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原文摘录

  • 是的,可是我们都有点绝望,这就是生活。如果你是强有力的,你就要战胜绝望。这就是我为什么想问:如果你只是一个平常的小人物,你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大作家呢?你内心肯定有着某种火焰,能把你和芸芸众生区别开来。也许在他的书里有,如果你看过的话,你能看出某种火焰。但在我看来,那段时间,我和他遇上的时候,我从来就没感觉到。相反,在我的感觉中,他似乎——我怎么说呢——不冷不热的。 在某种意义上,我同意你的意见。当你读他的书的时候,“火焰”是最不可能想到的词儿。但他有别的长处,另外一种力量。比方说,我会说他是沉静的。他有一种沉静的凝视。他不会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你认为,作为一个人,他不会轻易被表象所迷惑,而他却轻易地爱上一个女人? [大笑] 不过也许,当时坠入爱河,他也没有被迷惑,也许他看出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在一个女人身上? 是的,在一个女人身上。 (查看原文)
    kosomaku 2赞 2013-01-30 20:54:22
    —— 引自第207页
  • 他与世间的一切交往似乎必须隔着一层膜,因为这层膜的存在,授精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隐喻,充满了潜在的可能性,但不会有任何看得见的发展。 (查看原文)
    woodfat 1赞 2012-05-21 22:42:28
    —— 引自第272页
  • 或者,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人变老了都会这样:退缩到他们自身的世界。星期六的纽兰兹体育场里都是这样的人,那些灰色华达呢雨衣下笼罩着孤独的男人们迟暮的人生,他们闭口不谈自己的事儿,好像他们的孤独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疾病。 (查看原文)
    kosomaku 2赞 2013-01-30 21:56:15
    —— 引自第255页
  • 实用性一般总能够胜过原则,因为事情就是这样。宇宙在运行,我们脚下的大地在改变,原则总是滞后一部。原则是喜剧的内容。喜剧是原则撞上了现实以后我们得到的东西。 (查看原文)
    李可笑 2赞 2017-10-19 15:29:50
    —— 引自第73页
  • 这显然再明显不过地暗示着,拉丁文和代数并不指向通往物质世界的成功之路。这里面,更为意味深长的暗示似乎在于:对知识的矻矻以求是在虚掷光阴,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获取成功,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幢漂亮的房子以及一辆宝马车,你就不该去努力掌握知识,只消会做加法,或是能摆弄按钮,或是只要能做一个市场营销人员为获取丰厚回报而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查看原文)
    梅阿查之夜 1赞 2013-02-20 21:04:43
    —— 引自第14页
  • Loners. Socially inept. Repressed, in the wider sense of the word. I shopped because I was bored, because I needed to get away from the house, but mainly because the supermarket gave me peace and gave me pleasure: the airiness, the whiteness, the cleanness, the muzak, the quiet hiss of trolley wheels. And then there were all the choices. […] I didn’t have to put on a performance. I could be myself. […] I was the intruder, the dark one, the odd one out. They ate in the same way, in silence, bolting down their food as if it might be whipped away at any moment. Solitary eaters. He preferred people who were ready to give more of themselves; then sometimes he would plunk up the courage to give a little of himself in return. Is that what the sunset makes you think of – mortality? […] has a restl... (查看原文)
    lnuq 2016-08-09 18:42:02
    —— 引自章节:摘录
  • 他的生活中有我的那部分的故事,和我的生活中有他的那部分的故事,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我的故事,我自己的人生历程,在约翰出现的好多年前就开始了,而他退出之后还要持续多年。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一本书应该是一把斧头,它能劈开我们内心的冰海。还能是别的什么吗?” “是面向时间的一种拒绝的姿态,是面向永恒的努力。”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我的意思不是存在于时间以外的永恒。我是指超越人的肉身存在。” “你想让人们在你死后读这本书?” “这种前景对我来说是某种安慰。” “就算你不能亲眼见证那荣耀的时刻?” “就算我不能亲眼见证那荣耀的时刻。”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实用性一般总能胜过原则,因为事情就是这样。宇宙在运行,我们脚下的大地在改变,原则总是滞后一步。原则是喜剧的内容。喜剧是原则撞上了现实以后我们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他从来给人一种面无笑容的印象,而其实约翰·库切是个相当有趣的人。一个喜剧人物。面无笑容的喜剧。他知道这一点,甚至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接受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回想他的时候仍然怀着爱意的原因。如果你想知道的话。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如果不说出真相,不管有多狠心都无法愈合创伤。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他不像卢卡斯。