看完年谱和资治通鉴,我觉得文宗其实是中唐皇帝最为不堪的,甘露之变宦官大肆屠戮朝臣(致使唐廷威信下降)、党争激烈,基本都是他的责任,所谓牛党无非是文宗任用的一帮庸人,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偏偏是个金句小王子,很会甩锅,“朋党易,藩镇难”、“受制于家奴”、“我唐天子二百年不及崔卢” 结合他的作为简直无语吐槽。李德裕能遇上全心全意支持他的武宗,君臣遇合,成就一番事业,也算是幸运了。ps 相比圆滑、随时改变态度的杜牧,小李(李商隐)才真的是始终如一,而且还是党争外围的受害者,不知道《旧唐书》为何如此刻薄,说他轻薄无行……🤔感觉宪宗穆宗敬文武时期,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现象很严重,所以新科进士们只好抱团取暖?传统的士族、寒门之争我觉得未必不可以从新的视角来看待。

  • 3 流惜子 2020-08-12 19:06:34

    不仅于文献考索功莫大焉,也对牛李党争研究最为精当。牛李党争研究成果汗牛充栋,能与本书比肩的,即使在未来大概也很难见到了。

  • 2 柳向阳 2016-01-09 10:25:13

    因为想写篇文章,昨晚又把他被贬岭南看了一遍,画了标记,只是马上写文章的想法已经放弃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千古一相” “唐中世第一等人物”。

  • 2 Vera Laurant 2013-08-02 18:52:29

    前两天刚看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同为乱世权臣,对比之下更显李卫公深谋远虑,身正行毅。偶像~~~

  • 1 洛水湛湛 2022-05-29 18:01:33

    膜拜之,考证功夫太强了。

  • 0 芸暖書薌 2023-10-17 21:56:28 北京

    详实。囫囵吞枣翻了一遍,留意较多的是材料来源,实在对这段太不熟了。

  • 0 Q 2023-06-24 19:57:17 湖北

    考究扎实

  • 2 厨艺学徒polius 2023-03-08 16:42:09 江苏

    与《李德裕文集校笺》搭配精读,深感傅老师做学问之精细认真,相比近些年来随手翻过的一些粗制滥造的“年谱”成果,不得不敬佩前辈学者。当然,出到了第三版,书中仍有一些错漏。

  • 1 鑑外觀 2023-04-29 20:17:36 北京

    年谱标杆

  • 1 先侬 2022-07-31 10:16:48

    意外的好读,虽然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考证,但内容并不无聊、先生文笔也不枯涩,或许这就是带着感情的好处吧。傅先生真是博览群书,考索之功力,只能仰望。若谈感受,第一不喜的是唐文宗,感觉他是一个梦想当英主但只是嘴皮子很溜的普通人。第二不喜的是李宗闵,他才更像一个狂热的党派战斗分子,且又无甚功业,真是德才两失。至于李德裕,前仍身处台阁,旋即被贬南荒,太尉昔日功业富贵,一场春梦。

  • 1 不畏浮云遮望眼 2019-08-07 19:48:02

    旧时王谢堂前燕,渐入寻常百姓家

  • 1 凉州无归客 2018-03-05 14:17:37

    要了解一段历史还是读人物年谱最好。中晚唐真是一纸悲声。

  • 1 朱颐钊 2022-12-06 22:36:22 北京

    甚好的年谱著作。有文宗和宣宗两任影帝一前一后,事情也真是难做。也能理解那份紧张感,许多人一旦秉国,便总要那么迫不及待,因为时间就那么多。以及,既然一定要有皇上和宰相,那么能摊上好皇上和好宰相,也真是生民之福了。

  • 1 侯粉 2020-04-16 23:25:41

    去年夏天在飞机上看的。这本书也许没有客观评价李德裕,但却非常客观地评价了司马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