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神话 短评

热门 最新
  • 7 李伯伯 2011-07-16 22:28:15

    读完前几章放弃了……

  • 3 勤劳de小懒熊 2015-07-29 17:39:30

    有点像看古籍一样。一方面惊讶60年代就有千人开发团队,一方面说道文档,我马上想起word pdf之类,他居然说微缩胶片。。。。 不过,估计进度,带团队,测试和文档重要性,挺受启发的。

  • 0 阿呆 2012-08-04 12:40:04

    有一些概念确实已经过时了, 比如对文档的认识. 还是现在写敏捷的书相对实用一点. 鉴于这本书是三十多年前写的给4星.

  • 2 Vint 2021-09-29 15:43:52

    书中大部分章节的行文结构是抛出问题、阐明观点、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是观点清晰明了,记笔记很爽。坏处就是如果读者没有有意识的思考阅读的内容,读完这本书可能很难总结出核心观点。相比另一本书《反脆弱》是把观点埋藏在行文里,读书过程读者会被带动的去一点点挖掘。不同书籍的编写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关于书中的内容,带给我启发的是“概念完整性”、“外科手术式团队”、“架构师开发的第二个系统”、“构建一个用来抛弃的项目”、“用于进度估算的里程碑”这几个概念。

  • 1 岚大爷本人。 2013-02-16 14:42:09

    第十八章是从前文提炼出的重点摘要。第十九章是对前文的提纲挈领。这两章中的观点都了解后,大致就可以对全篇有较好的理解。虽然离本书的初始写作时间已有三十年,但项目管理依旧是场噩梦。

  • 1 Jessica 2014-01-03 22:41:01

    编程1【2014.01.03】“效率高和效率低的实施者之间差异非常大,经常能达到数量级的水平”;比如有人一年能读1000多本书,有人一年只能读10本不到……P169讲如何形成文档,很有用!关于专家系统的论述已然大大过时,几乎无用;对程序语言的论述也已过时。结构师很重要;项目紧急时不该再增加人手。另外教给程序员如何写文档,如何安排项目组织序列和时间,如何管理团队。总之就是很多很实用的技术点吧。

  • 1 🧀 2016-05-23 16:42:57

    大学时候在工作室读过,很棒的项目管理的理念(一言以蔽之,我们理想的工作状态是有标准的效率,以 人/月 为单位)。人家十几年前就有这样的团队观,反思反思啊。

  • 1 Windie Chai 2011-12-13 15:36:05

    08年买的书……终于读了……

  • 1 预见未来to50 2020-08-28 14:30:04

    还是在高知特的时候向公司借阅过的一本书,可谓IT界必读。 “(1)提倡外科手术式的团队组织; (2)软件项目的核心概念要由很少的人来完成,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 (3)软件开发过程中必要的沟通手段; (4)如何保持适度的文档; (5)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只有适度改进,没有包治百病的银弹。”

  • 0 首席备胎 2014-10-16 20:57:23

    五星是向ibm致敬

  • 1 . 2014-07-09 01:23:52

    又是不明觉厉的一本。虽然有个非常浪漫的名字,但真不是讲嫦娥的。“大型软件项目中人-月其实是不可互换的,向滞后的项目追加人手会使得进度更迟缓。”最近Halt & Catch Fire里还引用了这个

  • 0 郭少 2014-08-20 09:47:42

    美国人六十年代就开始千人大会战了。那时现在中国写代码的人几乎都还没有出生。看到 OS/360,PL/I,纸带打孔机,磁带机这些古董名字,如同进入上古,可一窥先人们的代码生活方式。这一点上读这本书的感觉如同《诗经》,《论语》。

  • 0 惜知猫 2012-02-22 15:47:35

    此书成功之处在于跨越了科学与艺术。计算机历史只有60年,但人类艺术史有6000年。 P.S. 可能是先看过一些其他软件工程的书的缘故吧,觉得此书里说得道理很普通。但一想到是75年写的,还是不得不佩服。

  • 1 川貝 2011-01-08 19:02:07

    早年IBM大型软件构建工程的实践经验总结,1975年初版之后就被称为软件工程的圣经,人们经过消化吸收后整理出许多最佳实践,在敏捷当道的今天,再读来多少有些老生常谈甚至过时的味道,但精彩洞见和经典比喻该是它一而再再而三被反复引用的原因之一吧。复杂创造型的工程管理的确很容易令人产生想当然的人月迷思,以为只要堆积人力和时间就会有成比例的产出,所谓量变到质变不无道理,但现实里数量和质量往往不能做简单兑换,一位关键人物在某方面抵得上百万雄师的事例并不少见。集体生产中组织管理和协作方式对目标产出的影响深远,协调配置不当将造成反预期的消极结果。随着编程语言的进化,辅助工具的开发和项目管理方法的革新,当初作者断言不存在的银弹眼下已经成匣,至于软工之外更广泛的银弹似乎也有迹可循,第一性原理或许就是寻迹的弹道。

  • 2 米叔 2014-01-12 02:57:12

    再也不想看这种书了……

  • 1 Sai 2013-01-21 01:57:53

    一开始还以为这是本登月相关的书,结果「人月」=「人每月」…这本书教导我们:1.如何让机构变得更加臃肿;2.如何在变得臃肿后让无所事事的人都有事做。本书提出的很多手段和方法在如今都已过时或众人皆知,还是不要浪费时间去读了。

  • 1 阅微草堂 2016-11-06 18:37:19

    设计和实践不是瀑布式而是增量式。这本书不仅仅是项目管理,更是如何思考实践和思考软件工程的书!如何把一系列程序设计和构建成系统,如何把程序或者系统设计成健壮的、经过测试的、文档化的、可支持的产品,如何维持对大量的复杂性的控制。P176大多数成功的第4代语言是以选项和参数方式系统化某个应用领域的结果。概念完整性。一个整洁、优雅的编程产品必须向它的每个用户提供一个条理分明的概念模型,这个模型描述了应用、实现应用的方法以及用来指明操作和各种参数的用户界面使用策略.化学工程和软件工程的相通之处!

  • 1 Tomy 2011-08-17 21:23:16

    其实没看进去多少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