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象征的书评 (14)

苦闷的象征与自由的游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苦闷的象征》是日本学者厨川白村一部著名的文艺理论著作,出版仅一年后即一九二五由鲁迅翻译为中文,同时丰子恺也进行了翻译,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文艺界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这部作品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柏格森生命哲学为基底,以广义象征主义和艺术游戏说为视角,剖析了文... (展开)
放不下又忘不掉的时候
向人生的道路进行的时候,我们就或呻,或叫,或怨嗟,或号泣。而同时也常有自己陶醉在奏凯的欢乐和赞美里的事,这发出来的声音,就是文艺。对于人生,有着极强的的爱慕和执著,至于虽然负了重伤,流着血,苦闷着,悲哀着,然而放不下,忘不掉的时候,在这时候,人类所发出...
(展开)

『苦悶の象徴』読書メ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創作論 二つの力:内に動こうとする個性表現の欲望+外から絶えずに社会生活の束縛強制を受ける 「生活難の脅威を武器とせる機械や法則や因襲の強力の前に、人間は先づその人間らしき個性生活を捨てて、多かれ少なかれ法則や機械の奴隷となり、甚だしきに至っては自ら機械の化... (展开)
《文艺作品创作与鉴赏入门》
这是我给这本书取的更“畅销”一点的名字,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没有书名,只是作者生前留下的未发表的手稿,《苦闷的象征》也是作者的朋友代取的。 《渴望生活·梵高传》里说,梵高觉得“只有表现出艺术家的痛苦的作品,才算得上是真实、深刻的。”本书的作者有着与之相似的观点:...
(展开)

Fine Frenzy
2022/5/2-2022/5/16 一本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下的文学理论书籍。 作者显然是非常敏感且理性的那一类评论者,有着对文艺非常清醒的认知,许多观点充满了一个批评家对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和责任感。 人类想要创造更好的生活,然而现实中总有诸多阻碍,这两种力相驳斥而产生...
(展开)

苦闷的象征的整理以及自己的小感想
不知道川厨白村,因为是鲁迅译的,想着鲁迅推荐,便去看了。 创作论讲“生命力受到了压抑而生的苦闷的懊恼的乃是文艺的根抵”。因为有了生的苦闷人生才有生的功效。我们一面怀揣着对生的渴望,一面被社会被生活压抑着,两者不断的碰撞才使生命得以运转。生的外底是压迫,内底...
(展开)

《苦闷的象征》:文学是自由的吗?
一口气将《苦闷的象征》读了一半,很是过瘾。我很少能坚持一个小时以上去读这类抽象讲文学的书籍。不是被其中深奥的哲学搞得要崩溃,就是被语意混乱的句子弄得不知所云。而鲁迅先生翻译的这本书,却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什么是文学、文艺,适合我这一类不懂得文学为何物的人去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