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材料以十分混乱的结构进行组织 与其说是一部乌托邦建立史 毋宁说是一种关于殖民失败史料的搜集 尽管受历史阶段局限 其中价值并非说完全没有:所有已发生的错误似乎都受限于财力持久性 科技力量和管理意志 对人性怀有过高期待 只知中途介入 却浑然不知应通过教育去尝试改造人性本身 初阶者失败
乌托邦们的生活史
报道式写作,毫无议论,全是叙述,资料编排也乱七八糟,连起码的图表都不给?另外,老马的社会主义跟这伙过家家的空想移民派真的毫无关系
十九世纪的乌托邦团体从另一角度证明了“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为什么一定要以暴力流血的方式进行斗争。社会学的观念往往却需要处理观念之外的东西。乌托邦团体存在几大基于病态体制基础而产生的问题,包括失效的经济结构、管理科层、资金的匮乏以及个人的独裁。尤为可哀的是,高举告别“资本主义的贫困”旗帜的同时却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的一切生产资料、工具的馈赠,这被马克思嘲笑为受困于“西班牙式的城堡”中,虽则如此,成员们却依然不免于过着返身原始社会,挣扎于贫困线上的糊口生活。19世纪乌托邦,是一个鸡肋,一个资本主义的鸡肋,在欧洲大陆徘徊。
挺不错的,翻译差了点。。。
傅立叶被黑出翔了
把团体的暗面讲的比较多,添了第一章反而显得乱。
正像波德莱尔说:“我们的灵魂是一条三桅杆的船,它一直在寻找它的伊卡里亚。”
对乌托邦祛魅了。让人放弃私有财产,去过集体生活是违背人的本性的。食品问题,沉重单调的日常劳动,巨大的社会阻力,不合理的苦役分工,资金问题等。但我也明白面对社会的贫富差异及不公,对乌托邦的向往。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对目前来说,个人主义更好。去看看日本年轻人是怎样生活的 (尤为可哀的是,高举告别“资本主义的贫困”旗帜的同时却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的一切生产资料、工具的馈赠,这被马克思嘲笑为受困于“西班牙式的城堡”中,虽则如此,成员们却依然不免于过着返身原始社会,挣扎于贫困线上的糊口生活。)说得对
书中的实验乌托邦全都失败了,但用暴力革命路径建立起来的大乌托邦存在了几十年也一样失败了,而且代价是无数人命做耗材
偏重记录、史料……美国的乌托邦团体还挺多的
过于琐碎
没有嘲笑的意思,但是真的挺好笑的,人类一败涂地合集,但勇敢地犯错总比什么也不做强
当做某博士的论文看吧,各种不详尽、不给力。即使是资料罗列,也整编的毫无趣味,或许这就是19世纪乌托邦的趣味?
[cp]#清明去哪儿##16# 嗯嗯,19世纪前期还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延续了18世纪的客观精神。那是人的总体性尚未消失的时候,才有了那么多乌托邦实践。20世纪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了,那种盲目乐观不复存在。有了反乌托邦作品。这本书翻翻蛮有意思,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时代的生活和精神症候。延续了布罗代尔开启的传统。[/cp]
> 十九世纪乌托邦共同体的生活
0 有用 文泽尔 2012-10-03 15:26:46
材料以十分混乱的结构进行组织 与其说是一部乌托邦建立史 毋宁说是一种关于殖民失败史料的搜集 尽管受历史阶段局限 其中价值并非说完全没有:所有已发生的错误似乎都受限于财力持久性 科技力量和管理意志 对人性怀有过高期待 只知中途介入 却浑然不知应通过教育去尝试改造人性本身 初阶者失败
0 有用 cen 2008-11-28 01:25:58
乌托邦们的生活史
0 有用 magnus 2014-04-25 23:04:02
报道式写作,毫无议论,全是叙述,资料编排也乱七八糟,连起码的图表都不给?另外,老马的社会主义跟这伙过家家的空想移民派真的毫无关系
3 有用 安提戈涅 2011-11-01 23:11:17
十九世纪的乌托邦团体从另一角度证明了“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为什么一定要以暴力流血的方式进行斗争。社会学的观念往往却需要处理观念之外的东西。乌托邦团体存在几大基于病态体制基础而产生的问题,包括失效的经济结构、管理科层、资金的匮乏以及个人的独裁。尤为可哀的是,高举告别“资本主义的贫困”旗帜的同时却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的一切生产资料、工具的馈赠,这被马克思嘲笑为受困于“西班牙式的城堡”中,虽则如此,成员们却依然不免于过着返身原始社会,挣扎于贫困线上的糊口生活。19世纪乌托邦,是一个鸡肋,一个资本主义的鸡肋,在欧洲大陆徘徊。
0 有用 ourmfzh 2014-05-09 11:54:33
挺不错的,翻译差了点。。。
0 有用 柴墟矜兰 2014-04-15 18:40:09
傅立叶被黑出翔了
0 有用 条那 2013-04-19 23:27:51
把团体的暗面讲的比较多,添了第一章反而显得乱。
0 有用 水虎水虎 2010-06-11 01:01:59
正像波德莱尔说:“我们的灵魂是一条三桅杆的船,它一直在寻找它的伊卡里亚。”
0 有用 1234564 2023-04-03 11:58:30 云南
对乌托邦祛魅了。让人放弃私有财产,去过集体生活是违背人的本性的。食品问题,沉重单调的日常劳动,巨大的社会阻力,不合理的苦役分工,资金问题等。但我也明白面对社会的贫富差异及不公,对乌托邦的向往。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对目前来说,个人主义更好。去看看日本年轻人是怎样生活的 (尤为可哀的是,高举告别“资本主义的贫困”旗帜的同时却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的一切生产资料、工具的馈赠,这被马克思嘲笑为受困于“西班牙式的城堡”中,虽则如此,成员们却依然不免于过着返身原始社会,挣扎于贫困线上的糊口生活。)说得对
0 有用 实名上网 2023-08-28 18:41:00 上海
书中的实验乌托邦全都失败了,但用暴力革命路径建立起来的大乌托邦存在了几十年也一样失败了,而且代价是无数人命做耗材
0 有用 独孤奴 2020-11-12 17:44:21
偏重记录、史料……美国的乌托邦团体还挺多的
0 有用 躺平吃土豆 2016-06-29 08:10:05
过于琐碎
0 有用 sicksadweirdo 2024-10-12 01:24:41 北京
没有嘲笑的意思,但是真的挺好笑的,人类一败涂地合集,但勇敢地犯错总比什么也不做强
0 有用 水怪 2011-02-08 12:37:35
当做某博士的论文看吧,各种不详尽、不给力。即使是资料罗列,也整编的毫无趣味,或许这就是19世纪乌托邦的趣味?
0 有用 77477 2020-02-19 12:54:52
[cp]#清明去哪儿##16# 嗯嗯,19世纪前期还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延续了18世纪的客观精神。那是人的总体性尚未消失的时候,才有了那么多乌托邦实践。20世纪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了,那种盲目乐观不复存在。有了反乌托邦作品。这本书翻翻蛮有意思,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时代的生活和精神症候。延续了布罗代尔开启的传统。[/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