可是,她和约翰能够分享的事情却永远不能与卢卡斯分享。为什么?因为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孩提时代,那是人生最珍贵的时期,他们曾彼此敞开过自己的心怀,过后再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事了,甚至对丈夫也不能,甚至对她在世上最爱的丈夫也不能。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她的人生尚未过半,却已在思念过去了! 约翰和他的父亲是否会去默韦维尔定居,他们会住在城里还是乡下,这究其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我们在这儿干什么?这才是一直没有说出口的问题。他早已明白这一点,而她也早已明白。她写的那封信,虽然畏畏缩缩,但至少暗示了那个问题:我们在世界的这一角不毛之地干什么?如果说生活在这儿的人生毫无意义,如果人类在这儿的整个生存一开始就是一场恶作剧,我们为什么还要以枯燥的劳役在这儿消耗生命?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她靠后站了一些,杰克向他妹妹弯下腰去,喃喃地说着什么,她听不见。她母亲的嘴巴张开着,嘴唇翕动着,似乎在回答。两个老人,出生于往昔年代,与这个变得喧嚣而狂怒的国家格格不入的两个无辜的老人。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这个人是灵魂脱离肉体的。他的灵魂和身体分离了。对他来说,肉体就像用绳子牵引的木偶。你拽着这根线,左胳膊动了,拽那根,右腿动了。真正的自我却高高在上地坐着,你看不见他,就像背后牵动木偶的那个主人。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他是一个被毁掉了童年的人,以至他的人生很早以前就枯萎了。让他惊奇的是,最严重的毁灭不是在家中的隐蔽环境,而是在外面的世界,是在学校。 他在各处读过一些有关教育理论的文章,从荷兰加尔文派的文章里,他开始意识到对他施行管束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基础是什么。比如说,在亚伯拉罕·凯帕尔的教育理念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孩子塑造成一个宗教团体的成员、一个公民、一个未来的父母。“塑造”这个词让他踌躇了一下。他在伍斯特上学时,他的教师们,本身就是由凯帕尔的追随者塑造出来的,所以他们也一直努力在塑造他和其他那些由他们监管的小孩——就像工匠将泥土塑成一把陶壶,而他,却以自己能够支配的那点儿可怜巴巴的表述不清的方式,一直在抵触着他们的塑造——过去和现在,他都在抵制他们。 (查看原文)
    今天辞职了吗 1赞 2018-06-29 01:55:17
    —— 引自章节:全文摘抄
  • 怎样逃离污秽: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该死的老掉牙的问题——它不放过你,给你留下恶心的化脓伤口,良心的自责。 (查看原文)
    滞销书选题仙人 2赞 2011-05-14 11:35:24
    —— 引自第2页
  • 他和我对南非持有共同的观点,简单来说,我们(白人)在那儿(南非)的存在是合法却不合理的。我们具有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权利,与生俱来的权利,但这种基本权利是具有欺骗性的。我们的存在植根于一种罪恶,即殖民征服,通过种族隔离而被永久固定下来。无论面对原住民还是土著,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就是如此。我们觉得自己是寄居者,是临时住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没有家的,没有故土…… 我们对自己的命运了解得太多,所以看透了只能是一种悲惨的命运。我们也有过青春,我们还有不错的教育背景,甚至还有那么一点财产。如果我们想甩手离开,到这世界的某个地方去落脚——文明世界,第一世界——我们也许会事业有成,大有发展前景。 所以,我没有把我们的命运看成是悲剧式的。如果非得说,那就是戏剧式的。他的祖先(荷兰人)走过他们的道路,我的祖先(英国人)也走过他们的道路,都是辛苦劳作了一辈子,一代又一代,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在这荒野的非洲清理出一块土地,但他们辛苦劳作的结果是什么?这些子孙后代对于土地的所有权是心存疑惑的,他们有着不安的感觉:这土地不属于自己,而属于那些原始的拥有者,那是他们不可分割的产业。 我们在自己的情感中培育了某种临时观念,我们不愿意对这个国家投入太深,因为我们迟早都会割断这种联系,我们的投入都是白费功夫。 我们有着某种共同的思维风格,我把这归因于我们的出身,归因于殖民地和南非。是由这些东西形成了我们共同的见解。 (查看原文)
    muzer 1赞 2011-07-19 23:36:41
    —— 引自第219页
  • 在我所了解的男人中,他是唯一一个允许我把他驳倒的人,他不会咆哮或是故意混淆话题,或是眼看要落败了就气呼呼地拂袖而去。而我总是驳倒他,差不多总是这样。 原因很简单。并不是他不会反驳,只是因为他是一个根据原则处理生活的人,而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实用性一般总能够胜过原则,因为事情就是这样。宇宙在运行,我们脚下的大地在改变,原则总是滞后一步。原则是喜剧的内容。喜剧是原则撞上了现实以后我们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他从来给人一种面无笑容的印象,而其实约翰库切是个相当有趣的人。一个喜剧人物。面无笑容的喜剧。他知道这一点,甚至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接受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回想他的时候仍然怀着爱意的原因。 (查看原文)
    kosomaku 2013-01-30 18:13:58
    —— 引自第63页
  • 也许有一种类型的女人就因为这样被男人吸引,她们乐意倾听而不是去反驳男人自信满满的见解,随后又当做是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即便被证明是愚蠢之见。这种女人,不在乎男人的愚蠢,甚至也不在乎性生活,只是要寻找一个依附于自己的男人,来照顾并保护他免受这个世界的伤害。这种女人,能够忍受男人在居家生活中的笨手笨脚,窗子怎么也关不拢或是门锁怎么也打不开这类事儿都没关系,只要她男人有地方去施展自己的想法就行。事后,她会悄悄喊来一个雇工,一个能干的人,把损坏的东西修好。 因为有这样的女人,婚姻也许毫无激情却未必不是儿女成群。于是,一大家子人就可以围坐餐桌旁共进晚餐。 (查看原文)
    kosomaku 2013-01-30 18:23:04
    —— 引自第120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