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岊湬的书柜(4) (岊湬)
- 四段 (木木文)
- 版本目錄典藏印刷書籍學術史 (木木文)
- 觉醒 第002编 (贝奥武夫无敌)
- 2015年以来购书备忘 (福尔梅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在欧化与国粹之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大甜甜~~ 2012-04-22 15:24:31
学术的运势终究跳不出时代的界限,这是学衡派先天的悲哀。
1 有用 一乘寺绿狗 2018-10-08 14:30:20
窝 觉得 里面的很多人都应该是矛盾的 而不是这么理直气壮的 毕竟无论是白璧德那伙还是吴宓这伙都应该带有【复古者】的左顾右盼才对
1 有用 尚水堂 2014-04-30 22:20:49
就学衡派的思想史研究,主要侧重在美国新人文主义在中国,对学衡的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术立场阐释不够,能对学衡派与新文化派 、与国粹派的思想论争与学术比较做一梳理更好。
2 有用 子骏 2013-08-07 17:44:56
史料翔实,持论公允。然将陈寅恪列入学衡派,大可商榷。
1 有用 房顶上的猫 2022-03-12 10:32:22
本书聚焦学衡派主要人物和代表性思想,对于思想发展脉络进行整体把握和细部勾勒。与《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一书结合起来阅读,能看到作者一条连续的研究理路,即:通过对于国粹派和学衡派的研究,突破此前或激进或保守的评价模式,发掘晚清至五四新文化时期多元的思想脉络。20年后再次思考这个路径,依旧能受益良多。(特别是当下学界着力强调的与地方社会相结合。)本书对于从整体上理解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动和近代民族民... 本书聚焦学衡派主要人物和代表性思想,对于思想发展脉络进行整体把握和细部勾勒。与《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一书结合起来阅读,能看到作者一条连续的研究理路,即:通过对于国粹派和学衡派的研究,突破此前或激进或保守的评价模式,发掘晚清至五四新文化时期多元的思想脉络。20年后再次思考这个路径,依旧能受益良多。(特别是当下学界着力强调的与地方社会相结合。)本书对于从整体上理解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动和近代民族民主主义的演变,以及从具体方面上认识新史学和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