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用此本对着商务版看了看重要的条目。就看过的数百条而论,商务版的奇崛之处似乎都是法译者的想象以及注疏的羼入,无论有没有标傍点均是这样。另外注释里的梵文拉丁转写也以此本为正确得多。
婆罗门真不好当!
मानवधर्मशास्त्र, 2010.8.8@野草
有趣。女人很惨,猫很坏,不杀生,能找到几条很经典的格言。印度教的熏陶下,教徒们拿着动物去撞刀口,不算杀生?出口牛肉最多的国家,不杀生?遁世期不就是让老人自己去死别拖累家人吗?(金克木说,另一版本的楢山节考) 注释中有很多个“梵文”误作“楚文”;字母ī全印刷错了(变成i上面加一横);很多颂该加引号都省略了;“一生人”(一生族)没有注释
晚上睡不着,看奇书,有用。。。
详细看完并将书中关于布施的内容整理一遍。看完这本书再去看其他关于印度文化的书更能吃透一些。本书的标注特别好,简洁易懂。
季先生弟子中最出色的。
学习梵语的绝佳参考书
虽是“法论”,但比起政治法律,内容还是更倾向于宗教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前半部分论述婆罗门四个生活时期的法,即梵行者、家居者、林居者和遁世者,每个婆罗门在一生中都应依次经历,后半部分论述国王的法,国王“是具有人的形象的伟大神性”,他规定每个种姓的生计和使命,并通过巨细无遗的限制来维护泾渭分明的种姓社会的稳定,因而国王之法为婆罗门之法的保障。作者既为婆罗门,表现的自然是“以婆罗门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因而在等级森严的律法中,婆罗门享有绝对特权,例如除了婆罗门外其他种姓皆有死刑,而“对于婆罗门,剃发被规定为死刑”,普天之下最大的罪便是杀婆罗门,以至于“国王甚至不应该在心里想杀他”,而杀首陀罗则与杀猫狗的赎罪苦行一致。虽然略显枯燥,但值得深究的部分很多,读来对印度的历史与现状有种恍悟的必然之感。
读起来翻译真的好,感觉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把意思说明白了。 按照规定的理想状态,婆罗门确实辛苦,并不享受。国王的法条较平面,体系逻辑弱。 教律和法律混在一起,责任后果不规范。 承认有分别心和三六九等,也主张有无处不在的统一的神,在传统自然价值外,推崇苦行忍耐,主张为团体目的违规有功。世袭继承和轮回升堕混在一起就很迷。 理想状态下的社会秩序,现世欲望中的个人行为,难免借法违法,自律自知。 五星给翻译,原著内容大多三观不合,减一星。确实该多多忍耐安逆。
再看一遍,还是震撼
先有独一理智(神我)才有众生的创世观好现代感(。)
四分之一个亚洲(印度以及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的宪制根源。
托名印度传说中人类始祖的摩奴之口的伦理规范,对婆罗门和刹地利两个种姓的从生到死从里到外做了事无巨细的规定,其余的几个种姓的行为规范都是依附于这两个高种姓顺带提及的。感叹婆罗门祭祀仪轨之多,拥有特权之多。注释再丰富一点就好了。
婆罗门的艰苦修行之路~ 全书苦行色彩浓郁。对刹帝利修行部分的描述更接近治国策。 体例更接近礼记而非教法书,有许多对于礼制的杂乱记录。全书中亦有许多近乎于佛教之发愿或者诅咒性质的内容。亦有许多过于奇异搞笑的条目。
通篇就两个字:等级,利用宗教将不平等合法化的典范。可作为印度婆罗门教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百科全书,神。
旧版的样子多好看,这新版设计真恶劣,不过没有选择了。前半洗脑卖瓜,后半繁琐律规。我觉得其实婆罗门本身就很矛盾,地位又崇高又卑微,种姓制度里的人多半活得很痛苦吧。其实想想都觉得痛苦,别说真活在里头了。
印度学A1必背
写论文时翻了翻关于布施/施舍内容。种姓制度乃一毒瘤,全书每一个字都有毒。五颗星只为致敬译者,关于内容我只想吐口水。
婆罗门晚年离家而去,遁入林中,抛却尘念。刹帝利以战为生,裁决世事,守护百姓。抛开身份与种姓的“偏见”,其实这部法论赋予他们的职业与义务还是颇为神圣,文字间都流露出来。
> 摩奴法论
8 有用 北窓 2015-03-05 19:45:26
用此本对着商务版看了看重要的条目。就看过的数百条而论,商务版的奇崛之处似乎都是法译者的想象以及注疏的羼入,无论有没有标傍点均是这样。另外注释里的梵文拉丁转写也以此本为正确得多。
2 有用 已注销 2014-02-14 12:08:52
婆罗门真不好当!
2 有用 黑 2012-10-06 01:46:42
मानवधर्मशास्त्र, 2010.8.8@野草
2 有用 李不是 2022-11-17 13:02:47 广东
有趣。女人很惨,猫很坏,不杀生,能找到几条很经典的格言。印度教的熏陶下,教徒们拿着动物去撞刀口,不算杀生?出口牛肉最多的国家,不杀生?遁世期不就是让老人自己去死别拖累家人吗?(金克木说,另一版本的楢山节考) 注释中有很多个“梵文”误作“楚文”;字母ī全印刷错了(变成i上面加一横);很多颂该加引号都省略了;“一生人”(一生族)没有注释
1 有用 天蓝泥巴 2015-02-24 14:12:36
晚上睡不着,看奇书,有用。。。
0 有用 lydialele 2014-10-28 20:35:03
详细看完并将书中关于布施的内容整理一遍。看完这本书再去看其他关于印度文化的书更能吃透一些。本书的标注特别好,简洁易懂。
0 有用 春诵夏弦 2020-07-12 16:39:18
季先生弟子中最出色的。
0 有用 郑奉常论隋炀帝 2018-07-05 19:08:00
学习梵语的绝佳参考书
1 有用 Kaspar Hauser 2023-07-23 14:18:12 上海
虽是“法论”,但比起政治法律,内容还是更倾向于宗教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前半部分论述婆罗门四个生活时期的法,即梵行者、家居者、林居者和遁世者,每个婆罗门在一生中都应依次经历,后半部分论述国王的法,国王“是具有人的形象的伟大神性”,他规定每个种姓的生计和使命,并通过巨细无遗的限制来维护泾渭分明的种姓社会的稳定,因而国王之法为婆罗门之法的保障。作者既为婆罗门,表现的自然是“以婆罗门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因而在等级森严的律法中,婆罗门享有绝对特权,例如除了婆罗门外其他种姓皆有死刑,而“对于婆罗门,剃发被规定为死刑”,普天之下最大的罪便是杀婆罗门,以至于“国王甚至不应该在心里想杀他”,而杀首陀罗则与杀猫狗的赎罪苦行一致。虽然略显枯燥,但值得深究的部分很多,读来对印度的历史与现状有种恍悟的必然之感。
0 有用 momo 2023-08-29 16:56:21 天津
读起来翻译真的好,感觉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把意思说明白了。 按照规定的理想状态,婆罗门确实辛苦,并不享受。国王的法条较平面,体系逻辑弱。 教律和法律混在一起,责任后果不规范。 承认有分别心和三六九等,也主张有无处不在的统一的神,在传统自然价值外,推崇苦行忍耐,主张为团体目的违规有功。世袭继承和轮回升堕混在一起就很迷。 理想状态下的社会秩序,现世欲望中的个人行为,难免借法违法,自律自知。 五星给翻译,原著内容大多三观不合,减一星。确实该多多忍耐安逆。
0 有用 ShadowFragment 2022-10-12 08:51:24 广东
再看一遍,还是震撼
0 有用 硫代硫酸钠 2022-05-22 06:02:44
先有独一理智(神我)才有众生的创世观好现代感(。)
0 有用 António 2023-08-07 23:23:51 河南
四分之一个亚洲(印度以及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的宪制根源。
0 有用 王公子行行不行 2023-04-13 00:54:03 北京
托名印度传说中人类始祖的摩奴之口的伦理规范,对婆罗门和刹地利两个种姓的从生到死从里到外做了事无巨细的规定,其余的几个种姓的行为规范都是依附于这两个高种姓顺带提及的。感叹婆罗门祭祀仪轨之多,拥有特权之多。注释再丰富一点就好了。
1 有用 Jean-Jacques 2025-01-27 21:39:43 美国
婆罗门的艰苦修行之路~ 全书苦行色彩浓郁。对刹帝利修行部分的描述更接近治国策。 体例更接近礼记而非教法书,有许多对于礼制的杂乱记录。全书中亦有许多近乎于佛教之发愿或者诅咒性质的内容。亦有许多过于奇异搞笑的条目。
0 有用 Har 2024-02-22 13:36:03 四川
通篇就两个字:等级,利用宗教将不平等合法化的典范。可作为印度婆罗门教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百科全书,神。
0 有用 安之 2014-06-20 20:55:09
旧版的样子多好看,这新版设计真恶劣,不过没有选择了。前半洗脑卖瓜,后半繁琐律规。我觉得其实婆罗门本身就很矛盾,地位又崇高又卑微,种姓制度里的人多半活得很痛苦吧。其实想想都觉得痛苦,别说真活在里头了。
0 有用 西安闲人 2018-07-10 04:32:36
印度学A1必背
1 有用 阿月浑子 2016-01-31 16:39:45
写论文时翻了翻关于布施/施舍内容。种姓制度乃一毒瘤,全书每一个字都有毒。五颗星只为致敬译者,关于内容我只想吐口水。
0 有用 Lee 2020-03-08 11:56:16
婆罗门晚年离家而去,遁入林中,抛却尘念。刹帝利以战为生,裁决世事,守护百姓。抛开身份与种姓的“偏见”,其实这部法论赋予他们的职业与义务还是颇为神圣,文字间都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